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剑阁闻铃》

作者:雨声残响。

我又来了,我想吃满恕,if情节如下:
恕做梦,梦见自己五步杀十人,血流满脸,袖子擦不干净,像雨落在他面前。他在雨中颤抖,跌倒,从梦里醒来。床铺僵硬,披单件去院外。从剑阁辞名后他做了隐士,种了一堆竹子(好养活,而且就在这个山上。所以是他把人家地占了),有人知道这儿有神医,但也没很多人来(太远了,况且还有禁制)。恕看上去是安静的人,但实际却永远向往人烟。于是走来走去,每天对竹子说话,竹子都觉得厌烦,此般勉强,也算是达到强身健体和养伤的目的。
伤养得不痛不痒期间,竹子砍了几棵,做竹筒饭,他记得有人告诉过他,怎么这么做最好吃,且最好再加芝麻碎。但是这儿没有芝麻,碎开来的只有草根和雨露。也就随便凑合。而去挑水,听到水声,又想到梦。但他知道自己也不能一直在梦里,于是很无奈,很惭愧,去看云,想雨什么时候来,就在这时听见一个人声音,从井底传出来,仿佛他这头不是向下的,而是另一个的底端——世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呢?恕没来得及想,只听见那声音似乎在嘲笑谁,说:剑骨啊剑骨,踏破青云也要被扒下来。
恕提取关键词,略显好奇,不动声色继续发呆(偷听),打坐(格物)。井里继续三三两两传一些小话,大意是“剑骨惹你了”“惹得好生厉害”“好厉害的剑骨都不晓得”“真的还是假的啊”此类简单双簧。听得困了,恕去取太久前写的、此刻纸页已发黄的剑谱(实则是医方),深感怀念,但井里声响却如雨一样渐渐歇了,恕又因此感到一种连续剧没放完并且没时间看所以更试图探究的超现实感,写下《井中两则》,权当日记糊弄一命先生的频繁问候(“你这些日子干了什么?”“唔,梦到了一些东西”——这个人显然也有点不说实话的本性,当然,说谎还是会脸红,但他也特意挑了寄信而不是面谈,如此,真正的梦就仿佛消散)。
恕伤好一半,手痒,隐姓埋名(在别人问他叫什么时候只微微笑),再去开医馆,取了很不符合的诙谐名字(把病梅颠倒)。收了小童打杂,其人很爱重竹子,从此恕吃不了竹筒饭。
一日给重病人前去看病回来,沾了一身药味和潮湿气。恕照例心事重重,为病症寒心,为苦事寒心,为动荡寒心(思虑过多的人永远思虑),翻过山头,远看医馆烛火明亮,心情好了一分。走进,未料热闹非凡,其稍微愣了一下,还未进堂内便听到小童正与一女子辩论,稍微琢磨,他为此取名为《竹之道》:
前略,女子曰:你这家伙又不是什么读书人还管品德标签化是不是太不有理?小童回:你一个来找药的吃主人的竹子是不是太不好了!女子不紧不慢宣说:竹之道,药可入,口可入,药可吃,食物自然,口齿相触,分外可爱(总之意会编了一堆)。小童气急,大怒,问:此何为道也?——女子理所当然:民以食为天,自然是食道咯。
恕听了半宿,津津有味,不愿出声打断,但两人未患眼疾,见他踏入稍微停战。恕新奇见客,小童眼圈红红,女子潇洒行礼,知他听了一段,大大方方地指着桌上的竹子,整齐的切口能看出锋利的刀锋。
烛火此时燃尽,小童复匆匆点燃。期间恕感到女子在刚照面的打量后再次耐人寻味地看了他一眼。
他包容地笑笑,未解其意,只以为客人兴许是询问他的意见,走入堂内,说:没关系的。来取药的话,请坐。
小童试图讲几句,恕拍拍少年人的肩,让其进里屋歇息,夜已深了,睡觉好补钙(不)。于是学徒不情愿地离开,但也是走几步停一停,如此才磨蹭入内。满咂舌,建议有这样的小孩不如好好打一顿(大意如此)。恕装作没听见给人上茶,请满再说了遍草药清单,又请她喝茶。
正要去抓药,对方突然指了指他的袖子,轻描淡写道:“有血。”
他赫然低头,看到食指的一点,仿若眉心。为此他已习惯,但仍说不出话来,便稍微点头权当回应,站在药柜前,恕陡然觉得熟悉,回忆一会,终于察觉,刚刚那语调酷似井中人……但说不准只是他强凑的一种巧合罢了。
恕擅长不动声色,但还是稍稍失神。打包好草药将其轻轻放置于满前,后坐下,为自己斟一杯。
两人默默听雨声,未再谈话,此就过了一夜。
恕醒来,小童已在外打扫。柜台上放着铜钱,进里屋,烧着的茶水里带了甜味,灶台还发热,有人温了饭在圆筒内,留了几行字,字迹潇洒恣意,与昨日声音一般颇为眼熟。后几月,恕听一命先生说,剑阁又出一名剑,但并非“冷艳锯”,而是一人,大名周满。也正是此日,剑阁宣布,天下并无剑骨,勿问天道与黄昏。
15
来自浙江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剑阁闻铃
  • 所评章节:38
  • 文章作者:时镜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2-09-06 22: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