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盘秦》

作者:来包辣&条冷静下

论那4个在大佬爹手底下挣扎的小可怜。
好开心,本来是想养肥一波再看的,结果直接完结了。为了感谢勤劳的大大,我在开始看之前先送大大一篇长评,顺便抒发一下我的吐槽欲望。
因为爹牛逼而在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几个废太子扶苏,刘据,李承乾,胤礽。
我对他们4个的看法就是,李承乾最可惜,胤礽最可怜,刘据就是时也命也,而扶苏的话,我很想叹他一句活该。
先说李承乾吧,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其实是特别稳的,因为他爸爸非常爱他,就算他当时摔断了腿瘸了,他爸爸也没有想过换了他,而且他爸不算长寿,51岁就死了,可惜和他争的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爸爸一样很爱他弟弟,
而因为他是要继承家业的长子,他爸爸就算心里很爱他,表面上也是非常严格的。让他看起来不如弟弟受宠,被弟弟步步紧逼。
如果不用我们现代人的爱情三观来要求古代人的话,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他对长孙皇后可以说上一句,情深意重,爱重非常。
李世民信任皇后,看重皇后,不要说后宫那些女人,甚至是兄弟大臣,到最后都比不上皇后在他心里的地位。他和皇后夫妻几十年,最后是做到了相濡以沫的,就是可惜长孙皇后死的早了。不然两个儿子早被老妈教训了,也不会闹到最后不可开交。
可就算是李承乾最后和李泰最后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了,李世民也没想过把皇位交给李治之外的人,尽管在剩下的儿子里李治不是最出色的。
李承乾其实只要再熬四五年,他爸就升天了,所以他最可惜。
胤礽最可怜是因为什么呢,别的太子都是因为不肖父或者兄弟对付他或大臣因为从龙之功拉扯他,胤礽的话,对付他的最大主力军是自己的亲爹,
他那一票子兄弟和明珠党的所有努力在他爹面前通通都要都要退一射之地,简直是掬一把辛酸泪,
虽然他爹活得长,但是他触他爹的雷,根本就没用上这个理由。因为他爹活了68岁,50岁那年弄死了索额图,55岁废了他。
看胤礽的前20年,根本想象不到康熙之后会这样子对付自己的心头肉。
康熙因为小时候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父爱,早年又死儿子死的太多了,所以在代偿心理之下前面那八九个儿子在小时候得到的关心和爱护还是有不少的,
太子因为身份问题得到的关注最多,然后大阿哥因为长子的身份,只排在太子后面。
其中胤礽因为身份贵重,而且母亲过世,后宫中没有能够抚养他的女人,所以胤礽是唯一一个由康熙自己手把手教养长大的儿子,
在胤礽小的时候待遇一度比康熙还高,贡上来的东西,康熙都是挑儿子挑剩的。胤礽生了病缀朝亲自守几天几夜。
真的是当初有多溺爱之后就有多狠心。
也怪不得胤礽最后心理失衡,行为越来越不得当。
他爹为什么要弄他呢?康熙权利欲太重,太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就慢慢侵犯到他的领地了,尽管因为康熙的限制太子本人能接触到的权利,小的可怜,他也不能容忍,所以康熙抬起其他儿子跟太子打擂台,然后打着打着把太子打完蛋了。
太子被他爹圈在身边,一辈子都没逃离他爹的掌控范围,就这样还被他爹按在了土里埋了,你说可不可怜。
我觉得康熙这么敏感吧,主要是鳌拜的锅,估计是那些年被鳌拜压出了一点PTSD,然后翻身做主没多久又因为撤三番,差点被赶回老家,反而加重了PTSD,所以就紧紧抓着手里的权力不放,最后就是苦了自己儿子。
刘据的话,情况跟扶苏有点像,都是老爹强硬的一逼,自己性格太温和不肖父。当然不肖父也没有关系,真的太像了的话针尖对麦芒,还不如一个硬一个软呢。
而且他跟扶苏情况不同,他那个时候,汉朝经过了几代皇帝的治理,江山已稳,他温和一点当个守成皇帝,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他爹嫌他性格太温和,我估计是受儒家和母家这边的影响。当时汉武帝独尊儒术,正是儒家发扬光大的时候。
而且卫子夫跟卫青都是属于那种闷声发大财,低调谨慎的老实人性格。这种性格在当人家臣子和人家妻子的时候,是很好的品质,因为又守规矩又懂本分,但是作为人主就不合适了。
他表哥霍去病倒是张扬的不得了,可惜在他小时候就死了,他也没耳濡目染到几分飞扬跋扈。
而且不管是低调谨慎还是飞扬跋扈,他母家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娘运气爆棚,为汉武帝生了长子长女,他舅舅和他表哥天降奇才。而他既没有他娘的运气,也没有他舅舅表哥的才华。
当然,这不是他被废的主要原因,他被废主要是他舅舅跟表哥都死了,没有军权给他撑腰了,然后他因为性格原因,跟老爹不同路跟军队也不同路,所以他不死谁死。
如果他舅舅晚死几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他丫的跟李承乾一样倒霉,就差4年,他爹就上天了,他就可以功德圆满了。
