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作者:明知我故

我感觉嗷,其实大家都知道客观上窦慧明没有处置李建成的权利,但是因为后面那句“让你活命的唯一方式是谦让”很难受。
好像说跟李建成比起来生死不明的三玄一点重量也没有。后面驳斥也好,说人的手指各有长短也好,都好像默认窦慧明把李建成放在了一个高三玄很多的位置上一样。
我觉得真的没,就可能有过偏爱或者希望大家都好的想法,但是她对孩子们的爱不会有一个很高或者低的界限,或者说她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界限,之前哪怕有这样的苗头自己也会摁下去。
就像李元吉哪怕当众诬告她不慈,是一个能在皇帝面前说出口当做罪证的一项,对她本人的声誉很重要的事情,毕竟她没有近亲了在府里主事除了李渊的支持就是自己的手段和声誉了。当年差点扔了李元吉,有了点“不慈”的声誉,在文章开头要一直接受独孤老夫人无理取闹吃不上饭去事疾才能靠“孝顺”挽回一点名声,还有前文提到的因为事疾才跟李渊“重归旧好”。
窦慧明到这份上了,还是不能放任李元吉不好,还得三玄出手,加上了“为什么只有他没有别人”和“想不想为你舅父家复仇”的Duff,才放弃拯救李元吉(都不是放弃李元吉这条命,只是放弃责任感不把他往正路上掰了)
她在三玄出事之前是那种,希望大家过的都好的类型,是那种给小苗苗施肥(她的爱和关注),长势好的(比如二三)就是给正常份量,长势歪了(比如一四)就花更多量试图拉正的。
在那个时期,她试图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因为那会还不知道家里要造反只有一个皇位要继承,所以她哪怕不会支持二三去夺世子位(损一的利益),但是在二三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劝李渊把唐国公的资源多往二三倾斜,让二三像是叔父一辈一样自己去挣爵位的路上走的更轻松。
哪怕情感上有偏向,哪怕有世俗的局限,她也一定是在能力范围内给每个孩子最好的。
但是就像前面说的,她不会【损害任何一个孩子的利益】,所以在二三做出搬离别庄的请求分时候她的表现是【强烈的反对】,感觉要是郑媵二胎当时她有话语权,她应该是符合二凤对李渊期望的那种坚决不同意。
.
她跟李渊是不太一样的,但有相似点。
李渊是,对每个孩子都好,但是心里自己第一重要,李建成第二重要,就算对你好是真的,希望你按照优先级让路也是真的。
不涉及权利倾轧的情况下,让人割舍不掉,但是权利倾轧又避免不了。
但是窦慧明那段时间是另一种拧巴。
类似于,家里有一栋房子和一些存款,然后给“月入过万能力水平的优秀孩子”和“算下来一千块都挣不到给他多少可能剩一半给后代的废物孩子”分家产的家长。
当然,她现阶段没有实际分家产的权利,但是她可以考虑咋分。
哪怕剔除掉“唐国公府大头必归世子”这个要素,她也是纠结的。
因为她既不想损害孩子的利益(比如给优秀孩子少分,让废物孩子多拿点),又不想要平分(因为优秀孩子肉眼可见少了这点能活,但废物孩子是真的会被饿死)
并不是多偏爱废物孩子,而是一边是优秀孩子的生活质量另一边是废物孩子的命,天平两边放上去的东西不对等,哪怕是更喜欢优秀孩子,但另一边放的东西太重了。
所以哪怕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折磨所有人,也没办法不管。
她试图调和的那段时间,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包括跟她之前相处很好的万氏、李智云,有一个是开心的嘛?又一个是领情的吗?没有,但她能放着不管吗?不行!
怎么办?跟郑媵被污蔑那件事一样,既不想冤枉没犯错的人,又没有能力证据和办法处理她猜到的真凶。拖。
大众视角的罪人但她心知没犯错的郑媵关禁闭,等另一个受害者万媵消气之后各退一步(实际郑还是大众眼里背了罪名,只是她不下定论而已),然后事情平息之后去找真凶的晦气。(当然没有说她这里处理的不好的意思)
单纯的处理事情是这样,那面对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她试图把李元吉、李建成教好,但是不行。
她试图让二三跟他俩关系缓和,二三sayNO。
(这里就跟张妈说的一样,哪怕只是希望所有她所出的孩子能关系好,但是的确倾压了二三带利益)
但这里她并不是偏心一四,而是偏心自己,原动机不是二三让着一四,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更亲近。
哪怕最后导致的结果相似,但是动机不同。(并不是想洗,或者觉得动机不同就是对的,而是觉得这个事不能被单纯定性为偏心)
.
