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唐小山

以下内容原本发表于本章之前:
回答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究竟是谁在穿越?”
答案其实是:“没有发生‘穿越’这件事,没有任何人进行穿越。”这个故事应该算作“反穿越”、“反科幻”。
引子和尾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发生在现代的故事。男孩和女孩相爱过,然后分手了,没有背叛,没有变心,只是觉得两个人的性格并不合适,彼此在一起感到的只是痛苦和无望,不再有快乐。女孩选择进行进行一次正规运作的,漫无目的的,一去不回的穿越旅行,对于她所出生的这个时代来说,这无异于自杀,然而她的心中还存有一丝缥缈的梦想,在她以为自己将会去到的地方,她期待能遇到一个称心的爱人。但是实际上,这家公司是一个骗局,因为女孩选择的是单程旅行,本来也是不必再出现的,所以她已经被公司杀害灭迹了。
男孩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他去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他的梦想是他的事业,他开始奋力的学习、工作、探索,并且不再去回忆曾经的爱情和爱人。他过的是一种充实、健康、积极的生活。
女孩旅行前,留下一个包裹,委托穿越公司在圣诞节那天寄给男孩当作礼物,男孩收到之后,却并没有仔细看,就扔到火炉里。他并不知道女孩在包裹中写过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曾经深深爱过的人,已经成为那场骗局中永远不可挽回的受害者,也许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当他婚姻和美、事业有成的时候,他会以为那个女孩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过着同样幸福美满的生活。
女孩寄给男孩的那个包裹里装着她自己亲手写成的故事,故事里寄托着她对自己和对爱人的憧憬,还有她对爱情和对整个人生的向往,她很希望男孩能看一看,能够了解她心里的愿望,即使他永远不会再回到她身边。
女孩写的那个故事,便是夹在“引子”和“尾声”中间的十四章,是一个完整而单纯的古代故事,其中也没有任何“穿越”行为。
里外两个故事都是可以各自独立来看的,那些受了分类诱导,苦苦追寻“穿越”线索的朋友们,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欺骗的,希望这个“伪穿越”也能让你们喜欢。
在女孩所写的那个故事里,同样也有一位姑娘遭受了失去爱人的痛苦,当她扑向强敌的那一刻,心中所想的,也是无异于自杀的念头。但是她很幸运,有那么多关心她,疼爱她的人竭力挽救她的生命,更努力帮她寻找幸福,所以,她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女孩心中羡慕的,其实不是在每一次命悬一线之后都能有人为你力挽狂澜,她向往的,只是在安稳、平淡的生活中,两个相爱的人彼此珍惜、彼此宽容。
然后再来说女孩亲笔写成的那个故事。故事中的林绣云和郭子腾无疑是女孩自己和他的爱人的投影。
在这个故事里,郭子腾只是一个符号,不必关心他心里想过些什么,生命中又遇到过哪些事,他所代表的,是一个规矩、正统、严谨的少年,恐怕是很多父母和岳父母都求之不得的,他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事,然后便努力、认真的做,但是他似乎并不经常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他前来拜师学艺,是由父亲亲自接送、安排的,他的婚事也是由父母决定的,他只需要跟着父亲为自己选择的师父好好学习,跟着父母为自己选定的妻子好好过日子,在父母为自己策划的前程中好好工作,就足矣。