不过他为皇的心气还是有几分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明知道造反成功几率渺茫,但是不甘认命,还有破釜沉舟一搏的勇气。
这一点还是比扶苏争气多了。
最后就是扶苏了,简直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秦始皇死的突然,我觉得他死之前其实还是没有确定,长子跟小儿子之间选择谁的。
长子扔到部队锻炼去了,小儿子待在身边潜移默化的教养。
长子吧,智商还不错,学东西还是学的蛮好的,但是情商吧,一塌糊涂。小儿子吧,可爱是可爱,是承欢膝下的一把好手,可惜不大聪明做事不行。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定下继承人,他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死的那么突然,而且在他死了之后,赵高跟胡亥会那么疯狂,而扶苏居然一点都不反抗的被弄死了。
虽然也有人说过,秦始皇在位的秦朝跟上了发条一样,狂奔不止,紧绷过度,下一代皇帝,如果是像扶苏那样温和的人,一张一弛正正好,正好休养生息。
这话也有点道理,但是吧,王朝需要的是温和的政策,不是温和的皇帝啊。
你要知道这么个道理,领头的宁愿是一匹吃人的狼,也不要是吃草的羊,不然国家一定会完蛋。
而且那个时候6国刚灭6国余孽到处串联,其实国家还是不稳的。
其实秦始皇需要的是一个内心刚强,手段温和的继承人。
扶苏只做到了手段温和,但是内心刚强还差远了。但是秦始皇也没有放弃这个长子,他为了教育儿子把儿子扔到边塞部队,希望战争可以让儿子刚强起来。
结果扶苏嘞,身为长子,手握几十万百战精兵,身边还站着一个SSR蒙恬,和蒙氏一族,他居然束手就擒了,搏都不搏一把,让赵高和胡亥没有花费一点代价的弄死了他,接管了军权。
这简直是大写的懦弱无能,和猪队友啊。
我觉得秦始皇如果地下有知真的会气得连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这是什么神仙人物啊?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吗?所以秦始皇不立他当太子真是再正确不过没有了。
李承乾和刘据,只有自己太子府那一点私兵都敢造反,还有胤礽,被康熙限制成那样,都没有放弃抗争,他当时在草原上被安了个窥探帝踪的罪名,火速押解回京,然后就被废了。他到底是不是因为企图造反被废,自由心证吧!
但是扶苏,丫握着最好的牌打出了最烂的结局。
简直不知道让人说什么。
关键是在晋江写扶苏的多,可怜他的也最多。
我觉得最可怜的是秦始皇大大呀,这么个儿子真的是扶都扶不起来呀。
说白了扶苏没有为皇的资质,他没有那个心气。放海贼王里,就是永远都修炼不出霸王色霸气。
5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瑜  发表时间:2020-03-28 19:09:09
写得好好!!!
[2楼] 网友:XHXHSTEUGKVHX  发表时间:2020-03-31 02:46:47
姐妹你用朴素的语言给我补了一波历史 讲话好好玩丫 作者大大快给这个人大红包
[3楼] 网友:Beatrice  发表时间:2020-04-01 13:00:36
姐妹你真的太优秀了!!!不知道说什么给大佬劈个叉吧
[4楼] 网友:池萤  发表时间:2020-04-02 00:05:37
优秀的大大有优秀的读者
[5楼] 网友:阿颖哦  发表时间:2020-04-02 12:56:58
刚刚在百度上看了下,我真的怀疑第三世那个秦王子婴就是扶苏hhh。我脑补扶苏表面上真的自杀了,结果是假死。然后一直等待机会_(:τ」∠)_
[6楼] 网友:温婉大大  发表时间:2020-04-10 15:05:01
好会写!
[7楼] 网友:赤火红雪  发表时间:2020-04-11 01:01:02
说真的,扶苏真的太软了,我就不明白,秦始皇那么硬狠的人,身边的大臣和弟弟也哥哥都是敢下手的狠人,怎么他就这么软呢,真是太恨铁不成钢了。话说要说可怜,秦三世子婴才是最可怜的吧,最后他上位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还被项羽一刀砍了头,要知道他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皇子啊,在位才几年,能撑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要不是胡亥赵高那些个蠢货乱搞,把秦朝的根基能人大臣死忠国库都毁了,只要根基还在,哪怕一点点,也不至于被刘邦项羽那些马后炮的欺软怕硬的家伙给摘了桃子。再说刘邦项羽陈胜吴广,我说你丫人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蹦哒,人一死就全冒出来了,有本事你丫在人活着的时候站出来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那才是真正的敢于面对一切的铁血真爷们。这跟一群脑残黑子在一个不玩微博的国际世界级大佬的微博底下骂他没有专业水平没资格的货有什么两样。个欺软怕硬的马后炮,懦夫。
[9楼] 网友:椰奶麦片  发表时间:2020-05-01 18:28:08
很早之前也有人这么分析过他们,并简称四大悲剧太子
[10楼] 网友:斯诺  发表时间:2020-05-02 16:40:01
楼主优秀!
