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

作者:披马甲上阵

芸芸众生组成了社会,所以,社会是很大的。可是,明明这么大,人与人之间却总是在兜兜转转,仿佛就被莫名的力量困在了一个狭小的圈子,以为自己挣脱了逃逸了,刚想要松一口气,不经意的抬头,却发现天空还是那片熟悉的天空,什么都没有改变过。封存在心底的人,总会出乎意料的用各种方式出现,不管你是否接受,就那样硬生生的挤入已安定的生活,让早就固若金汤的生活出现狭缝,接着堂而皇之扩大,直至最后全盘崩裂,连自己都忘记了曾经拥有的安宁。
乔慧臣,不能不承认幼年的阴影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再相信别人、外人,对谁都温文尔雅,对谁都无欲无求,对谁都淡然处之,对谁都不拒绝,同时对谁也都不会接纳。一切的表现,客气,礼貌,温柔,顺从,都只是屏障,将自己和别人和外人隔开来的玻璃,似乎将自己的所有都展示出来了,却不过以此为幌子阻止其他人的更进一步罢了。
刑峰,任谁看来都会觉得是个枪手的不得了的黄金单身汉,偏偏是个只对同性有兴趣的人。谁都知道,现在的社会上,这是个禁忌,虽然说早已被许多人理解,但毕竟背驰于主流,终究还是承受着很多压力的。在那个圈子里的人都明白,与其费心费力的冒着被人鄙视被周围唾弃的危险追求一个直男(还是个处男!!),就在圈内选择一个和则来不合则去的对象无疑是轻松许多也安全许多的。但是他却不是一个一般人。成熟自信,事业有成,能力毋庸置疑,外表同样出众,这些都为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让他更加难以割舍心底的决定。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想必这是在他作出决定要攻克乔慧臣这个碉堡时就已明朗万分了。
所以,才能耐住性子,从开始的强势行为失败,转而琢磨乔慧臣的性子对症下药,逐渐走向长征的胜利。即使有焦躁,即使有难耐,即使有郁结,即使有挫折,也都坚持着,一步一步,迈向会师。
这个漫长的过程里,乔慧臣的反应虽然的确是迟钝的可以,但是也正得力于这样的后知后觉才给了刑峰有机可趁。乔慧臣其实没有表现得那么大方,任何一个伤疤都能在他的内心遗留,安家落户颐享天年,所以任何的难堪都让他无法忘却。小时候的记忆,又那么的刻骨铭心,童年都应该是幸福的充满欢声笑语的,他却不,他有的是被嘲笑被欺负被孤立的阴影,挥之不去,留给他不可磨灭的伤害,于是清冷的个性就这么浑然天成了,连习惯都自然而然养成,不习惯和人肢体接触,和人打交道,坚持着“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宁愿清苦冷淡的过日子。这些,每每想来都让人心里苦闷。是啊,童年,是多么宝贵的一段人生。所以,当他下意识的躲避刑峰,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不愿直面自己的童年,自然想避免和任何那个时候见证了自己灰色岁月的人有交集。所以,当他思索为何刑峰这般炙手可热的人物,会屡屡在自己眼前晃荡对自己别样好意时,他会理所当然的联系起弥补。所以,当他“想通”合理的前因后果时,他的反应是抗拒是不想接受。毕竟,当他开始接受了,开始把这些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后,谁能预料得到刑峰何时会离开,是先通知了离开还是不声不响的消失,撇下这个他认为已经做了足够补偿的对象过自己的幸福小生活?这样的话,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会觉得不能适应的吧,也没有人能做到一切如故吧!吃过了葡萄的狐狸会比没吃到的时候更加贪恋那明明不属于自己的美味。人之常情,他,乔慧臣太懂了。那么,保护自己的方式只有不要吧!
可是,纵然乔慧臣是只掩饰的很好的狐狸,却比不过刑峰这样深藏不露的狐狸精。或许这道行的高低,注定了最后的结果。
刑峰是多么世故老练的一个人呵,看惯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经历了社会的万象大千,对付起乔慧臣这样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小生活”的稀有品种,那只能说绰绰有余。虽然,他也有失手的时候,也有慌乱的时候,也有迷失的时候,但是,大局,总是能被他掌控着,从再次相逢开始,约定吃饭喝酒,入室其家,成为邻居,互通友好,打破其设防,虽然在最后的冲动中败露了,但是总的来说,他是很成功的,展示了他非凡的攻克力。
总记得的是那个聊天的情节,刑峰果然是懂得见缝插针的角色,他太懂得怎么看人心,就那样的不经意间将乔慧臣的心房敲开了,探到了他最柔软的部分,将他的伪装毫不留情的撕下。不得不承认刑峰的可怕,但是,却也是那样的感动,所有的所有他都一直明白的放在心底,如果不是借着酒精的作用以及不用面对面的尴尬,恐怕对于乔慧臣来说如同陡生的刺球般的言语他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吧。
逼迫自己喜欢的人,终归也是为了他。这样的心思,其实也是细腻而温软的。
其实每当想到故事的末尾,乔慧臣的逃跑,就会会心一笑,他还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兔子呢^-^但凡觉察到了威胁到自己的风吹草动,马上的反应就是逃离,他和兔子一样的迅捷。总是惹人发笑的,但是随之而生的是对刑峰的叹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乔慧臣虽然试图走出他曾经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只是在试图,他的秉性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也难得他还能如此的正经平静,若无其事的告诉刑峰好好休息!!呵,果然是谙于兵法的老手了。也难怪刑峰这么的慌张,在获知一切之后。
刑峰说,先说的人就输了,这样就给了对方践踏自己的权利。
乔慧臣不是没有这么想的,只是他的温良品性,浑然天成的知书达理,让他明白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自己该如何回答。
答应不答应?接受不接受?
很感谢乔慧臣的母亲,天下没有一个家长是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上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路的,惟愿他们过的幸福。所以,更加佩服这位母亲,她平和的接受了,并且和儿子交心,帮助他走出囹圄,给了他面对的勇气。
皆大欢喜的结局。令人从心底开始漾出微笑。生活,或许没有那么顺利,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保留、想象向往美好的权利。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呵呵  发表时间:2012-02-09 19:10:44
我喜欢这文,主角的心理描写的太到位了,和我有很多同感,有些话感觉像是我在写日记,太赞了。
[2楼] 网友:呵呵  发表时间:2012-02-09 19:10:51
我喜欢这文,主角的心理描写的太到位了,和我有很多同感,有些话感觉像是我在写日记,太赞了。
  • 评论文章:转角
  • 所评章节:24
  • 文章作者:凉雾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8-07-31 05: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