也许他曾经爱过绣云,但是他知道,在父母为自己安排的人生中,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位女子,所以,他也不必对父母提起自己曾经心有所属。其实郭子腾并不无情,他的生活也不可悲,他并未对绣云有过任何承诺,也无所谓负心,他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感觉这样很快乐,他也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像他这样想。他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孩会因为失去爱人的痛苦而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林绣云和郭子腾的爱情,象征着少年人的初恋。那时候,我们只懂得相爱,不懂得相处,只懂得彼此赏识、彼此吸引,却不懂得彼此包容,彼此珍惜。他们只看到了对方身上的可爱迷人之处,那些琐碎的口角过后也总会和好如初,绣云没有想过,子腾这样的性格,是否能带给自己一生的幸福,子腾也没有想过,绣云这样的身份,是否能成为自己父母的儿媳。他们只看到现在,没看到永远,只看到自己,没看到旁人,只看到爱情……没看到婚姻。无论这份初恋结局如何,都是人生中最纯洁、最美好的一份珍宝。
郭子腾名中的“腾”字,和他所娶夫人之姓“侯”,也许能够暗示他这一生的命运——飞黄腾达,封侯拜相,这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命运吗?这个命运也是一个符号,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官职、履历、业绩,却往往很容易忘记,他也曾经拥有年少多情的浪漫时光。
当女孩子失去一份爱情,特别是她的第一份爱情之后,通常都会急于抓住另一份爱情,不是为了填补孤独寂寞,而是为了消除恐惧——那种被整个世界抛弃而且此生再也不会得到幸福的恐惧。就好像落水之人连一根稻草也不会放过,她来不及静下来去想一想被自己抓住的人是否适合自己,甚至自己是否真心爱他。被她抓住的也许是一个乘人之危的好色之徒,也许是一个优柔寡断、何乐不为的薄情人,即便她醒悟之后能够毅然断绝这份错误,只怕此后也会对爱情越来越渴盼,却又越来越畏缩。
林绣云的命运再一次极其幸运,被她抓住的稻草是程玉庭。绣云自然认识玉庭在先,而且对他了解得更多,但是她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子腾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爱人,说明她的心中,从未将玉庭视为一个“男人”。当她惶恐迷乱之际,只有向身边最亲近、对她最好的人求救,幸运的是这个人是玉庭,更幸运的是,玉庭并没有答应她。不论此后是否会有李少蟾的出现,绣云和玉庭在一起都不会幸福,他们可以是一对很好的兄妹,却做不成很好的夫妻,其原因,玉庭明白得很清楚,他没有能力化解绣云性格中那些细腻哀婉的心事,这对两个人都将是一种痛苦。更何况,以玉庭的性情,不论他对绣云曾有怎样的感情,都不会甘做“替补”,更不会让自己的终身大事缔结于这样一份迷茫的误解之中。
因此,绣云与玉庭之间,只是一场处置妥当的误会,对两个人而言,都不算爱情经历。
绣云幼年时,曾经历无父丧母,成年后自己的初恋破灭和对父母身世的探求,再加上她从父亲身上得到的遗传,使得她的性格心思敏感,心事沉重,而且不是那种表露在脸面上的愁眉不展,感风伤月,她对待旁人,是真心真意的豪迈开朗,却只有在内心深处,独自一人恐慌、犹豫、企盼、困惑。所以她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能够回答她所有疑问的人,而且是一个能在她开口前就看出她的问题所在的人。她始终在为各种事情的最坏结果忧心忡忡,始终在为各种人的痛苦不幸而同情伤感,她需要的是心灵的平安和宁静。