[11楼] 网友:玄玄  发表时间:2020-05-11 15:29:07
楼主写得很棒!不过其实李世民也是因为自己弑兄才希望儿子和睦(很明显想太美)。原来李世民这么短命吗?我总觉得应该活得蛮久的,因为我记得他晚年还逼迫史官改写历史美化他来着。
[12楼] 网友:梦寐蔷薇  发表时间:2020-06-06 03:12:19
但是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最后是入室自裁
有人分析,假诏书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读的,同时针对扶苏和蒙恬,秦律严格,他们两个根本逃不出去,商君不就没逃出去嘛。反抗不成功可能会被乱军砍死,2个人一个都跑不掉。而且军权交给王离了,如果王离是李斯赵高那边的,嗯。扶苏不知道始皇已亡故,如果他觉得父亲是反常地要杀自己,那肯定是被挟持了,不自裁的话,他、始皇、蒙恬都动不了。他自裁,蒙恬就能名正言顺回咸阳。
而且“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谏啊,内心不坚强一次就该闭嘴了。
始皇和扶苏还经常通信,我要自闭了,意难平
[13楼] 网友:舒化奶  发表时间:2020-09-30 10:20:47
扶苏实际上史书上记载不多,但仅有的几处记载里,他的评价是“刚毅而勇武”,而且哪怕他爹多次被他的进谏触怒,他下次还敢继续进谏,这种人真的不像软弱的人。
[14楼] 网友:我爱恰榴莲  发表时间:2020-10-01 10:34:22
扶苏那一段说得真好,其他几位不了解不予置评。单就我这个高中生知识水平,以看过的关于扶苏、蒙氏的一些资料,都觉得扶苏太软了。蒙恬起码还在接到假圣旨的时候复申。好家伙,扶苏好歹是大公子,问都不问就自行了断真是出乎我意料。恨铁不成钢。
[15楼] 网友:笙歌  发表时间:2022-04-02 15:04:44
说得不错,相比扶苏,我更心疼政哥,好多人都觉得政哥一统六国是继承了秦国数代积累,换了别人或许也行,但实际上政哥是不是秦王确实决定了他的成就,可秦王位上是不是他也是影响天下大局的决定性因素,关键位置上是庸才还是雄主真的不一样。秦国短短几年连换三个国君,嬴政上位后内有权臣外有敌国自己还年少未加冠不能亲政,他还自幼长在他国小时候没接受过正规教育,起步晚了很多,就看赵姬后来的骚操作也知道她无法给年幼的嬴政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在他即位到亲政的这几年,他要完成自我的提升努力学习,同时还要积累自己的势力强大自身以压下赵姬嫪毐吕不韦等人,并且要注意不能因为秦国的内斗影响国力败于他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六国势力的反抗在灭国后也从不停歇,风俗迥异的六国百姓怎么融合,秦国文风不盛,很多大臣都是他国的,这些人在故国将灭时肯定有很多人暗地里做了些什么。别的不说,王翦攻楚陈兵一年不动政哥也放任,换了别的皇帝谁能有这分魄力?国事占据了他所有的心力,是真的无暇他顾,我一度怀疑他是过劳死。至于扶苏,我觉得他有点活该,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声音,他可以就事论事对始皇的某个决定提出不同意见,但不应该明确否定始皇的政治理念,因为当时得到重用的臣子的观念肯定是符合始皇的政治理念的,他否定了始皇也就否定了这些臣子他这样几乎是明示这些重臣将在他即位后会被放弃,这种情况下会有多少重臣能坚定的支持他?而且亲身践行一家学说是学子的事,不管是什么学说都应该是他治国的工具,可以有倾向,但作为君主他要做的是用而不是行。
[16楼] 网友:33817459  发表时间:2022-06-28 00:12:54
牛逼啊姐妹,太喜欢这个长评了!
[17楼] 网友:龙祁颜  发表时间:2023-03-09 00:52:15
woc还真是,嘴替,我挺喜欢扶苏的,但是这倒霉孩子的一些举动总让我气得牙疼,有兵权有民心还是正统,你丫给个圣旨就自杀了?这是太子?这能当准皇帝?真的一手好牌拆着玩。。。唉,李斯要是矫诏能矫出个好皇帝多好,霍光能抽出汉宣帝,怎么李斯一抽就出了胡亥这个倒霉东西
4
来自河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8楼] 网友:小王子是国王  发表时间:2023-10-11 21:34:41
骂得好,狠狠赞同了
来自河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盘秦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春溪笛晓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0-03-28 00: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