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用漫画看贝克街221B好邻居》

作者:陈寄北

看了作话欲言又止,觉得有点微妙的不舒服,想了想感觉像是某些导演在对观众说,看不懂我的片子不是我拍得不好的原因,是你自己的原因。尽管作者用了看似更加温和,更加“循循善诱”的方式,我不代表别人,我就说我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是“我写得没问题,你要是没懂是你的问题,实际上该写的我都写了,别急行吗”。这里不讨论作者写得到底好不好,只想给所有热爱切视角、换人称、玩叙诡的作者说一句,是你自己选择这样写的,是你选择了一种更加不容易写好也更不易读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如果读者反馈不好,是不是应该先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啊……有没有可能不是读者跟不上你,而是你就是写得有点难读,就是没有写得像你自己以为的那样好……
这是一个推理为主的故事,读者看推理故事时本来就不会预期在过程中一直保持“懂”的状态,也很习惯由于作者的写法导致的信息缺失,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本身也是推理小说的爽点之一,或者是早就预料得到结局但主要人物有特别的思路让人看到“还能这样做”。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会专门说出了读不懂,包括我自己虽然知道作者要讲什么也觉得写得挺乱,或者说磕磕绊绊的,这就跟连载或完结没太大关系了,这主要是写法导致的,而不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个问卷形式有诚意,但内容有点让人尴尬,我本来想对照着列问题,又想会不会显得太有攻击性或者阴阳怪气,那就不是我的本意了,我也不想引战。就直接说我的看法了,首先,对于这个案子而言,问卷里涉及到的问题不完全是核心信息,也就是说即使知道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这个案子信息量是不充分的。其次,把信息一条条单独抽离出来,评判是否据此了解了整个故事,这种做法本来就欠缺逻辑性,把白雪公主和葫芦娃的故事要素抽出来做的经典对比图,应该大部分都看过吧?光列信息是没有用的,是逻辑是细节把这些信息织在一切才构成了完整的剧情,即使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yes都是A,也不能代表什么。
我们看的是小说,不是魔术,不存在作者用极致的手速或者文字之外的东西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手机屏幕上,文字所见即所得,过眼的东西大致都有印象,大不了还可以搜索嘛。而且中文对语序依赖不强,一句话的词序排布不对,也不影响大体的理解,换言之中国人本来就很擅长阅读乱序的东西。所以打乱时间线、切换视角、叙述性诡计通通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读者读了之后能不能把打乱的拼图拼回原来的形状?能完整、准确地复述出几个主要人物的行动线,顺序的剧情吗?哪部分是诡计,哪部分是真相?那些对于我理解这个案子必需的情节,我能很快回想起对应的段落吗或者在脑海中涌现出画面吗?是作话里所说的那几个问题吗?我能根据已有的拼图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吗?如果答案为否,那大概率不是读者被自己给骗了。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复杂到那个程度,不是吗?即使一时被绕进去了,也能慢慢反应过来的。是作者把自己给骗了。
哎好烦,最后的最后又要叠甲,我说作者没有写得自己以为的那样好,不等于就写得不好,我写了这么多“不太正面”的东西也不等于我就讨厌这篇文。我开始写这条评论的契机很简单,就是本来在很轻松地阅读,看到作话心头突然堵了一堵,然后点开看到评论区看到有很多很可爱的读者在认真地数自己拿了几个A“哦原来是我的问题原来是这样太太好棒问卷也好棒”,心里又堵了一堵。可是读者本来就不需要在作者那里考试拿高分,而一个成熟的、写得好的作者本来也不必在正文之外打太多补丁。抽一根华子先。
80
来自广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あから  发表时间:2024-02-26 15:36:57
我懂 好的文章应该是就算不懂再看下去也有恍然大悟之感 这些零碎的信息是否知道其实真的对整体把握没有什么强关联性。或者说让人最开始读不懂本来就是作者隐瞒部分剧情和频繁切换叙事视角的目的,不存在什么读者骗不骗自己的。看到问卷的时候下意识觉得不是很舒服,有种作者微妙的上帝视角的居高临下感
20
来自新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笙  发表时间:2024-03-02 20:05:10