对于十三年前的经历,她所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人对她的身体的拯救(绣云似乎是一个不太珍惜身体的人),而是他那温柔的语调和恰到好处的措辞,带给她的内心的安全感,那是她以前从来未曾体验到的。只可惜,她的年幼让她并不清楚那个人究竟是谁,她不知道她向往的人始终就在自己的眼前,却要从身边的每一人身上去寻找他的影子,她当然渴求子腾和玉庭都能像那个人一样带给自己平静,可是却事与愿违。很讽刺的是,绣云和玉庭之间无话不谈,绣云却并未把自己这最大一桩心事告诉过玉庭,不然她也不会走过那么多弯路。也许,在她心里很悲观的认为,那样一个人,只能是超自然的神迹,并不真的存在于自己生命中。
绣云死里逃生、重伤苏醒后,已经不再急于去抓什么稻草了。眼前的环境简朴平淡,眼前的人外貌平凡,言行温和,眼前的所有事都是简单平静的,让她心里只觉得安稳,不会触动她兴起什么波澜,不会回忆过去,也不会为眼下动情。这就是她一直需要的安全感。
然而,一次意外让她顿然醒悟到少蟾是什么人,她心中最大的痛苦,并不是认为此刻对少蟾的动心是对初恋子腾的负心,而是痛悔自己与子腾之间发生过的感情,是对十三年前那个人的背叛。她并不是担心少蟾会介怀此事而拒绝自己,而是自卑自己并不是“纯洁”的来到那个人面前。
绣云终究有爽朗大度的性情,她开始满怀憧憬的想象未来的幸福,更是毫不犹豫的大胆表白自己的心意,而且在她的心性里,原本也会赞赏、敬佩少蟾这样的为人,即使他不曾对自己有恩,也许也会赏识他到以身相许的境界。
可是一次偷听谈话,绣云猛然意识到,即便少蟾最终接受自己,也可能并不出于爱情,而是源自善良,她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吗?对她自己来说,也许没有分别,自己所爱的人会对始终像自己期盼的那样对自己很好。然而不论她是否听说了自家长辈的往事,她都会决定放弃,因为她真的爱那个人,就不要从他身上索取幸福,而是要为他制造幸福,虽然这也许意味着自己必须退出。
少蟾对绣云究竟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我不知道面对一个女孩如此真挚、不懈的表达自己的满腔爱慕和敬重,有几个男人会不动心。然而十三年间,少蟾每次听到玉庭无意中谈起师妹,都会想到:“原来那个女孩过得很好,没有危险,也没有烦恼。”他便会觉得放心下来,而且他的确记得玉庭曾经提起过师妹喜欢吃的饭菜。少蟾家境贫苦,在潼山也并不受器重,也许在他的生命中,幼年绣云是第一个需要他帮助、挽救,并且信任、依靠他,让他觉得自己活着有所价值的人。
少蟾是一个非常洞悉人性,而且极为通情达理的人,他很清楚绣云对子腾、玉庭和自己都是什么样的感情。但是他的顾虑便是自己背负的污名和由此带来的生活境遇。当绣云听说少蟾被逐之事,第一反应不是质疑他的品行道德,而是担心自己为他惹下了厄运,她后来始终也不在意少蟾究竟犯过什么罪过。也许是从那一刻起,少蟾对绣云的感情变得明了,并非因为她对自己的信任和关切,而是赞赏她性格中这种豁达的处事态度。
少蟾当然明白,绣云并不介意自己的身世,她爱慕的是自己的为人,他也明白,绣云索求的,并不是风流少年,华服美食,而是平静体贴的心意,他知道,这些是自己能够满足她的,这也是他对绣云的欣赏、爱慕之所在。少蟾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虽然背负了冤屈,但是他并不为此困扰自卑,他所过的,便是自己始终真心热爱的生活,当他遇到相知相爱的女子时,也不会因为自卑而退缩,而是很坦然的接受,因为他明白,他们二人都不在意这些,这也是二人彼此吸引之处。所以潼山之变对于两个人的感情并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玉庭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和陈年往事的揭晓,对绣云影响非常大,她开始思索自己的爱情和生活,想努力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少蟾的心性便是从不会强求任何人,即使是对自己深爱的人,如果绣云心中有所顾虑,有所疑惑,那么就放她走,让她自己去慢慢领悟。
故事中曾经反复问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心爱的人辜负了你,你会怎样?”
