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一些胡言乱语

作者:raindance

作者大要改文吗?
说实话,关注这篇文很久了,感觉前面的安排都比较合理,没有什么太离谱的漏洞,直到今天看到吝溪挨打这一段,才让我觉得有明显的硬伤。除了提过的景王的反应以外,还有林溪和景王妃的表现也让我很……难理解。首先,王妃是景王的妃子,就算她恨林溪,恨到入骨,也绝没有跑到皇上面前去告状的理,这种争宠的家务事怎么好拿出来在别人面前说?何况那人还是皇上!而且本文前几段景王妃的表现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以夫为天,在这里突然变成一个妒妇,没有相应的铺垫,让人觉得很突兀。所以,如果大人要改动的话,我觉得让王妃对太后哭诉,然后太后再去找林溪的茬会比较合理,更何况王妃本来就是太后的亲属。如果要改,我提一下建议,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王妃向太后诉苦,然后太后直接趁景王上朝或不在的时候来找林溪的茬,再一种就是太后又告诉了皇上,皇上动怒,来到景王府后不由分说以通敌罪名拿下景王,然后再惩罚林溪。如果大人一定要将景王放在现场的话,请考虑一下我的后一种提议。而且,我觉得适当描写一下林溪挨打时景王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会比较好,毕竟挨打也就算了,没有哪个男人在看到自己深爱的女子挨打、被毁容、还被打瘸腿-_-|||时还能那么无动于衷的,就算这男人愚忠……
再有就是席兰大学开设这门考试课的动机和林溪的性格和心理让我觉得有些不太合理。按照作者的想法,这篇文章的背景设在未来,未来人因为过分优裕的生活,正在渐渐丧失一些传统的品行和美德,所以席兰大学才会针对“忍耐”这种心理素质开设此课,让学生们回去历练,是这样的吗?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忍耐”是否该有一个限度呢?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我想有人打了你一巴掌和这个人杀了你全家(对不起,我只是想举例子,无冒犯之意-_-)在你心底激起的愤怒肯定是不同等级的,当愤怒达到一个阈值时,真的还需要一忍再忍吗?真的还能够再忍耐吗?未来人的条件再优越、智力再发达,他们也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如果席兰大学只是单纯的要求他们去忍耐而一再将压力施加于他们身上,那么教会的就不再是忍耐而是漠视。漠视周围的环境,漠视自身的感受,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这只是一场考试,所有身边的一切都是数据流……甚至,会渐渐忘掉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只是学生,只是孩子,也许应该亲身体验下层人民的困苦,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但是决不该也没有必要体验古代残忍的刑罚,接受FBI特工一般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所以我认为,附加题已经超出限度了。就算这是附加题,娜拉老师也应该事先警告和再三说明题目要求的承受能力,而不是只给一个模糊的通知就让学生自己去承受。
还有就是林溪这个人的性格……-_-|||她真得很让我琢磨不透。按作者的叙述来看,她似乎是一个早年心灵上受过伤害,从而极度崇拜理性与科技,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的女孩,而对爱情、亲情,至少现在不是看得很重要。可是在虚拟世界中,她又似乎多愁善感,十分投入,甚至把身边每一个人都看作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像其他学生一样把他们当作数据。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一般来说,受过伤的人因为害怕再次受伤,都会本能的藏起自己真正的内心,回避每一丝每一毫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因素。林溪主要表现在现实、不浪漫、坚定地相信科技这方面。那么这样一个女孩置身于一个由人类创作出来的世界、一个在高度发展的科技文明基础上虚拟出来的数据世界,又怎么会那样的多愁善感、那样的心软?她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至于景王,我觉得他是个可悲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得不到林溪的爱,却又不肯放她自由,只能软硬兼施求她留在自己身边,最后害了林溪。他自诩是爱着的,可是从来就不曾懂过爱,曾经为了责任留在朝堂,可是最后又想放弃责任跟随林溪去席兰。这个男人,从来就没有一时一刻是为他身边的人考虑过的,要求林溪留于身边时没有考虑过林溪的感受,要求远走席兰时没有考虑过王妃和孩子的感受,更没有考虑过自己母亲和兄长的感受。如果说这样的人能一心为民,心系社稷,我真的不相信。在我心中他充其量是个软弱的人,被各种伦理道德死死羁绊,上不能振臂一呼天下云集,下不能浪迹天涯争取幸福的懦弱人罢了。
还有作者提到的吴三桂。对于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行为本身,我是不抱什么负面态度的,反而还有几分赞赏,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就是这样的人,在今天这个社会恐怕也看不见了。可惜,他用错了方法,为了红颜不惜引狼入室,叛国通敌。这才是他被人唾弃的原因。如果他当时冲冠一怒,用其他手段能够平定叛乱、光复明朝,或者自立为王,建立一个新王朝,最最下三烂也不过是派人暗刺李自成,而没有投敌卖国的话,又焉知他今日不会成为痴情种子的典型,他和陈圆圆的爱情不会受万人称颂?可是他偏偏选了一条最令人不齿的路。把爱情放到君王的前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爱情放到国家和人民的前面。当然,爱情和对国家的忠诚,本来就不是并列在一条起跑线上的。为了爱情放弃忠诚的行为固然不齿,可是爱情本身,有错吗?
看了这篇文一时兴起,就胡诌海侃出这些假语村言来,真真是令人汗颜。以上只是鄙人的个人看法,况且鄙人也不是专攻心理学的,充其量是有一段与林溪类似的过往,一时感慨而已。有片面错误看法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进化
  • 所评章节:33
  • 文章作者:青居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6-07-12 18: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