然后转变发生在三玄告诉她,我们打算搞得不是国公而是皇位。
很阴间的跟前面独孤老夫人的话应合上了【但是国公是不一样的】,国公好像是只有跟着开国的人能拿到(我不太懂),后面建功立业最多只能拿到郡公。
现在国公大升级,变成了皇位,奖励更诱人了,斗争也更激烈了。
她当时的放弃,并不是完全放弃一四的命,而是放弃自己长久以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准则,不在要求一二三四一家亲了,所以她松口不让强迫二三带四玩,而让二三带五玩了。
哪怕她知道皇位争夺会流血,哪怕她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难道不会有万一说不定败者能够保全败者的性命富贵终老的想法?
之所以说着不是偏心,是因为她的选择不根据人而转移,假设李建成立的起来一点点加上嫡长buff能跟二三打个胜负难分或者占优势,窦慧明的行为就会立刻往二三那边偏(就跟前面二三那边受了委屈,窦马上尽自己所能去弥补)。
同样的事情放在二三身上是好妈妈,放在一四身上就不是了?
只是因为一四比较恶心,不把窦慧明放心上,而二三受她感情上影响更多罢了。
就比如她如果让二三亲近一四,被拒绝后伤心,二三会心疼她的难过。但反过来,让一四亲近二三被拒绝伤心,一四会“我被你伤害了你还伤心?”然后继续没心没肺玩去了,是不是还谴责她。
.
这个时候大家对她的不满就变成了“他都这样对你了,对你好的你视而不见是吧?”
变成类似恋爱脑爱上渣男,而深情男二就在一边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but真的是这样的嘛?
放弃支持李建成的时候“她以为她会悲伤、会愤怒,但其实没有,她因为自己的无动无衷而感到痛苦”
感情是会被消磨的。
她曾经那么九年时光里唯一有的养在婆婆身边的儿子,多年试图教导但是没有的儿子。
她放弃他时所能感受到的痛苦只有对自己的无动于衷了。
那么在看会那句“让你保住性命的唯一方式是谦让”,我感觉跟之前三让她放弃李元吉的那句“为什么你只想抛弃他”一样。
是让自己放下道德枷锁的遮羞布。
【让你保住性命的唯一方式是谦让】
【我帮二三去夺家产只是想让你还能活命】
这里的命并不是保住,而是,她在对于自己原本纠结平分还是大小头分的选择里,从原本的二三大一四小,变成了“你活着就行别想分了”
这甚至说不清楚是像之前一样来自母爱,还是那种法理道德义务种种加持上上我觉得我至少得最后给他争取这一点东西不然“做妈失格”。
【和李元吉那次一样,她这里不是对李建成的偏爱,而是自己的道德谴责。】
只是内心自我保护,把“留你条命”换成了自己更能接受的“保你条命”。
.
啊其实我感觉大家跟万氏视角蛮像的。
万氏只有五云一个儿子,啥打算都是为了他。而我们更多是三玄视角。
万氏和五云在这个唐国公府四子嫡出的局面下有点局外人,而三玄非长非幼,还没有二凤那么热烈的情绪的情况下,在嫡出圈子里还有点主观情绪想自己边缘化一点。
看到窦慧明安慰李建成,然后觉得窦慧明其实还是偏爱他的。评论区很多读者也这么想
而且万氏虽然在说小五,但是小五是跟三玄一起的。她说小五的所有话都可以在窦夫人耳朵里其实都可以贴到三玄身上的。
“就算李建成没有想害祁健(三玄)的心,但是他害人这个客观事实已经达成了,等祁健(三玄)回来,他真的不会因为心虚更先下手迫害嘛?”
说真的这些话不告诉窦慧明又怎么样?难道上回她跟郑媵大战之后,她跟李建成还能好?