林夙的选择是尽力成全她,然后自己郁积所有痛苦,不肯放弃,直到把自己折磨死。
绣云起初的选择是痛痛快快以死解脱自己,而不在乎那负心之人是否知晓。
醉云楼外,她脱口道,我要杀了他,细细想过,又说,我要让你看着我死,或者看着我一辈子受苦。
离开小苏庄后,她的答案变成了,我会远远离开你,只在心里默默想念你,却不会让你再为我牵挂和担忧。
归闲庄一别,她的答案是,让我们各自珍爱自己,珍爱自己的身体,也珍爱自己心灵,那就算不辜负彼此之间的关切和挂念。而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少蟾离开后,她先是尽情于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然后钻进书楼读书静心,最后下定决心去饱览大千世界。她能够去寻找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丽,也能平静而美好的思念自己的爱人。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绣云心理的成熟,和她对人生了解的加深。我想,真正美丽、宝贵的爱情,和真正珍贵、适合的爱人,是不会激发人死亡、毁灭的欲望的,而是会让你加倍的热爱生活、珍惜自己,能够健康、平静的享受爱情带来的所有一切美妙快乐。所以绣云对于少蟾的痴情要胜过林夙对于芷衡的痴情,绣云和少蟾之间的爱情也比绣云和子腾之间的感情更适合她自己。
在小苏庄外,少蟾的回答是,他没有想过,像他这样沉稳理智的人当然不会平白无故的早早作此无谓的胡思乱想,但他的答案不出乎他的性格,他的一生永远都在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甚至不会像林夙那样纠缠于自己的委屈,他只会很坦然的祝福爱人,然后很坦然的放弃自己的心意。
然而真正与绣云分别之后,真正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也许再也不会出现她的身影,回想起她的美好可爱,他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想到以后将永远失去她,他觉得心痛和害怕。想到自己虽然从未拒绝绣云,却也从未明了的表白自己对她的心意,他才明白她为何会犹豫退缩,所以他决定去找她,并且告诉她自己的答案:“如果你走了,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拼尽全力把你找回来。”他这一辈子头一次要成全自己的心意,把自己所爱的人留在自己身边。
敏感的绣云学会了理智,稳重的少蟾变得热情,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绣云和少蟾重逢之时,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那种感觉我也有过,虽然面对的不一定是爱人。有一些人,只要一听见他们的声音,一看见他们的面容,甚至一想到他们,就会觉得平安快乐,不论正在经历怎样的挫折打击,不论未来会怎样灰暗渺茫,至少身边还拥有他们,已经是足够大的一件幸福和满足了。少蟾对绣云所说过的话、所做过的事,从来不曾引起她的伤心难过和担忧害怕,所以当她再见到他的时候,也只觉得安宁快乐,因为她相信,他一定不是来做那些会伤害自己的事情的。
至于玉庭那句无心之话究竟说的对不对呢?也许根本不对。玉庭对人类性格的了解当然远远比不上少蟾,少蟾根本都没留心记住,也懒得反驳了。少蟾善良、仁厚,但他并不懦弱,更不糊涂。恰恰相反,多年亲手经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世界上哪些事是人力可为的,哪些事是力所不及的,哪些事是可以尽力一试的,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他明白,如果你不爱一个人,无论你心中怀有多么大的善良和宽厚,也无法为她带来幸福。以少蟾的敏锐,岂能不知小英对自己的情意,但他非常恪守言行,不能为她留下一丝遐想。
