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有相爱的勇气。

作者:圈

辗转又辗转,打电话咨询售书点,又查了网上购买方式,仔细衡量。最终,选择在周日阳光娇媚的午后,拖了好友,亲自去本市最大的图书城,把何以寻了回来。
这之间,也不时上来看看已经买书的人对文的重新评价。有人激动有人感慨有人欣喜有人怨尤。我很平静,只是要等掌灯夜读后,再又沉淀两日,才能来说说我的感触。
----
……
看网上连载的《何以笙箫默》,就仿佛这分隔符之后的省略号:
字数分明不多,漫漫又拖了这长长的两年多,但那情字之重,力透纸背。
一字,一句,一个场景,一幕对话,都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再三咀嚼。
时光是如此漫长啊。
叫我们念念不忘的不过是,赵默笙,何以琛,拖了这么长时间的故事,以一种最虚幻的方式,在演绎我们最深的心底,不管拥有与否不管得失与否的心底,那份不愿让它在现实中磨灭,真实的,对爱情的期待。
从这个角度来说,何以笙箫默,永不应该完结。
――――

而纸上的《何以笙箫默》,是这分隔符之后的句点:
很感谢,漫漫愿意给出这个故事的句点,更很感触,以琛和默笙的爱情,到这里,终于迎来完满句点。
没错,情节到连载差不多都已浮现。期望更多进展的mm可以不必强求完整版。纸上补充的那些,可以说只是些细节。
这些那些,默笙的七年,以及以琛的抉择。
网上连载时,只是抱着喝一杯放不下的清茶的想法的我,却禁不住为这些眼眶湿了。为这补充的月亮背面,为不管不顾的那些,相爱的勇气。
何以里的情节,从来都是只为了表达态度。
默笙的态度是,世界之大,只有一个何以琛。
以琛的态度是,他只是很清楚他要的是什么。
是谁说过?再好的爱,也敌不过时间。或者再一步说,敌不过现实的人性。而到底,是敌不过,还是我们没有勇气去相爱到底。
世界如此之大呵,又如此之小。
相爱到底不过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忍不住,也要用这个感叹号,来打破这假装的平静,同时表达在《何以笙箫默》掩卷之后,心里的满满感触。
从句点以后,可以想见,他是她的,她也是他的,至爱,至亲,以至一切。
人世间的爱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结局么?
期望故事永不完结的,不过也是期望他们再有些枝节,再有些炙热的暗涌,再有些温馨的片断……然后呢,难道我们不是期待着他们,在经历了七年的孤单相望之后,能相守一生么。
那么,不需要更多情节了,只需要补充完满了的这个故事:
默笙是懵懂的,但掩不了她的美好和温暖;以琛是沉默的,但掩不了他的清醒与全情。
至为重要的是,不论是七年还是十年,在人海茫茫,时间洪流中,他们值守孤独,忠于自己,凭着一念不息,才没有丢了彼此。哪怕再等上一年,三年,五年,七年,我坚信不管人生的曲线再如何发展,他们终究会在一起。而爱,终得所爱。

不是不感慨的,人世间这些相爱,伤害,误会,分开的故事,若一意追究到底,是就少了这一点不放的勇气吧。
相爱已经如此之难了,需要很多运气;而一念之差,一个犹豫一时错手,就足够去错过七年,甚至一生。
说这是个现实的童话,也对;可是童话之所以实现不了,难道不是因为我们都没有了单纯专注的初心么。愿用一生,换这个温暖,哪怕烫手灼心,也要守护的勇气。
矢志不渝,方能相爱到底。
那么最后,就借前面mm写的评的名字来套用一下:
愿我们有相爱的运气,更愿我们有相爱的勇气。
去爱,去珍惜,去坚持,去幸福!
――
―――
――――
感谢《何以笙箫默》。至此一评,以谢这段缘深情深的日子。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