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普生平

作者:wing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后梁龙德二年(922)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后唐末年,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  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善吏道,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显德七年(960)正月,普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是年四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议宋太祖亲征。宋得胜还师后,升普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宋太祖依普计,于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财权;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开宝二年(969),削夺节度使兵权;统一全国,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普入相后,坚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二。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准奏。有立功应升迁者,□□不予升迁,普为其力请,直至宋太祖从其请。开宝六年(973),普接受吴越王钱镠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庇护部下贪赃枉法,宋太祖大怒。普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治今河南商孟县)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普升任太子太保,继迁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普升为司徒、梁国公,二次入相。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依普计,不再传位于皇弟赵廷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普再次免相职,出任武胜军(治今河南邓县)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伐辽久未班师,普上疏力谏收兵息战。雍熙四年(987),普移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樊)节度,改封许国公。  端拱元年(988),普被册封为太保兼侍中,三次出任宰相。普整顿吏治,惩治不法官员,直至戳其身。宋太宗按普建议,对党项人采取糜政策。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辞相职,宋太宗不准,任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请求辞归故里,宋太宗不准,拜普为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俸禄。是年七月,普卒。太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赠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庙。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用读书这件事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一整天.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生气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这才清醒过来,最终用了这人.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11  发表时间:2010-05-11 22:50:06
=口=
原来真有介个银……
相比生平来看,九九你太流氓了 = =……
[2楼] 网友:opiums9  发表时间:2010-05-12 21:12:07
一个字---帅!
[3楼] 网友:syunwy  发表时间:2010-05-13 23:10:41
嗯,随月里的九九比较可爱,真实的九九很能干,当然,随月里的九九也很能干
[4楼] 网友:selena  发表时间:2010-05-16 12:21:33
宰相?我的天,想想九九感觉差距啊差距
[5楼] 网友:笨笨鱼爱猫  发表时间:2010-05-18 00:25:06
。。。。。。。。
[6楼] 网友:喵  发表时间:2010-06-02 19:35:52
赵普九九这男银....
俺极度无语ING~
[7楼] 网友:卖女孩的小火柴  发表时间:2010-06-02 20:05:47
手中拿着半部论语的赵普VS手中拿着整套龙*阳秘籍的九九
[8楼] 网友:逝流  发表时间:2010-06-02 20:41:00
这两个赵普很遥远吧,这个赵普算是宋太祖打天下的朋友,虽然姓赵,但跟宋朝皇室没有一点关系吧,文里的九九是宋朝皇室的孩子,这丫身份就不一档次吧。。
[9楼] 网友:艾尔蓝  发表时间:2010-06-08 19:49:46
嗯,历史书上出现过……当时就囧了,赵普啊……
[10楼] 网友:帕秋莉諾蕾姬  发表时间:2010-06-08 19:56:54
乃们知道一个叫赵普的班长跟你隔了个走道但天天和你说“……我又对不起你吗”的YY不得生的腐女的痛苦么- -
[11楼] 网友:飞翔  发表时间:2010-06-29 18:20:27
想起猫大人《晏怀惜》里一段:
捧着杯新茶,清香袅袅中坐在芭蕉树下,细细盘算着古今那几个位极人臣的人物。
司马光、张居正、李鸿章……,那是考的;
萧何、房玄龄、赵普……,那是开国的;
……
呵呵,就是指这一赵普吧?
[12楼] 网友:瑾儿  发表时间:2010-06-30 21:37:17
大囧。。。
这赵普。。。这九九。。。。。我ORZ了
[13楼] 网友:海雪樱  发表时间:2010-07-15 15:49:25
此九九非彼九九也,这两个根本就不素一个人吧
[14楼] 网友:小猪  发表时间:2010-08-07 10:38:45
又不是一个人……
差N远,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15楼] 网友:suoweiliangfeng6  发表时间:2010-08-22 22:37:01
此赵普非彼赵普啊。。年代人物身份都不一样吖吖吖吖。。一一
[16楼] 网友:jx1975lch  发表时间:2010-09-07 22:27:08
只在幕后呀
怎么有JQ的味道
耽美无处不在
[17楼] 网友:汗一个  发表时间:2010-09-12 09:43:42
我是高三生的说,汗汗的说一声,这篇文言文我们读过,成吉思汗!!!九九,乃流氓了。
[18楼] 网友:La  发表时间:2010-10-03 19:57:32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看到这篇文我就立马想到了这个历史中的赵普。然后稍稍脑内对应了一下,雷得风中凌乱,果断放弃这种联想,只把九九当虚构人物,他叫赵普纯属巧合。。。 - -
[19楼] 网友:=+=  发表时间:2011-10-15 17:14:58
最后那个拼纸那段好虐啊有没有
  • 评论文章:游龙随月
  • 所评章节:2
  • 文章作者:耳雅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0-05-10 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