至于让少蟾动心的人为什么不是善良坚强的小英呢?她的人品、性情都好,少蟾也决不会在意她的家世。其实,从他七岁那年,救他逃脱虎口的是贺四侠而不是随便什么樵夫猎户那一天开始,他就走进了略有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他并不追求在那个世界里的声名地位,但他的确很热爱在那个世界里学到的一切。从他的游访经历,家中藏书,以及言谈对话中可以知道,引他关注热爱的,远远不止武功和医术这两样。而他的这个世界,便是小英无法和他分享的。命运再一次倾向绣云。
命运对绣云的又一次青睐便在于不论小英是否在意,少蟾确实没有能力供养她家中的老小,而只要绣云一个人甘愿过清淡的生活,她的家中并没有负担。
说起命运,小英的命运让她没有资本作恶多端,但是她的可疼可爱在于她也没有变得懦弱贪婪,而是在命运允许的范围内活得清白、可敬,同时努力赢得自己的幸福。
故事里有三位锦衣玉食的大小姐。
凤翾身边很早就没有长辈了,长兄的人品虽然不坏,但对她过于纵容宠爱,她又生在那样一处繁华都市,偏又才貌财势俱全,虽然不是必然,却也不奇怪她会变得任性无礼。那些同样才貌财势俱全的男子她见得多了,追她的也不少,但是这些她自己都不缺,所以她也压根不放在眼里。偏在她情窦初开之时,见识了一位少年对一位少女的深情、细腻的关爱,这是她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的东西,也是她努力在身边的男子身上找寻不到的东西,所以按照她自小到大学会的逻辑,便要找到那位少年,把他的那份情意夺到自己身上来。只怕她从来也不明了人心中的感情是怎么回事,她只看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懂得要自己伸手去拿。也许,当她听过长兄讲述父母的经历,也许当她真正结识绣云、玉庭、少蟾之后,会慢慢学会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去关心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而不再一味索要。毕竟,她那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斩钉截铁的性情跟玉庭有几分相似,只是她还缺乏善良、体贴的品性。
绣云身边有许多非常出色的长辈,对她关怀有度,跟她一同长大的师兄也人品端正,和善体贴,因此绣云的品格可算端正,她既没有贵贱偏见,也能常怀狭义热忱,更对自幼居于其中的富贵生活无多贪恋。虽然这种对物质的不在乎也许正是因为她都见识过了,也从来不曾缺乏。然而她的致命缺陷在于她的“胡思乱想”,她的身世带给她的细腻得过分的心思,除了少蟾,还有谁能够妥贴的化解她的无端烦恼呢?只怕即使是少蟾跟她在一起过一辈子,两个人也都会很累。
芷蘅呢?绣云和凤翾有的,她都有,绣云和凤翾缺的,她都不缺。她稳重乖巧,又有父母慈爱,她的爱人人品优秀,对她一往情深。她究竟看上孝诚什么了呢?孝诚能为锦心做到的,林夙都能为芷蘅做到,只怕做的还要重过百十倍。只是当时芷蘅不知道,那些只有在生离死别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反而容易被忽视,所以芷蘅便以为它不存在。如果她身为事外之人,看到林夙为芷蘅黯然销魂,命丧黄泉,只怕也会格外动心。也许芷蘅对孝诚孤注一掷,也许她明知自己永远不会赢得同样的痴心,只要能够常常看到那个人,便已心满意足了。与其说芷蘅爱上的是孝诚,不如说她爱的是孝诚对锦心的爱情,毕竟,她选择的是魂归函岭。另一方面,芷蘅不仅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她在家便细心、妥贴的操持一切家务,也许是袁氏父子没人疼爱、可怜巴巴的境遇让她爱心泛滥,她想孝诚远比林夙更需要自己,她需要去实现一些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被人宠爱呵护一辈子。也许这种感觉便是小苏庄内衣食无愁的生活不能满足她的吧?
