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反感女主的生母了

作者:不想

开始不喜欢这位女主的亲娘了,嘴上一直说对这个女儿心存歉疚,实际又一直不去了解女儿喜欢什么,强迫女儿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还认为女儿长歪了——在她理直气壮的享受女儿带来的满足感甚至用女儿赚来的钱毫不手软的时候,女主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有什么资格认为女主“长歪了”?一直都是只心里想愧对女儿,但仍然拿女儿的辛苦钱去到处送来送去,又完全不去了解什么才是女儿真心喜欢的,逼她学女红,逼她和内宅妇人相处,她的歉疚还真是廉价。所以才觉得义安郡主很过分,她一直一直在嘴上说什么愧疚没能照顾她长大不好意思用她的钱之类的,结果做的根本就是另外一回事。其实最惹人讨厌的就是那些所谓的“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怎么怎么样,不然你就会怎么怎么样,你就对不起我”,以此来达到强迫别人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对这些梗实在是烦透了(好几篇文都是因为女主妥协于这些打着亲情牌的人而柒文了,现在的小说啊,电视啊这种梗貌似太多了)。
不仅如此,还“两家至少长辈熟悉\",不要忘了,她家以及邻里现在的能吃饱穿暖生活可都是她这个”长歪了“的女儿带来的,然后让女儿嫁到她熟悉的人家,过着这个年代的女人的后院生活(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放之地),是想让她女儿一辈子生活的不好,才能满足她的某些阴暗心理吗——她认为,从小到大没为女儿做过什么,所以最好女儿嫁在周围,然后受点委屈,她好去说理,这不就是为女儿做了点事?不然的话,她明知道女儿对小楚有好感,怎么不想着去打听打听小楚的家事啊人品啊什么的,反而就想着从周围的人里面选了,怎么没想过要考虑考虑才见面没多久的女儿的想法?
实在是感觉,如果论道慈母心,这个被流放的郡主差何氏远矣!甚至连姨母郡主也不如。私下感觉,出场的这几个长辈中,最差劲的便是女主的这个亲娘了。不仅如此,要知道,不管怎样,姨母郡主一直都想尽办法想帮助她的小妹,而且知道外甥女的存在都还极尽补偿女主,尽管从始到终她没对不起过义安郡主。但是义安呢?可有听她问候过姐姐一声(从女主来到这这么久)?说白了,义安郡主一直都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很爱一厢情愿。在她自己也不精于女工的时候,她没觉得的有什么,在她女儿不精于女工时,她觉得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这个还可以理解,毕竟德言容功嘛。但是她想拿女儿去嫁这些她认为合适的男孩子而不是丈夫和女儿都满意的男孩子的时候,这个就明显说不通了吧。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这样女儿嫁的近,将来过得不好了,她就可以去说理了——看,她多么有先见之明(女儿过得不好),多么有用(可以去说理)!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大通,只是想表达一下对义安郡主现在的所作所为的反感而已。
最后,作者要坚强乐观,要加油哦!祝作者越来越顺,如意开心,平安喜乐!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4-03-22 01:05:33
摸摸亲爱的,送分分。
这么说吧,义安郡主要闺女嫁到相熟的关系好的人家里去,只是基于她知道萧泽进京之后,四合的所有人都可以回到上京城中去,并且一定会得到优待。因为这是先太子嫡系心腹。
所以未来的生活完全可以无忧。
何氏对女主百依百顺是因为她本来就是奴婢出身,身上有一种依从的属性,当然你可以认为是奴性,她的性格会向丈夫,或者未来掌家的儿子,乃至能干的能解决生活之中问题的强者女儿依从,这是性格所决定的,并非是她知道爱女儿的方式。
义成郡主是强势强大理智的女人,于是她可以直接将女主丢进东林书院打磨,因为她认为那是对女主好的,而且将她从原来的家庭之中诓来,然后就……强硬的改变女主的生活。
刚好女主也有变强大的想法,假如没有林保生死亡之事,女主未必会愿意去东林书院上学……也许她会在家里做个市井寻常女子也不一定。
那么,到了义安郡主,她是自小自由长大的人,她对自己的选择(爱情上)从来不曾后悔过,但是对于女儿,她是切切实实有歉意的。有了歉意之后,她就想补偿。但是补偿的方向错了。
因为母女太过生疏,这就是磨合的一部分。
有这样一种情况,做父母的自己当初没有做到的,所欠缺的,总希望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希望孩子给自己更为优秀。义安郡主就有这种心理。
并且,更为清醒的认识到,容绍与她一起长大,并且身边再无父母长辈来横加指责,哪怕她是什么样儿的,容绍都能接受,但是无论是楚与别的少年,女主假如真的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淑女,那么将来的另一伴未必会接受这样的女主。
这种情况参看应试教育之下的家长,很疼很疼孩子,但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给孩子上兴趣班学各种特长……于是自己一边矛盾纠结着孩子玩的不够一边又怕她跟随不上大流会被社会抛弃只能忍痛让她上兴趣班课外班什么的——家长心里其实也不舒服!
