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欠子女什么

作者:55

好像华人的家族观念非常根深蒂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也是首屈一指的。这样也造成一堆理所当然的啃老一族,成年的子女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看到很多老年父母寻求第2春被子女反对,怕财产流失,还有一些抱怨老父亲娶了小保姆,房子给后妻而没有给孩子的。
国外的情况要客观的多,18岁自立,住父母买的小公寓也要付房租。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个人的生活好坏需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父母的财产支配权在他们自己。同样的,父母的感情不会也不应为了子女妥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而人的本性自私,我们没办法要求他们妥协于失谐婚姻而丧失快乐。看了《你知道的太多了》 by 梦完自然醒,真的很有感触。很多事情从女儿的角度是可怜和值得同情,从母亲的角度也是做了牺牲,人性是复杂的。
很早以前就关注jas的文章,但奇怪的是jas的女主偶一个都不喜欢,单不喜欢还居然能看下去,这简直要算上一个奇迹了。大概因为jas超级后妈,偏爱受虐和自虐的情节。文章令人有代入感,又每每哀其不幸,怒起不争。
我记得以前看的一篇文章,父母欠子女什么
 父母不必把分分秒秒、点滴精力都花在孩子们身上。不必时时准备替他们开车外出,不必非得花钱给他们请音乐教师或网球教练不可,不必给他们买很贵的自行车、摩托车或在他们满十六岁时就给他们买汽车,也不必在他们毕业时出钱让他们去欧洲旅游。父母并不欠子女这些。
  我还确信父母不一定要为子女出高等教育费用。如果付得起,他们当然可以将子女送进第一流大学。但付不起亦无须感到愧疚。假如子女们真愿意上大学,他们自己会想出办法的。因为有许多为聪明好学而又无力付学费的年轻人设立的贷款项目和奖学金。父母也不欠子女这个。
  孩子结婚后,父母无须为他们分期付款买房子而出底金,无须为他们购买家具;也不一定要照料孙辈。倘若父母乐意这么做,子女应把这看作恩惠而不是义务。父母并不欠子女这些。
  无论父母多么有钱,都不一定要给子女一笔遗产。让子女知道自己前途已有保障无疑最能使他们变为懒虫。我以为父母也不欠子女这个。
  那么,父母难道就不欠子女什么了吗?不,欠得很多很多。父母最主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使孩子们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因为只有自尊自重才会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如果总让孩子感到自己愚蠢无用,老是把他与聪明的兄弟姐妹比较,他就会变得缺乏信心,惧怕失败,结果便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当然,孩子有错误应当及时纠正,孩子就是这样才获得长进的。不过有批评也须有表扬,微笑和亲吻是较好的方式。孩子再大也可以拥抱。
  父母有义务对孩子进行不中辍的引导和管束。让十几岁的孩子觉得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是危险的,就和坐在没闸的汽车里一样。当别的父母放任自流时,管束孩子的父母实际上让自己的孩子感到了一种双重信息。在说“不行”的同时,他们的意思也包含:“我们爱你。我们知道你会生气,但我们不愿你招致不幸。”
  父母也有义务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教给孩子必要的性知识,使他能够抵御那些将来无疑会从朋友们那儿得到的错误概念。
  父母还应给予孩子个人世界,尊重属于他的物品,这包括未经孩子同意不使用他的东西,不看他的日记和信件,不检查他的钱包、抽屉或衣袋。倘若母亲感到不看女儿日记就不能了解情况时,她们之间的关系便已到了相当糟糕的地步了。
  最后,父母还有责任教给子女一系列处世准则。包括教育他们尊重别人的权利与意见,敬重师长,遵守法纪。而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以身作则。受过骗的孩子会去骗人。孩子若看到家长从工厂里偷工具或在旅馆里偷毛巾便会以为偷窃不是错事。在家里看不见家长笑脸、得不到爱抚的孩子将来很难开朗或友爱。
  没有任何孩子是自己要求出世的。倘若你将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来,你便对他负有义务。如果你把他应得的给了他,他就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传给下一代。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7-23 23:42:44
华人的家族观念非常根深蒂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也是首屈一指的。
同样,华人父母对子女生活的支配权也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拿西方和中国对比,也要对比一下后者。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7-23 23:43:33
还有干涉与唠叨。
所以,得和失,没法说。
[3楼] 网友:发芽了  发表时间:2010-07-24 00:11:11
貌似最近章节对家庭的讨论和涉及多了起来,
[4楼] 网友:祖母  发表时间:2010-07-24 00:44:51
父母生小孩到这个人世间便是要负责任的。
更加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会负责任。
