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作者:戴鸡头最好看的是

草我发现原来大家真的真心实意觉得扶苏支持分封啊,受不了了再发一遍
(我是在别的文下看大佬评论于是存了)
关于扶苏的记载
主要在史记、资治通鉴两本书。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主要记载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提了一嘴《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部分记载《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部分记载
《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提了一嘴《资治通鉴·卷七》主要记载
《资治通鉴卷第十二》提了一嘴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提了一嘴
关于史记有关扶苏、淳于越的记载,资治通鉴的很多与史记重合
史记·秦始皇本纪
1.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2.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这段是有关坑杀术土)
3.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温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温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史记·李斯列传
1.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2.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3.皇帝二十馀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
4.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於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於阳周。
史记·蒙恬列传
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
没有任何确切记载说明扶苏是学儒的,也没有淳于越是他老师这样的记载。并且从扶苏是因为顶撞他爹被放出去的也能看出来扶苏不仅不是懦弱的人还是个头铁娃,他敢于多次和始皇争辩他的政见,他和始皇的分岐在于“重法”而不是用“法”。
声明一下我并不觉得扶苏能救大秦,我认为扶苏就是个普通人,他上位也许还是避免不了二世而亡,事实上我认为能完美当好秦二世的只有李二凤这种猛人,但是作者写的扶苏也太懦弱伪善了。以及扶苏真踏马没有支持分封啊,少看点洗脑包!
24
来自江西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