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强化系就是要打直球!》

作者:桃花小子

我其实反而一直在好奇,真的有必要去教会库洛洛去感受世人之爱吗?
我们都知道库洛洛是流星街人。那么,流星街人意味着什么?
——没有国民编码,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一生都是“不存在”的人,生活环境恶劣,永远不被承认,还要受各种迫害,所以才,信长说“绝望和愤怒”是他们曾经的动力。
唔,引用一些我之前看过的分析吧。
关于流星街和流星街人,富坚给出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流星街是垃圾场”“流星街人不被当做人”
这个信息,也是前后呼应的。
一开始介绍了流星街的来源。又从对来自流星街的流浪汉在某国含冤入狱的遭遇,展现了流星街人在外界的现状( 102、105话) 。
后面直接在旁白中给出流星街人不被当做人、被狩猎、饱受迫害的事实(395话)。流星街人的被迫害程度是怎样的?把几个汉化版对同一句话的不同翻译叠加起来,大概就足够展现了:
“流星街中饱受欺凌践踏的居民,甚至不被当成人来看待”
流星街是“不被认可为人类的被加害者所居住的地方”
流星街人“他们曾被排除在人的行列之外,生活在压迫之中”
流星街人“失去身为人的身份和尊严,并且惨遭虐待”
看看这些翻译,富坚对流星街人的定位就很明显了。
为什么“流星街人不被当做人”?
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受社会层面承认的身份证件”,这就关联到猎人世界一个很重要又很不现实的制度:全世界都普及遵循的国民编码和信息登记制度。
国民编码(一些版本直接翻译成身份证号了)约等于我们的身份证号,大家想想要是自已没有身份证号,该是什么后果,就约略知道其中的严重性了,一切社会行为都完蛋了。现在没有身份证,读书、医疗、买房、出行、工作、结婚等等,都不可能,什么正当的可能性都没了。
被认定为是流星街人有什么待遇?
漫画里已经展现了,在1984年那个时间段,流星街人不被当成人,是“猎物”,什么流氓
恶棍都能去猎杀流星街人,开着面包车就去猎杀了,简直像进自家猎场一样,和抓牛羊没什么区别。
到了1989年那个时间段,流浪汉的例子就赤裸裸地展现了他们在外界的待遇。
“调查之后发现这个流浪汉既没有国籍,也没有任何身份证明。那个人自称是从流星街来的。那个国家的警方执意起诉这位否认犯罪的流浪汉。法院不让他为自己辩护,就将他判为有罪。”
一知道他是流星街人,就不被当做人看待,直接剥夺他的辩护权,疑罪从有,直接判刑。看看流星街人报复的目标:警官、法官、检察官、目击证人、陪审员、律师,是一整串不同领域的人员,这些人连通了一桩冤案的各个流程。这不是社会或某些阶层层面的歧视,是国家层面的歧视,比任何特定群体的歧视都严重, 相当于整个国家都歧视流星街人。推而广之,流星街人在其他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大概也好不了多少吧。
那到了1999年那个时间段,流星街人在外界的待遇有没有改善呢?大概率是没有的,只要没有社会信息的,还是会被认为是流星街的人。这就说明,流星街的人依然没有登记任何社会信息,依然是不存在的人。
猎杀流星街居民之类的行为应该是早就没有了,但那不是社会推动的,是流星街人自保自卫,是用恐惧震慑得来的结果。“我们不拒绝任何东西,所以也别想抢走我们任何东西”这句相当出名的宣言,就是因此诞生的,用血和命的代价换来的。
综上,在漫画的时间线中,过去、现在,流星街人都没有被当做人来看待。未来,可能也不会。
再说回库洛洛,他为什么选择了释放自己的怨恨和愤怒,向世界传递恶意?不选择所谓的“和世界和解”“和自己和解”?
