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

作者:自由的心

好像前些天,老狼在武汉搞了演唱会。无弦如果去看的话,一定会有很多感触吧。我们总是对伴随自己青春岁月的那些歌曲那些标志性的时代人物,印象颇深,因为和自己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已化成了自己年轻时代的一个标记,一经触及,就会直抵心灵深处。
于我而言,更喜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歌手们,尤其是香港、台湾的歌手。如今,想起曾经的喜欢的歌手,不免令人唏嘘,像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都已经不在了,当年很喜欢他们的,尤其是张和陈,称得上是迷他们。05年的时候,听了一场谭咏麟的“歌者恋歌浓情三十年”演唱会,激动的半夜爬上网和外地的同学聊天。听着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瞬间浮现心间的东西很多很多,由音乐穿起的年少情怀,一步步走来,一步步淡出了对流行音乐前沿的关注。说起现场演唱会,我有个心愿,就是想听罗大佑的,但愿他老人家会有精力和心气来做内地的演出。想象中,当《光阴的故事》、《你的样子》、《闪亮的日子》、《告别的年代》等熟悉的旋律响起来,心中该是怎样的激动和感慨。
还记得老狼等人的校园民谣流行的那一年,正是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听着那些干净的声音,那些来自校园的带有学院派细腻敏感之处的词与曲,校园里面离别的气氛格外浓厚。至今犹记,班里的男生,在火车站台上抱头呜咽,因为心底隐隐感到,此去经年,天南海北,可能真的一生不会再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有些人毕业后真的再未见过,从此淡出了我们的生命。
私心里总觉得,80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比后来的大学生有更显著的理想的光芒,大学精神更充足。因为经济大潮刚刚开始暗中涌动,功利的东西熏染到校园中尚少一些,因此那一群青年男女要朴素些真纯些。记得,我们那时候,女生还都是规规矩矩住在宿舍里面,鲜有人夜不归宿,也还没有什么傍大款的,至少没有成为见怪不怪的风潮。如今,后者是见怪不怪了,前者居然成了受人讥笑的“可耻”的高龄“处女”?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后来,也渐渐明白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点、喜好,我们心中的老歌手再经典,也不容易打动时下青年人的心。时代总是需要推陈出新,青年人总是需要追逐自己的偶像。感慨的同时,惊讶地发现,自己慢慢拥有了沧桑的资本,好多人、好多事、好多歌都是二十年以前的了。随着生命的进程,我们的记忆逐渐拉大了长度。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再青春;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再年轻;最终,我们将垂垂老去,想那时,能够带着平静的宽容的眼光,博爱的看着更新一代的年轻人在阳光下恣意挥洒着青春--如同许多年前的我们!
(与无弦故事没有直接关系的留言,但是无弦故事里的校园环境和那些爱过的老歌,促成了这些感慨、这些文字。呵呵,凑数的长评,也从旁见证了接受美学延伸的广度,你看读者看了作者的文字,能神游到多远的地方!)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D级危楼
  • 所评章节:30
  • 文章作者:无弦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8-10-17 0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