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不循(重生)》

作者:mylady

个人真的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蔺博不能死,以及主观过度美化蔺博、脑补蔺博和阿枢友情的行为。
首先个人以为作者的情节走向是无可指摘的,铺垫层层设下,矛盾层层激发,有罪而不自知的赵若桢还在得寸进尺甚至叫嚣咒骂,却因为昏聩的太后及先太子的可笑情分无法被严惩,怨气值攒得不能再满,报复到蔺博身上的确不对标,但这难道不是为数不多的能令受害者释然和闹剧终结的手段吗?
我对持有反对蔺博沦为牺牲品的观点的人很能理解,因为坏事的确不是他做的,债也不该直接报复到他身上。这是起恶性事件毋庸置疑。
但过激地痛斥邓妃恶毒、批判二公主见死不救,似乎都很苍白无力。这是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这是一群形象丰满鲜明、很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角色。他们只是遵循着自己的逻辑行事,在有限视角下生活。只要他们的行为是符合角色性格特征、顺应剧情的正常走向而非个人强加的意愿的,都不应该遭受感性而无端的差评。你尽可以厌恶甚至憎恨他们的做派,但他们的行为就是合乎情理的。对角色的不满不该转嫁到作品甚至作者身上。
这不是在评选“皇室的良心”,就问凭什么在明明她们受到过实质性伤害或威胁的情况下还要要求她们忍气吞声,以德报怨?自己做不到的事不应强求他人,自己能做到的事更不应作为求全攻讦他人的托词,因为她们受到的伤害极难被偿还,切肤之痛也没有人能分担或者真正感同身受。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和承受力都不同,但有一点应该可以达成共识,就是邓妃和二公主确实是最起先的受害者。当自己珍视的事物横遭威胁甚至被毁灭,思考堕落不堕落的问题能有多大意义呢?
我并不质疑蔺博和阿枢之间的友谊的纯洁性 ,但这毕竟是懵懂的孩子间的友谊,美好是大概率的,非要说有多崇高多深刻就不能令人信服的。蔺博为什么能和阿枢成为朋友?因为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人见人爱以至理所应当和未来的帝王成为总角之交?还是因为他有个出身“高贵”的好奸生子母亲呢?
我这么说是很过分的。在我眼里持有真正友谊的双方是身份无贵贱和长少之分的。蔺博和阿枢是真情不假,但从起因和客观事实上来讲,恕我直言,起因就是赵若桢一家为了荣华富贵倒贴。
太后和大公主真是好算计,为了延续尊容这么早就把主意打到了阿枢身上,她们有意令蔺博和阿枢亲近也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阿枢,真心希望他有同龄的玩伴,而是为了和日后的上位者搞近关系,延续尊荣,以便即使蔺博日后不成器也能一生显赫。
蔺博没毛病,但他本质上就是在享受他的公主母亲攫取的利益,他们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体。
然而凭什么呢?太后皇后大公主一边怨怼寰寰冷酷(事实上是仁至义尽),一遍竭尽所能去消费那点微漠的情分,已达到自己自私而不堪的目的。
她们就像吸血的蚂蟥,贪婪而不毫知感恩,不从寰身上榨干利益不罢休 ,甚至还想在阿枢身上故技重施。真令人作呕。
假如蔺博幸存,太后极可能会“这是你苦命早去的侄女/大姐姐仅存的血脉啊,我过分优待他又怎样。”然后新一轮的盘剥和不公又开始了,而寰心灵上罹受的摧残依然无法被救赎。甚至她们的死都不能完全抵过受害者的痛苦,无非是少了原罪者时时刻刻去耀武扬威,反复提醒刺激受害者。
我无比真挚地希望先太子高贵的血脉能就此断绝。太后先太子皇后和大公主,蛇鼠一窝,一丘之貉,占尽好处还又当又立。请让循寰独美吧。
40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则我,往生咒  发表时间:2021-02-27 21:00:47
你好强啊
[2楼] 网友:啦啦啦啦  发表时间:2021-02-27 21:06:12
+10086
[3楼] 网友:我是稀稀  发表时间:2021-02-27 21:22:01
omg 好多字 希望我的毕业论文也能写的这么流畅
[4楼] 网友:想不出来  发表时间:2021-02-27 23:58:27
宝贝,你太懂我了,想法一致,但是写不出来,对,就是这样的
[5楼] 网友:?  发表时间:2021-02-28 00:36:19
不能再赞成了
[6楼] 网友:wm  发表时间:2021-03-01 22:32:30
是这样没错。
[7楼] 网友:沈闲  发表时间:2021-03-23 03:32:34
没错!
[8楼] 网友:每天都要爱学习  发表时间:2021-05-08 03:02:17
没错,是这样的
[9楼] 网友:意千千  发表时间:2021-05-14 18:06:38
就是,作者大大的安排剧情没有半点毛病。
[10楼] 网友:阿克曼痴汉  发表时间:2021-10-17 13:33:48
姐妹你说的太好了!好佩服你!!你语言表达能力好强!
[11楼] 网友:逃跑鹦鹉  发表时间:2022-02-26 00:35:11
卧槽,说本质上他就是享受公主母亲攫取的利益,你比作者本人还要清楚她是如何构建的故事——我是指对现实潜意识模仿的社会基础。当然是我过分揣测了,不过我是真觉得这个情节中的社会性作者并不一定是想明白才写得(本身也不需要),感觉有这种读者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