虽然万氏肯定是会担心小五,说的话也的确是担心小五,不是真的完全把只拿小五来类比三玄处境去试图劝服窦慧明,但是窦慧明听到这话绝对不会说一点都想不到三玄(毕竟三五处境基本一致,哪怕小五没有生重病,乱世一个那么大一点的孩子,在身边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情况下,的确也是生死未卜)
她需要窦慧明表态,我儿子跟着双生子跟他们利益一致,你双生子跟老大之间选没选明白?
那么窦慧明对万氏的回答,也是对我们的。她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
【不会再伤二三的心】
之前那个夜晚,她放弃了“让所出子一条心”这种折磨所有人的想法,现在这一会,她放弃了一视同仁去选择以后“偏心”二三。
.
其实三玄一直看的比二凤,比我们都清楚。
史料所记载的太穆皇后能有多少呢?李渊尚且能通过玄武门等一些去猜测他的为人,窦夫人死的时候还只是“唐国公夫人”,能有多少记载?之后有的也是在世的人对逝者的回忆,真实性、是否有主观都很难说。
三玄的“父亲”是因为知道李渊事迹的失望。
那他的“母亲”呢?
是担心以后夺权窦慧明在其间痛苦?如你所见三玄很轻松的解决了。
是因为转世投胎天生对母亲不亲近?他对几个姐姐包括五云都没有这种现象。
我觉得,哪怕没有“史料”,他也是个很清醒的人,会用局外人的角度去审视。
他看明白了窦慧明对所有孩子的一视同仁、会试图给所有孩子公平,这种公平会让他受伤,所以一开始就是“母亲”而不是二凤的“娘亲”“娘娘”。
但是窦慧明就没有一点好嘛?就没有对他偏爱的时候嘛?
如果是那样那就不会“我知道我的父母可能在很多现代家庭幸福的人眼里不可理喻,但对比上辈子已经好很多了”
就不会“我本来也不嫌管可是母亲哭了”“为什么只抛弃他呢?”这样无法对窦慧明的痛苦视若无睹了。
她的确给了三玄爱,哪怕不足以被称为“娘娘”,但是也无法视若无睹的爱。
.
但就跟三玄病期其实不怎么想到她一样,像她现在对放弃李建成一点感觉也没有一样,她在三玄那里其实没有什么优先级。
是那种,不涉及利益情况下会希望对方过的好一点,但是真有啥也不会特意考虑对方的状态。
而窦慧明梦里那不回头的幻影说明她其实也清楚这一点,她是知道三玄哪怕养病也不会太念着自己的,也是清楚为什么二改口不叫她娘娘的,因为她的公平对于偏心她的人来说就是不公正。
所以她想尽力去弥补,放弃公平,去做一个公正的人了。
(顺带一提,我怀疑她的痛苦里是不是有,即使打算做一个公正的人,也没办法完全公正,有像是二凤那句“我必杀李建成”的想法,而感到对不起二三)
100
来自湖北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明知我故  发表时间:2023-12-02 07:09:55
哦对补一句,所以因为知道三玄的死跟李建成有关立马说出“我必杀之”的二凤是有别于兄长的“哥”
而哪怕不管是不是因为李渊压制没有说李建成,之后还会因为放弃李建成痛苦的窦慧明只是“母亲”。
亲疏远近其实一直都很明白。
39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梵音般若  发表时间:2023-12-02 08:15:38
顶上
2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合法暴富  发表时间:2023-12-02 10:27:52
哇,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2
来自山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月阙也  发表时间:2023-12-02 11:02:27
点点,妈咪说的好好
2
来自加拿大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远行客  发表时间:2023-12-02 11:46:00
顶顶,分析得好棒
2
来自河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孤寡人  发表时间:2023-12-11 09:27:25
码住
1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清漪  发表时间:2023-12-11 10:28:39
本来打算看完的 但是看着看着发现好长
3
来自黑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小恐龙  发表时间:2023-12-27 01:04:20
这也太长了,先码住
2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9楼] 网友:99  发表时间:2024-01-06 23:39:06
先码住,以后慢慢看,真的好长啊,姐妹牛逼,我什么时候也能有理有据的表达清楚啊(感叹)
1
来自吉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0楼] 网友:霜  发表时间:2024-01-13 13:47:55
码住,有时间慢慢看
来自福建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1楼] 网友:百无一用是书生  发表时间:2024-02-08 01:58:50
来自山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