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地尊敬这样的坚持

作者:xiao

看了大大的介绍后,去网上搜了袁教授的介绍文章来看,找到了他女儿写的一篇,那里记录了袁教授的简单生平:“父亲叫袁传宓,出身在江南的一个极富裕地主家庭,毕业于金陵大学。以后在南京大学生物系工作了一辈子。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洋派,打领带,说英文,绝不是后来连西装都不会穿的"渔民"。他还会瞒著母亲把我和弟弟带到鸡鸣酒家楼上的西餐店去吃一份牛排。后来,□□了,他下了农村,在农村养了几年猪。他跟所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一样,非常努力地把自己脑袋里祖宗八代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当作残渣剩汁统统抖落出来清洗干净,然后紧密地和工农打成一片。七十年代,一有正常工作的机会,他就全力为长江的环境保护奔走,呼喊,直到死亡。这就是父亲的一生。很简单。父亲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似乎没有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得公开于众的。唯一还属于他们私人的就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良心中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这是父亲生命的支点。”
那篇文章讲了“鱼的故事”、“鸭子的故事”“船的故事”,从中我了解到了袁老先生早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着长江污染对生态破坏影响的研究,就开始致力于“亡羊补牢”的工作,在众人皆在改革开放之初为脱离贫困、过好现在、更多地为了自己去拼命追逐利益金钱的时候,他在为留一个美好的未来给更多的人而努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情、智慧,直至生命。最后导致老先生故去的病因“铅中毒”就是工作研究落下的病啊。
我很尊敬袁教授,我很敬佩这位老先生,以及许多和老先生一样的学者们。因为他们是智慧的,能够不被现实的种种“一叶障目”,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洞悉潜在的隐患。更因为他们是坚韧的,这些站得高、望得远的智者们决不会看不到自己所从事的在未来会彰显其优越性、终会引起重视的事业在当下对自身的“拖累”,会辛劳、会困顿、会危及健康……,这些老先生在决定开展种种研究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吧,但他还是坚持着干下去了,依然故我,甚至可能甘之如饴,为何?我想就像他女儿在文中解释的一样吧“父亲依然故我地在长江上忙碌。后来我发现父亲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父亲生命的意义。这种精神不可以用"献身"或"热爱"等形容词来描述。这种精神是一种冷静的理性,是一种负责任。是一种不仅仅对自己负责,而且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仅对今天的发展负责,而且对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的未来负责的精神。这是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精神。为了这样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精神,父亲和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忍辱负重,在最没有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年代,做了许多直到今天,才被人们看出其重要意义的事情。”。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吧,是啊,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我本人学的就是环境专业,在工作中常有着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学的就是污染治理,深刻理解污染环境的可怕,不希望它发生、加重;但另一方面,说到底,环保是个花钱的行当,好像不到最紧迫的时候,总是不容易被重视被大力贯彻的。惟有环境污染再严重些,才能更受世人关注,环保才会更热门,我们的工作才更好找,经济回报才更高。比如,太湖蓝藻暴发的事件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极大问题,但因此国人重视,水污染治理课题得以纷纷上马,每当此时,我都不知该为自己有事可做而高兴,还是该为已造成的危害难受。我想袁老先生那样的学者们在这些方面本该受着比我更多的煎熬,因为他们看得更远、他们为之付出的更多,坚持的更久。但我同时又意识到,他们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本身就已经很好的表明了态度:因为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所以不会觉得煎熬、痛苦。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如大大文中借敏知之口所言:“这条路比别人的都难走,可是不能没有人走。”。
感谢大大写的这一章,让我看后对于“要坚持下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更强的动力。以前总在动摇时对自己说,你只是个小人物,不可能改变大环境,何妨“善小而不为”。但现在我越来越不这样想,我不期望自己能做到怎样,但是会要求自己一直努力下去。成就几何是能力问题,努不努力却是态度问题,呵。或许做不到像袁老先生他们那样纯粹,或许坚持的脚步会在现实面前走走停停,但会走下去的。也希望很多人坚持下去,坚持着走下去,希望有那么一天,人走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的第一篇长评,献给大大,加油!
作者回复:
谢谢。哪怕就只有你这篇长评,我也觉得写这么多值得了。感谢你们没有觉得我太天真。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黑暗的地方,我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没有能深入理解。只有光明面的小说能有这样的效果,我真的要谢谢读者肯静下心来仔细的读和代入。你们的读后感其实可能比我本来的意思还要好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