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作者:螭吻

想写一个长一点儿的评论,关于唐朝的这篇,之前在看三国那篇的时候,前期一直追更是因为对三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看到三国的文臣武将都能够在心中有一定的对应。但是作者开了唐朝的这篇,其实对唐朝的历史真的不怎么了解,我对唐朝的了解其实大部分都在于唐朝的诗词,对唐朝的诗人他们做的诗的了解,而对于他们的官职,政治方面其实不怎么了解。一开始很希望作者开大明的那一篇,因为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这一段历史,其实算是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对于土木堡战神也挺有趣味性的。
我对唐朝唯一的政治性的了解其实就在于武则天这一段,因为这毕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女帝,但实话实说,对于这一段的历史有太多的扭曲和异化,所以对于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几个人,男性学者和女性学者也有很多的思想上的碰撞,我对于这一段其实了解的也不太深刻,只是想在这里浅浅的谈一下一个了解不深历史的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一些偏见。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增长见识,在评论区里友好探讨一下。
对于武皇这个人的看法,其实在这里没有太多想说的,只能说在我的心里,这是一个为中国的女性开辟了新路的人,但是同时有人说也是给女性堵死了这一条路,怎么说呢,对于宋朝来说,对女性的禁锢而言,你要说他完全没有被影响,其实我觉得倒不能说确实没有,因为确实后面的从宋朝开始,对女性的禁锢确实是加深了。但是总要有人才开新天,是为女性开辟了一条从未想过的道路,而不是愚昧的沉沦下去。这一段,其实中国和外国的,政治立场是不同的,想插一段题外话。
在这里想插一段对中国和外国女皇的认识,嗯,我一直觉得外国当女皇其实对中比中国而言是有太多的优势了。一方面就是在于孔夫子开创的这个儒家盛世,实在是对女性有了太多的禁锢,毕竟孔夫子他自身就是看不起女性的。那从这套体系下来,其实中国的女性是一直被压迫的,而外国在这里,我觉得她最好的一个对女性有利的政策,其实就是在于只有嫡子女有继承,而庶子女是没有继承权的,这就导致了在继承方面,女性她是有着一个天然的支持者就是他的父亲。所以外国有着这么多的女皇继承,是因为这个皇位除了继承给他的儿子,只能继承给他的女儿,要不然就要继承给他的侄子了。他的情妇的儿子、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这就导致了如果这份权利他不想给外人,那就只能给自己的女儿。当然一开始也是只有给自己的儿子,后面是父亲和女儿共同的坚持,才开辟了这个能够给女性继位的这样一个权利。所以说。这方面真的是中外的差异,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我感觉外国的女皇太多,真的是从这一点来说有了太大的优势。
说回刚才说的则天女皇,所以对我来说,我觉得则天女皇它是一个开辟新路的人,但是这条路毕竟是太过于独行,他没有太多的支持者,所以这条路很快就被大部分的男人堵死了,但是这一点来说,这就要说到我对其他两位女性政治家的看法,我对于他们两个是有一种非常。嗯,直率的不喜的感觉,因为对我来说,对女皇提拔的女宰相和则天女皇唯一的女儿,他们两个是有着天然的政治立场的。他们是母子也是皇帝和臣子,所以本应是天然在一起的立场。但是他们两个人却都给了则天女皇,怎么说呢?我觉得应该算是背刺吧,或者说一直都没有和他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一个方面,太平公主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于政治立场的站位。当然这个也是一开始,他出生的时候还不是女皇的在位的时候,所以她天然的有一种支持男权的思想,这个方面我觉得非常的奇怪。后面自从她的丈夫薛绍被女皇赐死之后,她就从了一个恋爱脑变成了一个复仇型的恋爱脑。所以从始至终,她和女皇都是一种对立。
而后面。太平就开始支持自己的哥哥继位,这就是一个直接的对立了,就是从始至终让我感觉太平它只是一个拥护男权的一把刀,他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性别。包括最后他被自己的侄子赐死之后,到他最后和自己的侄子分庭抗礼的时候,我感觉他都是没有真正的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就是本能的被排挤的,他明明是应该和他的母亲站在一起,却甘愿当南拳的刀,所以最后就被男权世界抛弃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上官婉儿同样,我觉得她和太平一样,她不赞同拥立女性当皇帝,从她的这个支持来看,她一直是支持太子复位的。所以我感觉太平和上官婉儿来说,他们俩在我心里是不配和则天女皇放在一个女性政治者的地位来说,因为他们对我来说不算女性,他们只是男人的刀。在这一点我始终想不明白。当女性在为自己的地位开拓的时候。他唯二的两个帮手,竟然都是指向他的利刃。让我来想觉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怎么想,都应该是对自己有利的啊,为什么从始至终都是一种背叛呢?
