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穿越之汉武娇主》

作者:瑰意琦行路遥遥

其实主要是,汉室的门阀还没有形成。
后世,让唐头疼百年的世家,基本是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形成的。
然后经历了三国,魏晋南北朝,这些世家壮大到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彻底垄断了知识散播的渠道。
……
其实开民智最好的时代是秦大一统初期。
这个时候,所有的规则都被重组。
奈何法家主张愚民,让始皇帝错过了最好的统合时期。
等他意识到自己绕远路时,他已经没有时间去纠正了。
……
汉初高祖刘邦的道家治国是对的。
这个时候的人民,惶恐疲惫,不适合变革,只有让他们安定下来才能谈后续。
文景之治时期其实很适合推广文治和教育。
但,一来文帝时刚结束内乱,人心浮动,如果动摇士人的垄断,很容易引起混乱。
景帝时期又因为宫廷内部的问题,和诸侯的威胁,导致帝王的命令推行缺乏执行力。
……
所以汉武一朝,可以说是开民智的最后机会。
汉武帝压服四方后,他的权威足以推行科举。
如果历史上刘彻不是不甘心面对失去卫霍后,再无良将的处境。
而是把心静下来,推广教育。
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他就会发现:文臣武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惜了。
……
而等到汉武一朝结束,虽然刘病己还算明君。
但因为自身经历问题,已及霍光开了个坏头。
帝王的威严每况愈下,朝堂陷入了外戚和勋贵的拉锯战。
世家在拉锯战中逐渐成型,九品中正制虽然缓解了朝堂的问题……
但,正是因为九品中正制,使得世家开始垄断官职,继而把持政权长达百年之久。
到了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就有了“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的说法。
……
直到大唐建国,李渊的骚操作,让无功的世家凭借外戚的身份上位。导致李世民,李治,武曌三代掌权者,拼了命的和世家夺权。
可惜,朝堂终于干净时,遇到李隆基。
……
李隆基一手把他奶奶打压下去的世家势力又扶了起来,顺便还搞了个军阀割据。
那些世家在节度使的庇护下,掠夺土地,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祸害一方。
……
当大唐最后的直系军队在对外战争中消耗殆尽,无力震慑时。
这些个“世家”“贵族”开始为非作歹。
最后黄巢起义,
见世家就杀。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
即是民愤,也是悲哀。
……
然而,黄巢起义杀光了世家,养大了豪强和地主。
之后又是一个乱世,皇帝不要钱的乱世。
当皇帝的基本都是节度使的后人。
直到北周整顿了中原才稍微安定一点。
可惜北周皇帝英年早逝,出了个篡权的赵匡胤。
他又有个软骨头的弟弟。
宋,可不就是“送”的。
北周“送给”大宋。大宋又“送给”了金,最后元一统。
可惜蒙古人这辈子都不会治国,于是一个破碗……朱元璋赢了。
但是,朱元璋没学过怎么治国当皇帝啊。
于是明朝的实权被文人夺了。
这些文人呢,大多数早被宋腐蚀了。
他们偷光了国库,大明亡了,
李自成打进皇宫里发现这里除了皇帝的日用品外,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于是文官们,步了唐朝世家的后尘。
……
所以说,太平来得好。但又有点可惜。她来得太晚了。
汉武帝说真的,论魄力,还是差了点。
不过汉武一朝,真的可以说是最后的最好的时候了。
至少这一时期,诸子百家还没灭绝。
至少现在的人,还没被礼义廉耻,君臣忠义腐蚀了脑子。
实际上,嘴上喊着:“礼义廉耻,君臣忠义”的人,有几个真的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不过是自己的“名”而已。
……
希望太平,真的能“为万世开太平”。
3
来自广西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12-29 15:29:28
玫瑰开在三月里,红包随时到手里,请继续支持哦!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12-29 15:47:45
选太平做女主,最初的契机就是她的封号,太平
而预定的番外构想中,后世对她的执政时期的称呼也是“太平盛世”
1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天天0615  发表时间:2023-12-29 19:49:34
年号太平吗,女主应该不是父母那样的改年号狂魔吧,像祖父一样一个年号用一辈子就够了,二凤还是用贞观还是换一个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12-29 20:26:14
差不多,一个年号用一辈子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