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宋皇太子日常》

作者:愿逐月华流照君

曹皇后出身于宋朝高门大族“真定曹氏”家族,将门之女,自称先祖是晋朝清河太守曹泓,其子孙后徙家于真定郡灵寿县,世居于此,唐末五代时开始发迹,至北宋时成为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与东莱吕氏(吕蒙正家族)、真定韩氏(韩亿家族)、三槐王氏(王旦家族)等家族并称,名著于世,真正的德门贵女。
曹皇后是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
曹彬灭后蜀、灭南唐、攻辽伐汉,战功赫赫,是北宋的开国名将,既当过枢密使、又担任过节度使(历史上的安禄山就是节度使);
曹玘,尚书虞部员外郎,从六品。曹玘的兄弟中:曹璨、曹玮都官至节度使;曹琮为侍卫亲军马歩军都指挥使,死后也追赠了节度使,“曹琮幼时,从主入禁中,太宗置膝上,拊其背曰:‘曹氏有功我家,此亦佳儿也。’”;曹珝,娶秦王赵廷美之女兴平郡主,官至昭宣使;曹珣,官至东上阁门使;曹玹,官至左藏库副使。
曹皇后的弟弟,曹佾,官至诸军节度使;哥哥曹傅,官至任荣州刺史。
........
至于张美人,也就是历史上的温成皇后,她爹刚考上进士就没了,去投奔大伯、大伯还在四川准备补官呢,后来她娘改嫁了,“八岁时与姊妹三人俱入宫,由宫人贾氏抚养。”
庆历二年(1042)五月,赠父故石州军事推官(从八品)尧封为秘书监(正四品);闰九月,赠曾祖东头供奉官(从八品)文渐为宁州刺史(从五品),祖试校书郎(从八品)颖为光禄少卿(正六品),外祖应天府助教(从九品)曹简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正八品)。
庆历四年(1044)三月,员外郎(正七品)、同判登闻鼓院张尧佐(她伯父)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正六品)。
庆历六年(1046)四月,安定郡君曹氏(她娘)为清河郡夫人。
庆历七年(1047)五月,西头供奉官(从八品)、合门祗侯张化基(她哥)为密州观察使(正五品);七月,户部副使、祠部郎中(从六品)张尧佐为天章阁待制(从四品)、河东转运使(从四品);十二月,张尧卿(她伯父)赠太子中允,八年再赠太常少卿。
庆历八年(1048)四月,张尧佐为兵部郎中(从六品)、权知开封府(从六品)。
庆历八年(1048)四月,张尧佐为兵部郎中(从六品)、权知开封府(从六品)。
皇佑二年(1050)六月,赠越国夫人曹氏曾祖旭为秘书丞(从七品),祖靖为祠部员外郎(正七品);闰十一月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从二品)、景灵宫使。
至和元年(1054)正月,薨,追册温成皇后;六月,追封温成皇后父尧封为清河郡王,母曹氏为齐国夫人。
嘉佑三年(1058)九月,宣徽南院使张尧佐卒,赠太师。
除此之外,还有她的堂哥、堂弟、侄女婿,都让仁宗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枕头风好厉害啊。
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了,往死里拉拔娘家,以至于仁宗被台谏官喷的半死,包拯劝仁宗“断以大义,稍割爱情”,但她不依不饶,在文官里名声极差。
《宋史》“妃幼无依,钱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
“善承迎”形容的真是恰到好处啊,把仁宗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很擅长奉承迎合宋仁宗,难怪这么受宠。
《资治通鉴》有载,“张妃(即张贵妃)怙宠上僣,欲假后盖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怿而辍。”
曹皇后还活的好好的,张贵妃旧想打着皇后的仪仗出游,仁宗让张贵妃自己去找曹皇后借(不好自己直接拒绝,希望曹皇后帮忙拒绝),张贵妃居然真的去了!!!她居然跑去曹皇后面前,当面问她要皇后的仪仗!!!
就宠成这个德行了,在张贵妃死后,仁宗依然觉得对不起张贵妃,因为她生前几次要求当皇后,都没能如愿(废话,仁宗瞎了,其它大臣又没瞎)。张贵妃死后,仁宗不顾当时曹皇后还在世,又担心大臣反对,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为皇后。
“温成皇后临终见宋仁宗,以父、祖未葬为托,于是仁宗为葬其三世于冢旁”,自己葬进皇陵还不够,娘家三世也得陪着她葬在皇陵,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朝改姓张了呢。
《资治通鉴·宋纪》“辛未,幸奉先资福禅院,谒宣祖神御殿。先是议者谓帝特行此礼,因欲致奠温成陵庙。御史中丞孙捬裕骸氨菹铝儆岳矗闯⒊俗孀谏搅辏袢粢晕鲁晒侍匦写死瘢魉鹗サ拢宋蟆!焙擦盅颗费粜抟嗦圳伞5鄞又桓粗廖鲁闪昝怼!钡谝淮渭雷婀娓窬尤换共蝗缂赖戽遥某纪览镯∷坏忝∶挥
45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不忘初心  发表时间:2022-03-05 15:42:03
牛蛙牛蛙
[2楼] 网友:平安喜乐  发表时间:2022-03-05 21:12:28
原来张贵妃是这样的啊,温成,真的讽刺
[3楼] 网友:冰糖雪梨梨  发表时间:2024-03-22 20:23:49
难怪张美人在文人心里地位的那么差,归根结底还是仁宗默认的
来自上海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