本想写一写孝诚和锦心如何相遇、相知、相爱、相守、相别的经历,后来一想,不写也好,几笔带过,可以留下很多想象,只要看孝诚的眼神,便可知道他与锦心之间发生过的一切,也可知道锦心是怎样一个女子。上司赏识他,把亲戚家的女儿许配给他,也许他们只是这样一桩带有利益色彩的命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将短暂的相伴化作永生永世的相思。孝诚还是娶了芷蘅,而且一直善待她,因为不忍心伤害对他有恩情的苏氏父女。这便是锦心的悲哀。有时候,你得到一个人的身体,却得不到他的心。也有的时候,你留住了到了他的心,却留不住他的身体。哪一个更令人心碎呢?毕竟,孝诚和芷蘅留下了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儿凤翾。
也想写一写林夙和沈夫人。不知当年的三公子和当今的程庄主在倜傥风流方面,谁更胜一筹,然而林夙的头脑心思确是远不如玉庭。他那完美无暇的形象在失去爱人之后渐渐破灭了。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去成全芷蘅,花尽最后一丝心血去思念芷蘅,却因此伤害了其他所有的人。他欲为芷蘅守节,却没有魄力将父母之命违抗到底,他娶了沈夫人,却如绣云在墓前责怪他那般,不能怜惜眼前人。他不是为芷蘅而活,而是为自己的心意而活。不知他临去前,对妻女可有一丝愧疚?即便有,他也决不会说出来,只是会在自己对自己的折磨中加重一层。也许这个女儿只能让他想到自己对芷蘅的背叛,只能引起更多的折磨和痛苦。
我不知道沈夫人的出身来历,连她的闺名也没想好。她嫁人之前,可知林夙对芷蘅的痴情?她年少时,可曾有自己中意的男子?又有哪位女子会对三公子没有半点动心?沈夫人对那位同床异梦,未曾给自己一丝怜爱的夫君可曾有怨恨?恐怕,夫君之逝,让她哀痛的不仅是自己年轻守寡,身怀遗腹子的身世,毕竟,她把女儿好好的生下来,尽力将她养大,她没有改嫁,没有回沈家,也没有把女儿丢给林家,她只是在自己和夫君短暂共处的房屋内,尽着做妻子的本分。她的早逝,又有多少源于伤心和思念?她得不到他的心,连他的身体也留不住。
这样看来,情路走得最顺利、最坚决的是婉娉,无论是少蟾的温柔体贴还是诸家得意少年,都不能让她对大师兄的感情有半点偏离。他二人早早便成了亲,幸福和美的做了数年夫妻。为了夫君的前程,她甘愿忍受八年蒙昧良心的痛苦,若不是到了绣云舍命的地步,她仍不会开口。而秦瑛本是那等最贪求声名权势之人,但他最终还是在没有任何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承认自己确实曾经事先知晓婉娉的恶作剧,掌门又怎能看不出他必然在其中也有落井下石推波助澜之举?若说婉娉尚属无心之失,秦瑛便必然为心怀妒嫉,陷害同门,恐怕他继承掌门之梦也要破灭了。然而他还是坦白了,他不愿意夫人独自一人承担罪过和惩罚,更不愿意婉娉始终领悟不到自己对她的情意并不亚于少蟾能够为他做出的牺牲。秦瑛对婉娉的感情并不仅仅因为她掌门之女的地位,所以玉庭的讽刺才会如此精准的刺痛他的要害,他担心所有人的误会会让婉娉也不再信任自己的感情。经历变劫,秦瑛的前途或许不再顺利,但二人的感情却终于坦诚而没有任何隔阂了,更所谓“小别胜新婚”,即使是心灵上的小小疏远。
我曾经经历过,也能够想象到女子在遇到各种情况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我却并不太确定男人们对各种问题会怎么看。所以我写到的男人,也许只是我心目中期待的男人,每一个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完美”,也许与这世界上真实存在的男人相去甚远。
子腾是那种标准、规矩的“好男人”符号,不论是老师、父母、同学、同事、朋友、亲属、邻居都会夸奖他,挑不出他的毛病,不论学习、生活、事业他都会做得合理合情合法、尽力尽善尽美。做他的妻子甚至也不错,只要你也是一个标准、规矩的“好女人”,不要有许多诡异浪漫的奇思妙想,不要让他觉得你匪夷所思,不可理喻。
