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真想再睡一百年

从逻辑上来讲,道家的辩证法秒了佛家的(相对)形而上学。佛教或许,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锤炼人的精神,想让人既坚韧又看得开。但是佛教如此极端地“向内求真理”,似乎让他们没有积极的改变世界的想法,他们的“入世”大多是对现有苦难的“逆来顺受”,传播佛教,劝人信佛也是为了“出世”。古代老百姓所求的基本问题就是吃饱穿暖,苦大多由□□上的困苦而来。佛教没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什么贡献,来减少减少世人的苦难,而只是锻炼人们的内心,让人们忍受苦难,让他们“认为没有苦难”,与掩耳盗铃有异曲同工之妙,何尝不是一种麻痹精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以上我是吉藏与玄奘说法的看法。
法朗的说法高明很多,因为佛教的一些精神训练倒是可以无心插柳,让人锤炼出非同寻常的意志和平常心,它们可以用在持身(道德),科研、文艺创作或政治管理等方面,培养人稳定的精神状态。这是佛教对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相当有积极意义的一点。人创造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人性的光辉同样不应被掩盖在物欲横流之下。
最后金刚智的说法就比较流于表面了(仅从本章来看),六道轮回之类的说法,应当是佛教在推广过程中为了适应大众创造出来的,让人修行,总得给人个奔头嘛,佛教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顺应大众愿望的编造能力肯定不少(doge)。
道教嘛,我感觉它滑不溜手,怎么都有话说。不过在本章道教的表现同样出彩,就算是被人诟病的“不善于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道教辩证法,仲明也处理得很好,因为他说人“生”时在“阳”的这一面,所以向善,没有犯道教辩证法滑不溜手过于虚无的毛病。当然道家也不是什么改变外部世界的哲学,他们一边“听天由命”,一边“我命由我,不由天也”,过于滑不溜手的后果就是,他们教派内部有时候自相矛盾,然后就强行解释,哪怕逻辑达不到闭环,但我反正有话说。狗头包括本文,我也不知道仲明是想强求还是顺应天命,难道一言一行皆是道吗?儒也是道,佛也是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道?别告诉我强求也是道,强求不来顺应天命也是道?道家果真滑不溜手,符合刻板印象狗头
啊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感想太多,索性都发出来了。我其实对两家都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是按照刻板印象乱说一通,或许十年之后回来看会觉得,啊!当年的我好幼稚啊!害羞总之求轻喷,如有指正,请小天使用天使一般的语言疼爱我害羞(什
1
来自重庆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