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东宫福妾(清穿)》

作者:初夏夜微凉

就,我没有刚的意思,就单纯的害怕作者会写崩。我们可以适当的讨论一下太子妃家室被拉低,可能会使整个时间线对不上……后续作者再写的话可能需要更多的原创,才能符合作者现在给的设定。毕竟按照原来历史上发展,太子之位现阶段就该是不可撼动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篇文的主角是太子,不是四阿哥,所以人物性格的基调是不可能变得。康熙设置这个太子不是随便找了一个儿子,太子从历史上还是同人里都不可能给他小可怜的处境。太子是嫡子,是正统皇后拼了命生出来的嫡子,太子他妈嘎的时候是康熙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这个儿子带大的,真的是又当爹又当妈,太子在康熙心里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历史上太子前期的地位是众多阿哥边都摸不上的。比如历史上,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胤礽不幸出痘(天花),天花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出于爱子心切,康熙帝下旨从当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门的奏章全部送到内阁,自己则全心全意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太子度过病危期。待太子痊愈之后,康熙帝还特地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这一喜讯……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帝特命人修葺紫禁城东面斋宫与奉先殿之间的明奉慈殿,改为毓庆宫,作为皇太子胤礽居住的东宫,以示恩宠。等等,这些事实都证明太子是康熙不可替代+十分喜爱的儿子。这个时间点正是康熙把太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时候,说康熙会警惕太子,想为了朝堂"平衡"给他一个有垃圾家室的福晋……这绝不可能。其次很多人都忽略了康熙立太子不仅仅是因为喜爱这个儿子,还是为了朝堂的稳定……康熙帝前期与鳌拜激烈斗争,为了得到了索尼家族强势支持,这是康熙立胤礽的最重要原因。毕竟太子的妈妈是索尼的孙女,而且康熙设立太子的时候正逢三番之乱,康熙为了稳定朝堂设立太子之位,在此期间太子自己很争气,是符合康熙期望的继承者,外加上同时期朝堂也不稳定,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为平定“三藩之乱”,率皇太子前往辽东关外的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五日,因俄国侵扰中国东北地区,太子随父皇到吉林乌喇地方视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月三十日,因为朝鲜国王使臣的奏表内未避皇太子的名讳而遭严惩。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二十八日,康熙启行亲征噶尔丹,二月初二日,康熙帝派遣皇太子胤礽祭大社、大稷;康熙出征命皇太子监国……这些史实都代表了康熙这个时间点前朝不稳,而且太子表现绝佳,一直帮康熙监国保护后方稳定。康熙不可能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动摇朝本,而动摇太子之位就是动摇朝本啊。作者这么写,不仅仅是“平衡不了朝堂,反而会造成朝堂的不稳定。所以作者咋塑造都行,但是这个时间点就拉低太子地位,而且是太子还未成年的时候就谈"平衡",会让人跳戏……所以我这边给到的联系就是,如果要写在太子未成年的时候,康熙就对太子有所防备,想着平衡朝堂,选出一个家室极低的太子妃,那么就有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夺嫡的局面可能会提前产生,静候作者细写太子一一打小怪,最后艰辛的夺得皇位的过程吧(●—●)
18
来自安徽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可爱噜噜噜  发表时间:2023-06-19 13:13:55
历史上,太子成婚前后,太子妃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所以这门姻亲在历史上给太子的助力也是远远不足的,所以其实并不会造成九子夺嫡提前啥的吧。
10
来自重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3:20:02
历史上太子妃家人去世了但是不代表她家室低,虽然两个都没办法给太子帮助,但是太子妃家室历史上是很好的,配当国母,所以就算是太子妃家人都去世了,也不会有大臣觉得康熙利用太子的婚事敲打太子。然而作者设置的太子妃家室极低,低到其他人觉得太子妃这个人选是康熙对太子不满,别的妃子都会觉得拉太子下马的机会来了,前朝更会不稳。
9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3:23:02
历史上太子妃顶多是短期没办法给太子助力,但至少不会拉太子后腿,现在作者设置的太子妃,那简直是贴脸告诉各位大臣“我儿的太子之位并非不可动摇,毕竟我给了他一个家室极低的太子妃”
8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3:29:12
就我感觉大家都不会觉得一个家室极低的太子妃对太子来说是极大的缺陷哦……清朝等级制度是最严的……正史上如果太子娶了这么个太子妃,除非是自己争取的,不然是皇帝赐婚,那基本上断定这个儿子不得圣心了(●—●)。九龙夺嫡的局面就是太子下马了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当皇帝,毕竟康熙只有太子一个嫡子,其他的阿哥地位都大差不差的,所以才有可能发生九龙夺嫡,现在太子未成年呢,变数更大,一旦大臣和妃子领悟到太子地位不稳,那就是腥风血雨的信号……
4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素素  发表时间:2023-06-19 16:51:07
本身作者也没有给太子妃改家世啊,还是历史上的家世啊,晕!只不过作者有不同的解读而已,她认为这个家世其实就是面上看着好看,其实没什么卵用,真是历史上也是啊,太子妃家里面就是没什么卵用的,因为没有实权能帮太子了
7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7:41:13
姐妹,太子妃她被选上的时候她爸正当值,而且职位还不低,是正白旗(上三旗)的一个官,而且她祖母还是代善(皇太极他哥)的孙女好像,你查查历史,她们家历代都有权有势的,和作者文里祖父父亲都没实权,家里仅仅是汉军旗的出身简直是两回事啊,一个大家小姐被拉低家室,写成了落魄贵族,怎么可能一样呢?而且就算太子妃直系亲属去世了,她也是瓜尔佳氏的大小姐,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太子妃在正史上顶多没办法给太子很大的助力,就是个花瓶。但是历史里也从来不会说太子妃家室不配当国母。她在正史里是清朝唯一的太子妃。到这个文章里太子妃被塑造的是个落魄家庭里出来的,对太子起消极影响了呀,这个正史里简直天差万别。
3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8:05:30
回‘素素’的评论。
姐妹看看这个。正史上太子妃的家庭描述。
瓜尔佳氏,满族(正白旗)人。父亲:瓜尔佳氏石文炳。母亲:多罗怀愍贝勒常阿岱第二女郡君。祖父:和硕额驸石华善。祖母:豫亲王多铎第三女郡主。石氏作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嫡福晋,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妃,以准皇后的地位掌管六宫事务近二十余年。并以其毓质名门,贤淑,恭孝,宽和,深得康熙帝赞誉。石氏(瓜尔佳氏)先祖世居苏完,姓瓜尔佳氏。明嘉靖年间移家辽东,遂以石为氏。石氏的曾祖父石廷柱于□□时来归,隶汉军正白旗。官至镶红旗固山额真,镇海将军,一等伯,以三等伯世袭。顺治十八年二月卒,赐少傅兼太子太傅,谥忠勇,并立碑记绩。祖父华善是其第六子,为豫亲王多铎婿,授和硕额附。官至安南将军,平寇将军,定南将军。康熙三十四年卒。父石文炳袭起祖父三等伯,官至福州将军,授正白旗汉军都统。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初夏夜微凉  发表时间:2023-06-19 18:28:51
正白旗,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为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都统的解释: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详细解释为统领,总领。都统是八旗的官职,每一旗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是很高的职位,都统是从一品,跟提督一个级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自称柱天都部”唐 李贤 注:“都部者,都统其众也。”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诛 吴元济也,命公都统诸军。太子妃她爸,这个职位。
1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