因为和解不了。
原生家庭的伤害、童年的创伤、社会的恶意、外界的歧视、经年累月的积累等等,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对于被恶意和歧视毁掉一生的人来说,想摆脱这种无处不在、持续不断的巨大伤害和阴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心理学家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他们无法治愈自己,被深深伤害了,不发泄出去,很难。
关于受害与伤害的问题。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他们受害的时候,没人或法律给他们什么“不受伤害”的权利,之后再来跟他们谈什么“不伤害人”的义务当然不现实。自己都不被当人看,却又被要求把别人当人看,这种事谁愿意?最简单的一个类比,老板让你干工作,天天讲奉献讲福报讲义务,就是不发工资,从来不发,就是不发,还就是让你别想着钱,要想着义务和工作,你干不干?
再升级一点,老板对谁都发工资,讲人道,守劳动法,就只对你不这样,还让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所有的同事都站在老板那边,对你大加指责,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你怒不怒?恨不恨?让不让老板滚?对不对同事有意见?对于这些受伤害的人来说,世界就是那个老板,其他人就是那些同事。旁观者不痛不痒,没有切肤之痛,自然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倾向对他们做评价。刀子没落在自己身上时,轻飘飘地要求别人是很容易的。
又有人说“冤有头债有主”,谁害你的你就去报复谁。是,找得到仇人,当然很好。像酷拉皮卡,他就明确知道自己的仇人是旅团,所以就把怨恨集中在旅团身上,集中火力狠狠干他们,不牵连其他人。这算是最理想也更容易受大众认可的复仇模式。
可要是仇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该怎么办?
就像旅团,向他们释放恶意的是某个个体吗?被扔到流星街的婴儿那么多,都是某个人扔的吗?运来流星街的垃圾数不胜数,是某个人制造的吗?流星街的人不被外界承认,是不被某个人承认吗?伤害他们的,是以国家阶层为单位的庞大群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体系、是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经年累月的人造的风刀霜剑,那他们该怎么办?找谁?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冤有头债有主”?
总有人拿旅团和酷拉皮卡来做对比,说酷拉皮卡报仇不伤害无辜的人,一直坚持底线,旅团到处牵连无辜。两者遭遇不同,不太具有可比性。假如酷拉皮卡身处流星街,长期受到了流星街人的待遇,明确了自己的仇人是“外界的一切”,他会变成怎样,很难说。富坚把酷拉皮卡和库洛洛当做一对镜面人物来刻画,处处体现他们之间的对照关系,就像他说的磁带的A面和B面那样,也是别有深意的。如果这两个人身份互换,酷拉皮卡会不会是另一个库洛洛,库洛洛会不会是另一个酷拉皮卡,也很难说。
最后,特别要申明一下,以上的讨论不是为了对谁洗白,猎人角色也用不着什么洗白抹黑,只是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像富坚画旅团少年篇,是想要告诉读者他们为什么会成现在这种样子,让读者了解他们曾经的遭遇和现在的作为之间的关联,理清人物的行为逻辑,知道角色的行为是自洽且合乎他们的遭遇的,让某个角色立起来。
并不是说他们的行为合乎自身的遭遇和逻辑,就是合乎法律和大众的价值观念的。这一点,是有很大区别的。
11
来自江苏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06-21 18:58:29
我看过这个分析。
倒数第二段话我也在作话里多次阐述相似的观点。
不过这篇文章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看完漫画产生了一个信念——想要了解库洛洛。
写作目的一开始并不清楚,并不是说为了教会库洛洛爱才写这篇文的,我不是乐山大佛,“教会库洛洛爱”是小哔的信念,是她发展到后期自然而然的想法,是她引导着我写到这里的。
我一直都认为库洛洛和酷拉皮卡很像(包括在新文章里也阐述了一些观点),比如同样的特质系,同样的领袖,甚至相似的念能力(指酷拉皮卡后期能借用别人的念能力),在我看来库洛洛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本性纯真的少年,如果他的生长环境不是在流星街,给他拥有正常三观的世界,能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他肩负一定的责任而不是选择自己一个人背负一切,那么库洛洛很有可能会成为像纲吉一样的领袖。
总之,很多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念头就产生了。
反正我倒是没想教过库洛洛去感受世人之爱,那是小哔想要做的(强调)。
6
来自湖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