玉庭会是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吧。他很愿意花钱,很会花钱,也很有钱可花。他懂得赏识女人,也懂得怎么讨好女人心,但他并不轻易流连女色。他出身响亮而不庸俗,性情洒脱无羁,没有任何事能够束缚他的思想和他的行为。他生性高傲,但并不孤僻,更不倨傲,他广交天下友,肯为朋友一掷千金,两肋插刀。但是他的弱点也在于他对女人的态度——“冷酷”。他会对任何女人很礼貌、很体贴、很有侠义心肠,但是他决不会为任何女人稍微委屈、甚至稍微假装自己的心意,不论那会怎样伤害她,也不论他有多么不希望伤害她。玉庭的结局会怎样呢?他会诚心敬重一个有德有才的女子,也会真心怜惜一个无力无助的女子,但他的傲慢让他不会对她们动心,更不会把她们娶回家。他需要的是旗鼓相当、不安分守己却又稍能被他驯服的女人,是那种会全心全意爱他却又不会对他言听计从、五体投地的女子,也许就像凤翾那样。或许男人不像女人那么讨厌凤翾,更何况是一个确信自己能够降服她的男人,跟这样一个女人在一起,生活会很有挑战性,很不枯燥。玉庭和凤翾都很高傲,都很奢华而且别具品味,都喜欢结交天底下的朋友。相比之下,绣云的性情更倾向于孤独、清静、沉思,只有跟少蟾在一起寄情山水草木,她才会觉得平静、安心。玉庭和凤翾就像两团火,遇到一起会愈烧愈烈,绣云和少蟾却像两面水,静静的融合在一起,默默的等待被一同冻成冰。
少蟾是我心目中完美的男子。他能够洞察别人的心意,也愿意帮他们成全他们的心意。他的弱点在于他太想满足所有人的心意,不愿意伤害任何人,即使像他这么心思缜密、沉稳的人,也难免有时会忘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为了并不与自己相爱的婉娉和对自己毫无好感的秦瑛而负怨八年,虽然并没有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所幸也没有影响到爱慕他的女孩,但是至少,他给他的恩师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在潼山,他甘愿承受秦瑛的侮辱和伤害,因为他心中确信玉庭有能力保护绣云的周全,但他没有想过自己那么做会给绣云的心里带来多大的痛苦。
秦瑛似乎除了对少蟾百般看不顺眼之外,也没有更多罪恶,还可算行为正派。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使得他对自己向往的东西志在必得,并无过多阻碍,也无需策划太多阴谋。倘若真的到了有一天,为了权势必须不择手段的时候,我倒怀疑秦瑛是否真的能够下得了毒手。他为什么始终对少蟾耿耿于怀呢?少蟾哪里都不比上他,甚至连要跟他攀比的心思都没有。也许秦瑛恨的就是这一点,就像灭绝对杨逍的恨。他对少蟾的一无所有鄙夷不屑,少蟾却从不自卑,他对自己的应有尽有洋洋自得,少蟾却从不羡慕,他想这座山上没有人不尊敬自己,也没有人能够看得起少蟾,少蟾却始终坦然的对所有人都很和善关心。少蟾这种始终镇定自若的态度便是秦瑛永远无法拥有的。
林夙和孝诚前面都说过了。
再说说文章中的名称吧,人名都是有灵感来源的。
写文章时我正在重温“三侠五义系列”。“玉庭”来源于五爷白玉堂,其实我对同福客栈里那位盗圣的喜爱要多于对锦毛鼠的喜爱。“小英”来自于白芸瑞的二夫人陆小英。我非常喜欢陆小英的性格,在那样一套封建礼教色彩浓重的侠义小说中,陆小英是唯一一个主动追求幸福的姑娘。(邪派女子倒追男人图的是□□,不是爱情!)可惜书里那一干大好男儿,莫不由父母媒妁订了终身,没有哪个谱出过什么浪漫爱情故事的,最多不多彬彬有礼的比武而已。可怜的白玉堂,莫名其妙早就有了夫人和儿子。若论人品,白芸瑞也配得过陆小英了,可是若论性情,陆小英的命运便很可惜,白芸瑞和大夫人盖飞侠只能敬重小英的“义”,却永远无法理解她的“情”,也正是看书看到陆小英那段,我再也看不下去了,觉得还不如自己写呢。我所写的田小英,虽然性格、命运迥异,更无法弥补陆小英的遗憾,但也是我非常心爱的角色。我觉得被喊作“小文”的小男孩,听上去就给我很乖巧很惹人疼爱的印象,正好找到这个“芠”字,与“英”相应,一草一花,可为姐弟。
