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被一个古人教会了爱情》

作者:云中

看到这篇文更新出现在我眼前我该有些不敢置信,因为我好多很喜欢的预收不是多年没动静就是改成别的了,没想到超级想看的这篇这么快就开始连载了!
就i男德!!!!
在这里科普,古人也是会思考的,古人也是有本能独占欲的,有朴素对等观念的。律法习俗给男性不忠特权≠男性忠诚观念不存在女性都被洗脑不在乎。李白自己是个享受特权浪子,也认为司马相如想纳妾就是有异心就是不忠,只是忠诚非常难得而已。他做不到但他也不否定。
很多现代上却喜欢直接划等号,把自己的脑补臆测当真相(比如什么有通房是为了不伤正妻。真的很好笑。)去合理化男性特权去堵别人的嘴。
随便翻开史料——
“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特别关心我的设今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凡今至人,通无准节,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逢迎,以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妒为女工。”——《北齐书》古代人其实一直门清,知道相等的关系,能表达占有欲是女性的“幸运”,也知道什么是不幸,否则不会对比感慨。
民间有条件但不再婚不纳妾不二色(《聊斋》里宁采臣一开始也爱说自己不二色把不二色当美德,然而他就是做不到。)是为妻守义,也会为人称道,“重婚”就是再婚,随便举几个例——
明吴泰,年二十七岁,丧妻,有子二,铎、镜,俱幼,家颇丰,不再娶,遂终身鳏焉。
陈九阶,年二十五岁,娶陈氏,夭折,誓不再娶。事闻,给冠带。知县项维扁其门曰:特恩褒义鳏七十六而卒。
国朝刘大海,五岁而孤,母葛氏扶之成人,娶周氏女为妻,无出,立兄子为嗣。周没,誓以鳏老力作养母,人嘉其孝义并此。
唐之皐,字良哉,邑廪生,以学行著。妻徐氏卒,皐年二十六,感其贤,不再娶,或赠其妾,饰奁具其厚,皐坚不守,守义终身。
史文广妻刘氏生子女而刘没,时年广二十六,不再娶,或劝之不应,劝者再四至,刺右臂“永不重婚”四字以拒之。
史朝则,年少丧偶,义不重婚。有劝之纳妾者。谢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幸亡妻有藐孤可抚,焉用妾为?吾将以愧夫世之恣为y邪而忘琴瑟结
46
来自四川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08-12 16:52:34
确实,古人中有一些男女都向往过,女性处于弱势会期许,而男的,大都做不到,有个人原因,宗族原因,世俗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有犹豫和纠结的,在我这文都是不行的!
不能接受瑕疵,所以这文男主和男配都是纯粹的人
29
来自湖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木兮  发表时间:2023-08-13 16:25:24
wwwww,姐妹说的很好。
来自山西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是霖子呀  发表时间:2023-08-27 00:39:24
男人们当然知道……他们只是假装听不见看不见而已
12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创亖精神男人  发表时间:2023-08-30 07:55:25
???古代的不再娶≠不纳妾,古代纳妾不算成家立业
5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白色的粥铺  发表时间:2023-08-30 14:49:25
来自辽宁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红烧土豆  发表时间:2023-09-01 21:33:44
男人太清楚了
1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