这种写法本身就会让一部分人看不懂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而且我觉得挺清楚的 没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啊)……我是觉得问卷就是个工具 把不可视的“对剧情的了解程度具象化” 没什么问题啊
嗯……如果是情感上感到不适的话 可能是人和人之间的思考方式不一样吧 (俗称相性不合)
26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雪条  发表时间:2024-03-06 23:52:13
好玻璃心,高敏感人一枚
9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陈寄北  发表时间:2024-03-22 10:53:12
哈哈哈哈哈三楼真的很可爱了,但同时也非常典型。我知道很多人是“太长不看”的,但只要拉到最后,起码也能看到这条评论的核心意思“读者无需考试,作者若写得好不用打补丁”。因为互联网讨论环境不好,怕引起冲突,所以尽量委婉又委婉体面又体面,不至于陷入骂战,反而冲淡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过三楼上来就给了判词“好玻璃心”,足以说明是真的一点内容都没看啊,像一个还没有训练成熟的小机器人罗伯特,捕捉到关键词就来冲锋了——好比“人是美的,主要是这个妆容显得她没有多少生气”“轮到得你生气?美女的事你少管!”不能说毫无关联,但确实不是在说同一件事。嗯,笨蛋罗伯特和TA爱的水平有限的作者也算是双向奔赴了。毕竟,如果我直说,“哇噢作者自己写成这样,却还“不懂了吧?让我考考你”,她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破大防的应该不是我hhh,我有尽量显得礼貌噢
9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简依  发表时间:2024-04-19 12:52:22
看完了,只能说理解你的感受,但不完全赞同。
至少在我看来,作话只是针对之前一些读者反馈说“看不懂”作的回应,并且以这种方式给大家理清楚“到目前为止文章里给了读者多少信息”而已。作话说到的自我欺骗,我理解的是作者可能认为“读者是不知道现在的案子是讲什么”这种感觉,而作者把要点列出来,也是在说明:你看,小说现在就写了这些,这些就是之前章节里讲的东西。作者没有说你现在就要把整个案子理出来,毕竟给的就是碎片,要拼出全貌也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后面也说了,还有东西还没写呢。等全部看完这个案子就知道了。
至于说感觉作者有点居高临下之感……我只能说在所难免吧,毕竟书是作者写的,作者脑子里的逻辑肯定比我们全面清晰,作者与读者持有的信息量天生不对等。
总而言之,不要想太多。毕竟看小说是消遣,而不是让内耗的。(笑)反正我不太带脑子在看,看得很开心,没必要自我添堵。
10
来自黑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风尘  发表时间:2024-04-19 20:39:25
就像你觉得三楼是机器人抓到关键词没看完就反驳你一样,你不也是主观的觉得作者高高在上吗?作者在后面明确的写了只要清楚那几条信息就行,其他的是因为作者还没开始写所以不懂是正常的。
4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乃翁  发表时间:2024-04-23 13:27:06
3楼说的没问题啊,雀氏是玻璃心啊。作话就是单纯的说,很多人会无意识焦虑,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肯定看不懂,我脑子不够用,”但实际上已经看懂了,作者就是单纯的解释,看不懂是正常的,她还没写到。看完作话能脑补出这么多,雀氏就是玻璃心啊,3楼也只是客观评价,没有人说玻璃心,高敏就是贬义的吧。
12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nisphy  发表时间:2024-05-13 03:03:03
真的很赞同你说的,我看到现在很有几次感觉一件与剧情相关的事件突然“断崖式”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包括兰尼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对剧情发展起到了影响,但兰尼第一人称中觉得没有必要于是不写,最后又突然揭示这件事,以过去完成时概括陈述出来。没有铺垫or铺垫很少,我总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与第一人称视角有些不融洽,第一人称主打一个代入感,主角做了的事情读者应该都能从细枝末节上推理出来的。
4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