我非常喜欢《镜花缘》,这是这个世上我反复看过次数最多的两本书之一。里面的一百名才女,从姓名、绰号到司花,都能给人很不错的联想。被我借用的姓名有宰银蟾、宰玉蟾姐妹,让我发觉“蟾”字入名别有一番情致;姚芷馨、薛蘅香,“芷蘅”与“香奴”的小名对应,而且花草的本性便是脆弱易伤;田凤翾,姓名拆给了两个人,凤翾的大哥自然要与她对应,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对,只好宽对,女儿以“凤”自诩,可配绝世姿容,男儿以“侍”谦称,显得稳重;林婉如,是全书我最喜爱的角色,天真纯朴,少了很多三从四德驯化下的淑贤呆板,借了一姓一字,另一“娉”字,来自席娟的《点绛唇》;言锦心,“锦心”二字让我觉得是非常聪慧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外表应该是沉静、大方的,而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时,也会有小小的顽皮。
《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洪章府”和“孤霞山”都是从中取字,一个让我想到繁华都市,一个让我想到世外幽山,就连小王封地也从中受启发。“宸”王这个字,是我兄长的名字,我感觉看上去很不俗。
“程”姓,因为在我的类似经历中,也有一位姓程的师兄。“李”姓,虽然是全中国最恶俗的大姓之一,小李探花却让我感到姓李的男人都是很有担当、很可依靠的。“林”姓一半来源于林婉如,另一半便擅借林妹妹的尊姓了,提到妹妹,提到总理,提到主席,提到先生,你便自然会想到那个姓、那个人,再也不会想到同等身份的其他人身上去,所以我要为自己疼爱的女孩取姓“林”,再从湘云身上借来“云儿”的小名,我希望林姑娘的名字很朴实,并不张扬,但也不流俗,所以便取了“绣”这个借鉴于织女织云的字。“卢”,陷空岛的大爷姓卢,《镜花缘》中有一位才情逼人的黑女卢紫萱,东森台还有一位非常甜美的卢秀芳,所以“卢”姓让我想到婉约、修长、娴静的女子。“袁”姓来自于袁崇焕,让我想到忠臣孝子,堂堂男儿,“孝诚”之名便暗示他也是一位安分守己的规矩男人,孰料莫名其妙的便卷入了一干痴男怨女的纠缠之中,实属无奈。“秦瑛”,我就是想为他取一个很清秀,很女性化的名字,来贴合他那一本正经的做派。“郭”姓,来自于郭靖,我认为,同样是一个有理无情的男人,那些大叫“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的某些蓉,你也去襄阳守上三十年吧,反正我不去。“夙”字,象征那早已化为红尘黄土的记忆,只剩一些隐约的耳语,渐渐淡漠在传说中。“田”姓,适合那空谷幽兰一样的农家少女。“苏”姓,想到苏杭女子,绰约温婉,心思细腻。
醉云、织霞、忘月多少能暗合当时场景。
其它人名、地名纯属随时杜撰,但求顺耳顺眼。
那首皇甫松的词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读到的,吸引我的是“举棹”“年少”两处伴唱,栩栩如生的情境瞬时呈现眼前,所以我把它写到文章里去,也给了我很多美妙的灵感。
感想写到此处,本文的第十五章还没有公开,如果你对剩下的所有的章节感到满意的话,可以不必去等第十五章了,也不必把这篇感想再看下去了。至此截止,也是一个美妙的故事,不是吗?
对于看过第十五章的人,我只回答一个问题,绣云和少蟾会执手一生,白首偕老,会在同年同月同日同眠于他们相爱、相伴过的土地上。
绣云不会像韩剧的女主角那样,莫名其妙就挂在爱人的怀里。
我加了这一段,只是想说明,一辈人做过的事,不只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不论他是否成心。
现实当中,这种对身体上的影响也许太过夸张和戏剧化,然而那种对心理的影响却随处可见,你的婚姻、爱情观念难道不受你父母婚姻幸福程度的影响吗?
关于爱情,有三句话,我很喜欢。
爱情没有过错,只有错过。
如果不能拥有你爱的人,那就好好爱你拥有的人。
年轻时候的爱情,结婚以后就变成亲情,老了就是恩情。
我想写的不是一部武侠穿越,而是一个爱情故事。也许不是爱情故事,而是婚姻故事。我不想写人们如何相爱、如何变心,我想写相爱或者不爱的人如何相守。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当霜雪飘时
  • 所评章节:15
  • 文章作者:唐小山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08-07-16 23: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