于是义安郡主一边矛盾着想让女儿学针线跟上主流社会一边又不得不妥协着……将来女主总归要与后院这些妇人打交道,假如太跳脱与整个圈子脱节……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至少这些少年是她看着长大,与少年父母颇有交情,哪怕将来有稍微不合心意也可以回护女儿一二。
那么对于从天而降完全不了解的楚——谁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样的他家后院是啥格局?完全不了解好嘛!而且萧泽几时当皇帝不知道,他们几时回去未定,楚是马上要走的人,而且相会之期未知,但眼前的少年们可是在一起的,女主的年纪又摆在那里,是马上要成亲的年纪了……是等待一个遥遥未知的楚将来与女主成亲,并且不了解他家后院的状况呢还是将女儿嫁到很熟悉的到出嫁年纪就可以正常出嫁的人家里去更好呢?
这是一种权衡。
谁知道楚回上京城之后会不会另行订亲什么的……万一女主等几年回上京成了老姑娘结果楚已经成亲了……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母亲,要做的就是为女儿选择一条最好的路……
最后,抱抱亲爱的!多谢你的长评!也多谢你的祝福!
[2楼] 网友:熏风酔  发表时间:2014-03-22 08:38:36
LZ太从恶意方面想义安郡主了。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自己做不到的就一门心思希望子女能做到,不断的在你旁边叨叨这样才是好的,这样才是对的。我爸妈就是这样。但是他们绝对是很爱很爱我的。
[3楼] 网友:不想  发表时间:2014-03-22 22:52:24
回复微风熏:因为开始反感义安郡主了,所以就会对她的所作所为从恶意的角度理解。
另外,对于女主亲娘要求女主学女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德言容功嘛!但是当女儿不乐意的时候,义安郡主就认为女主“长歪了”,可是此时她还在用着这个长歪了的女儿的钱(要知道,女子抛头露面挣钱也是不符合主流的,女子可以背后打理,但是少有出面当掌柜的),这个是不可以理解的。要知道,义安的小儿也是娇气的不符合主流啊,她怎么就不说她的小儿子“长歪了”?很明摆着的偏心啊。而且,退一步说,即使女主精于女工又怎样,就像女主说的,她能挣银子,可以请绣娘啊!要知道,没有哪个大户人家,须要媳妇精于女工吧,都是只要会就行,不然要绣娘的存在干什么,又不会请不起绣娘。也没见哪个正常的大富人家,当家主母要自己做女工的,那不是抢绣娘饭碗吗?至于她考虑女儿的终身时,即使她觉得小楚不合适,女主又太跳脱,怕男方父母不满意,可以找一个满意女主的孤儿啊(这个很困难)。但是她从来就没想过好好考察一下小楚的人品家境父母,就否定掉了女儿满意的小楚,这本身就不是爱女儿的表现了(如果真疼女儿,就不会不考虑女儿的想法,毕竟女儿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思考了)。她也没想过找一个人品好的喜欢女主的孤儿之类的(这个很困难,但就是困难才体现为女儿所作的努力)。
[4楼] 网友:不想  发表时间:2014-03-22 23:13:49
而且,女主亲娘考虑四合村长大的孩子,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妥:女主是在繁华的京城长大的,四合村的孩子是在穷的连肉都很难吃的起的流放之地长大的,这个会导致女主和这些男孩子以及男孩子的父母很多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人生态度也不同。这才是最致命的。要知道,就是现在的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很多观念也是冲突的,放到婆媳身上,那问题才是更大。人的习惯,真不是那么容易磨合的东西“随遇而安”其实很困难。就像现在的室友之间,家境不好的经常觉得一些家境可以的太铺张浪费了,而家境不错的觉得家境不好的□索索,连用个电都要唠叨几句。
女主亲娘只考虑自己是相熟的,但是女主和他们不相熟啊!女主熟不熟才是关键好吧!
还有就是,有句话叫熟人不好打交道。女主亲娘和四合村的人是共患难,将来女主如果真被为难了,才不好说话啊,肯定叫女主能忍则忍,能改就改(不管女主改的多么难受,比如学女工),不要"因为“一些小事”破坏两家的交情"。这个才是现实中会发生的事,而不是“回护一二”吧,毕竟女主亲娘可是自己认为女主“长歪了”,那有矛盾肯定就是女主“有问题”了,比如女主太跳脱,太浪费之类的。
[5楼] 网友:筱蕾  发表时间:2014-04-08 20:38:31
大赞,不能更同意
[6楼] 网友:阿默  发表时间:2014-04-14 22:16:56
不说别的。。感觉楼主很看不起四合院这些人?认为女主是京城长大的城里人而这些人是没有见识的乡下人?或者在楼主看来,就算不说小楚将军,可能邬家什么的也强于这些人?
这些人可都是先太子的心腹,是有底蕴的世家啊,虽然落魄流放了,但是首先她们可以肯定萧泽登基了是可以回去而且定会重用的人,更是在保皇党眼中有风骨主流思想最弘扬的忠君爱国的那群人啊,不过是一时虎落平阳啊,又是知根知底的,当妈的自然倾向于这些人了
[7楼] 网友:湛蓝  发表时间:2014-06-12 18:26:16
回六楼,用钱养出来的一代和用贫穷养起来的一代是不一样的,底蕴再深厚,当家里穷的时候,再怎么教孩子要大方都没什么效果,因为身体力行的饥饿教育会完全推翻父母的教导
  • 评论文章:林家三娘子
  • 所评章节:109
  • 文章作者:蓝艾草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4-03-22 0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