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非儿戏——评《白狐一梦》

作者:绯月

绯月写长评很少写题目的,因为评的内容可能无法用某个题目概括住,不过在看古古的文时,就决定给这篇评取这个题目。评的内容可能还是会超过这个范围,之所以坚持用个题目,因为绯月觉得全文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不好,想提出来说一下,那我们开始吧。
本文的背景不仅涉及到了朝堂还涉及到了江湖。说实话,如果你在开始动笔之前,我会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单写江湖或者朝堂,其本身就是极难把握的背景了,更何况两头都要沾?那太难了,不少这样的小说(这里仅仅指原创),唯有一本《且试天下》反复翻看膜拜。
若要用一个字来评价江湖或者朝堂的话,我会用,大。若还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我会用,深。这两个背景里承载的智慧太多太多,仅仅挖掘出一角,只要挖掘得透彻,就足以写出一篇好文来。对这个背景抓得越多,挖得越深,对作者阅历、文笔以及对全文的驾驭能力的考验也越大。本文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你的架子搭得太大,作者在往里面填充砖瓦的时候,可能还是有些吃力。由于本文到目前为止对江湖的涉及还不是很多,所以着重来谈一下朝堂。
首先,朝堂应该是个很严肃的题材,你的笔调可以诙谐幽默走轻松路线,但是全文的主基调绝对要严肃,看着很矛盾对吧。试想一下,我们提到北京故宫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雄伟、壮丽和肃穆,对吧。但是在故宫里难道就不会发生一些有趣或者搞笑的事情吗?生活在故宫里的人一定要板着个脸?这样解释就应该不难理解了,就类似树枝和树干一样。可惜这一点作者把握的稍欠火候,使得本文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较大的披露。出此以外,本文有些地方逻辑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举例来说明。
在本文的《白狐一梦(三)》这一章中,小白要躲开皇帝他们的追捕叫玄大给出个主意,而玄大出的这个主意在我看来还真是个馊主意,出什么主意不好偏偏要去围场里“行刺”。他所说的计划略略一看有道理,可是经不起细细推敲。小白去行刺,失败,被玄大抓住,然后马上就被打包装车拖回了太子府,再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出现在玄大身边了?你觉得可能吗?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行刺,不论行刺的对象是谁,这行为都是十分恶劣的,其罪当诛埃因为你威胁到了皇帝的安危,皇上受惊了太监还要跪下喊,奴才该死呢,你一刺客,没当场绞杀,抓到了也得立刻押到皇帝面前听候发落的。所以,这个方案是不可行的。作者在写古文的时候一定要跳出现在的思维定式,不能用我们的法律去套古时候的案件。皇帝是天子,天授神权,奉了上天的旨意来管理所有百姓,他在百姓心中就是天,他的话就是法律,我们现在是法治,而古时候是人治,概念都不同的。
再来看行刺的过程,整个武打的场面古古写的很好,大量的对仗和排比,使得原本激烈的打斗变得更加有气势且显得的豪气干云,而且小白和梦一两个人打得得也是畅快淋漓,甚至到后来还惺惺相惜。文笔很好,构思很不错,但是,有个问题,他们打了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竟然无人干预,说不过去吧?大内侍卫的饭可不是这么好混的吧?再看后文小白被竹某人困住,也就是说那些侍卫并不是摆着好看的,那么小白行刺的时候他们都跑哪儿去了?这顿时让我想起了香港的警匪片,主角经历了艰险成为了英雄后警察立马就赶到了。嗯,虽然这么写也可以,也被大众所接受,但月总觉得不够严谨。
还是《白狐一梦(三)》这一章,其中写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人,皇帝和太后,对于这样身份的人,他们的形象其实是比较定式的,而古古却没有按照常规来写,我不能说这样写不好,只是说我个人不太能接受这样的描写。
皇帝有些着急的劝解道,“禁军教头竹远楼确实和九弟比较熟识,可是再过不久就是春闱了,他恐怕要负责全场安全戒备,没什么时间。”
太后说,“春闱有什么好戒备的?哪年出过事?还是小九的事情比较重要,你让他立刻、马上放下现在的工作,给我全心全意的找九王爷。”
春闱,于皇家而言是一件很大很重要的事,而春闱的治安十分的复杂十分的严谨。我记不清是看过的电视剧还是一篇小说,里面说在围场的观礼台正中架了一个很高的高台,大概有十几米的样子吧,皇帝是坐在高台之上俯览整个围场,而围场周围派有大量的禁卫军来保护,春闱是皇家的一个排场很大的宴会,参与其中的都是些贵胄权臣们。春闱对于皇家来说其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让太后说出那样一段话来,合适吗?
太后还说了一段让我不能理解的话,《稚齿笑冰肌骚(四)》这一章中。“……皇权,这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只会吞噬人的灵魂本性,湮没所有人的幸福,我不能让我所有的孩子都为他葬送一生。”
古古知道当局者迷吧,一个太后能觉悟到这份上要么就是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之类的,要么就是真的看破红尘。但是文中的太后似乎都不是吧,而且由一个太后来批判皇权,这也太硬伤了,她们绝对是皇权的终极维护者啊!
本文中的人物我不一一分析了,总体的说一下。
在本文中作者写了很多纯洁的人,天真的人,在皇宫中朝堂上这样的人绝对是异数,并且数量非常少,不太可能这么巧都凑成了主角吧?所有的人物性格趋于整齐化,感觉上除了小白,谁都有点个性,可是谁的个性都不鲜明。小说不像电视,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脸,一看就明白谁是谁,小说比较可怜只能靠鲜明的性格特征来让读者记住谁是谁。绯月比较提倡在一篇文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绝对与众不同的特点,读者好看,作者也好写。
这里顺便说一句,绯月很不喜欢本文的心理描写,比如“听了皇帝的旨意,竹远楼气结。心道,和着你说的特别任务就是找你们家那个翘家多年的坏小孩儿?这等小事,也值得我一个禁军教头去做?……我小时候可没少被他戏弄,现在心里还有阴影呢?还为这这事儿把我从春闱的第一战线拉了下来。……”这像是位军人该有的口吻吗?听着怎么都像是个讨不到糖的小女孩埃类似的心理描写有很多,而且口气一模一样,那么古古就要注意了,语气口吻也是塑造人物的很关键的一环,怎么可能每个人口吻一样呢。
本文的对话太多,古古也知道,这里就不多说,我来说个别人大概没发现的现象,就是对话与叙述性段落的矛盾。这里的矛盾不是内容的矛盾哦,是指的文笔的矛盾,古古的文笔较之我上一次评的那篇提高了不止一两个层次,尤其是你的陈述段落部分,充分的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写得非常之好。可是我就不明白了,怎么一到了对话这儿,就变的小白了呢?用了现代的说话模式就算了么,怎么还偷偷的用了几个现代的词汇了?虽不说对话一定要之乎者也,好歹也要古色古香才符合整体的基调嘛。
虽然绯月挑了这么些刺儿出来,但总体而言,本文不失为一篇好文,较之昨日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提高,而且古古还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努力吧!每篇文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疏漏,绯月也只是看到了我觉得疏漏的地方,写下来与古古一起讨论。
口口评论员——绯月
2009-2-281:10
作者回复:
绯月亲……