[5楼] 网友:123  发表时间:2010-07-24 01:40:51
有得必有失,而无论是得与失,都是另一半衍生出来的。坦然接受吧,然后技巧性的处理问题。
这章写的真是好!这评写的也好,我打分去了。
[6楼] 网友:qchuang  发表时间:2010-07-24 04:41:10
这个……只能说在我所见所闻之内,西方的(就是美国和英法)的情况和我们听说的其实不一样。
我的美国同学,37岁,有丈夫和孩子,父母每月给她500美元,家里需要添什么东西了,父母带她去买,每周出去吃饭,父母请客。她还有一个哥哥,房子是父母帮着买的,就是说和咱们这里差不多,付首付什么的。因为她父母经济情况很好,而她和哥哥一个学艺术一个学历不高,收入不好。
我的英国同学,有三个女儿,丈夫是法国人,现在就在发愁孩子将来的大学学费。美国家庭一般都是给孩子付大学学费的,我的美国同事也因为考虑三个孩子的学费打算再修一个学位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另外,并不是孩子成了家就不管老人了。如果孩子经济情况比父母好,也是会在经济上贴补父母的,平时也常去照顾。如果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时,自己家庭工作忙不能照顾,也会出钱让老人住养老院,平时也要经常去看看。
所以,当我问外国朋友这方面的问题时,说了一些中国的情况和我们所了解的外国的情况,她们都说,和中国一样的,谁有能力就照顾另一方多一些,一生中都是互相照顾的。
[7楼] 网友:xiaoran  发表时间:2010-07-24 06:45:08
我觉得也是最近几十年才这样的。以前美国人也是大家庭,父母把子女养大就不错了,上大学,买房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babyboomer这一代,小孩生得不多,自己受教育的程度,相应手里的钱也多一些,给小孩付首付的情况也多起来了。我觉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父母对小孩除了吃穿之外,在性格心理各方面的培养。但哪怕是这一点,我也觉得并不一定就是文化不同,5,6甚至7十年代的父母,大多双方都有工作,而且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所以对小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就有些顾不上了。
[8楼] 网友:55  发表时间:2010-07-24 12:12:49
可能作者和读者的阅历也随着晋江在一同成长,很多文章也从开始单纯的猫狗恋爱过渡到婚姻家庭的讨论。
写失婚家庭子女的文章不在少数。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透彻。
事业和家庭,什么对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一个80岁的老先生说事业最重要,回顾这一生,他觉得做了几件有益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事情。对男人而言,事业毋庸置疑是第一位的,但是女人呢?社会期望放佛对女人赋予更多的家庭责任。
亦舒说女人从出生到18岁,需要好的家庭,18到35岁,需要好的容貌,35到55岁,需要好的个性,55岁以后,需要好多钞票。
然而在人生的过程中,谁也没办法决定在什么时间段能够拥有什么。这就像牌局,一个人的出生可能起手一手好牌,但是中途会有牌打出去,有新的牌摸上来,这些新牌有好后坏。起手的好牌,中间可能全是坏牌。怎么利用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讲究成王败寇,放佛失败了就是一无是处的悲剧,很少会欣赏失败的英雄。但是过程不也同样重要吗,我来,我看见,我征服。哪怕这个征服只有一瞬,也是如闪电般耀亮。不要想会怎样结束,既然幕已拉开,就要愉快的演出。我想愉快的演出应该比最终的喝彩更重要吧。所以要接受现状,努力奋斗,享受过程。
就像同时代的撒克逊劫后英雄传和傲慢与偏见,在当时不可同日而语,而历经了几世纪,大概很少人读过艾凡赫,但是傲慢与偏见却广为人知。一滴水可以折射一个世界,同样的,从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可以折射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引发读者的思考。
[9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7-24 17:29:51
我挫败地说,55,你再一次让我面对了智慧上的不足。
不不不,我只是想写个小白文。我没有想这么多。
[10楼] 网友:发芽了  发表时间:2010-07-24 17:38:18
谢谢。我一直想说,家庭问题太复杂,阿猫阿狗的爱情就挺好。咱能转一转吗,江潮,骆家谦,海宁到底情归何处啊
[11楼] 网友:小白文 挺好  发表时间:2010-07-24 19:50:05
呃 和西方对比?
我觉得如果江哥哥和海宁妹妹的事发生在西方国家 是不是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而且 西方应该不会发生爸爸为了继女看中的男人被抢而找亲生女儿谈话的事吧
[12楼] 网友:wyahnu2008  发表时间:2010-10-12 12:55:33
对于一个成年人,父母当然不欠我们,相反,我们要更加尊重父母,孝顺他们。可是对于一个孩子,父母离婚又再婚意昧着什么,这中间的痛难以言说,真正经历者才能体会,长大了也许理解了,可是痛是忘不掉的,伴随一生
  • 评论文章:兄妹
  • 所评章节:66
  • 文章作者:jas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0-07-23 23: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