64
来自山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默默  发表时间:2024-01-31 13:27:18
教育!
8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咸鱼被迫打怪升级ing  发表时间:2024-01-31 14:21:52
你也说了,是对自己有利,而非对自己所在的种族、性别有利。别把她们当女人看,当政治生物来看,并不是所有女性权贵都会理所当然的为同为女性的个体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性别立场并非政治立场,在她们眼中,利益更重要,在武则天没有考虑过公主即位的前提下,太平公主在武则天手下的权利增长已经到瓶颈了,扳倒武则天能获得更大的权利更大的利益,从龙之功不是说说的。
58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无意穿堂风  发表时间:2024-01-31 14:49:24
我觉得关于太平的观点可以讨论,但是婉儿楼主可能有点苛刻…?毕竟婉儿出身太低了,上官仪被诛之后她进掖庭为奴婢,她不断变换的政治立场也只是为了保命…她的主动权太少了
50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Tangzhi  发表时间:2024-01-31 15:18:50
把她们当政治家看 女性政治家就算有把女性共同利益考虑到也绝不会把这些放在首位 肯定是利益权利为先
39
来自美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西池  发表时间:2024-01-31 15:40:23
好好好
来自湖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切利尼娜  发表时间:2024-01-31 18:58:51
太平甚至都看到自己母亲做皇帝还让子女改姓武了,都没有考虑过自己可以争取成为皇帝,不如安乐有兄弟还是说自己当为皇太女
31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我爱be  发表时间:2024-01-31 22:47:56
深深的赞同楼主。并且我觉得现在对于zg人主要是zg♂对外的定位是温良、重视大家庭,外国在中国是冷漠不怎么重视大家庭的共识恰好相反。沙俄时期最著名(对我来说)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她甚至不是一个俄国人,这好像和他们的信仰有关,配偶第一继承权,但是做起来其实还是很复杂的,她并不是躺着就能把继承权拿在手里。欧洲过去有妻子改夫姓的习俗,但我感觉是改了姓后就成一家人,都是叫妈没有创造出婆婆这类词,小学时学到cousin、uncle、aunt这类词时就很羡慕不用他们不用琢磨各种称呼,而我们古代,妻子好像没完全改名,墓碑上写个xx氏,却两边不是人。到底谁更重视家庭啊?母亲不是家庭的一份子吗?为什么会搞出合理小妾这种东西?一直以来重视的都是权利而不是家庭感情吧。
她俩的背叛,我也想不通,我只能理解为上官婉儿嫉恨武皇,觉得没有武皇凭她的才情她还能当太子妃当皇后,觉得她这是被埋没了。至于太平公主,武皇对她太放纵了,导致她轻视这么一位女皇,觉得她是老妈子多于是女皇。
不过我觉得武皇的出现并没有堵死女性的出路,我觉得她是女性的希望,像太平和上官这俩人,她们自己选择堵死自己的出路。从唐到宋到清这么多年,对女性压迫一点点增多,是武皇影响深远?让天下♂从此怕女人掌权,不怕他的兄弟、下属、敌人掌权?这章作话刚好说了李治的禁婚诏,皇帝要求这七姓十家不得通婚。然后他们就不要名分的偷偷把新娘送到夫家,或有女子终身不嫁,这句话是在作话还是评论区看到的忘了,只记得这两句。这又是一次把压力转移到女性身上的行为,新娘就是这样从人被当成物品送人,地位又一次下滑,通知天下新娘不重要甚至可以不要名分,不用礼,甚至她们还要谢我们感恩戴德呢的信息,女性的地位就是这样一步步下滑的。对于世家来说,就算要沙头也只有一腔情愿的新娘,嫁出去了还能追求娘家责任?又没名分难道还能追究夫家责任?女性就成了皇帝和世家之间不伤根本无伤大雅的过招地和被递的台阶。
13
来自云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谢顾卿  发表时间:2024-02-02 20:09:34
其实在则天女皇称帝之前就已经在打压女性了,一直在堵女性上升的路。汉代还有女子封侯,到了唐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公主也不能史书留名,只有封号留存于世,而名将坐下骑还能名传千古,文人立传。武皇的出现是打破樊笼,是古今女子表率,如果没有她,中国历史真的就是一部男性的历史,涌现出来的太后掌权,也能被说成贤良守家,守的是夫家权益,她的权利来自于夫与子,是夫与子的附属,而不是自身的政治立场与权欲。
15
来自重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