我泪奔啊,亲评的太好了

也提醒了我许多自己没注意的地方,,,

其实,我心里都想着了,就是忘记写出来,这正是我修文的时候,应该着重修改的地方

另,文中行刺的馊主意,,,,

其实皇帝只是主持个开幕式就回宫,并不全程参与的,现场除了礼部协调,禁军守卫,就是要向太子每天报告下就可以了

所以,独孤玄完全有能力压下刺客事件,最重要的就是行刺地点偏

由于独孤玄知道守卫路线重点,躲开了大部分的禁军

竹远楼也是谋划已久,欲要捕捉独孤白才会提前布置的

文中许多人物都有故事,太后的淡然正是堪破生死,

其他人也并非表现般无邪,有很多腹黑滴。。。呵呵

不过,竟亲提点,我确实知道自己应该着重修改哪里了

鞠躬,,,谢谢亲的指教!!!作者回复:
刚刚,我又看了遍亲的评论,惊然发现,我果然还是适合写武侠,囧……

“整个武打的场面古古写的很好,大量的对仗和排比,使得原本激烈的打斗变得更加有气势且显得的豪气干云,而且小白和梦一两个人打得得也是畅快淋漓,甚至到后来还惺惺相惜。文笔很好,构思很不错,但是……”

不看但是后面的话,这是让人多么受用滴夸奖 啊!8过,我会好好改进“但是”之后滴……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