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顶流男主怎么爱上我了》

作者:双死即he

▲前排预警:
无任何引战倾向,只是自己突然涌起的个人想法;
3000字长评,很多无意义且不知所谓的内容;
偏向和xp无关,争吵毫无意义;
尊重一切领域创作者。
————————————————
熟悉的感觉,又是在作者决定不再继续写文后遇见了让自己很心水的文。
看到作者说,写不来纯粹的攻宠受也写不来纯粹的受宠攻、喜欢双向暗恋等等,作为一个互宠偏攻党我其实太懂这种感觉。
我不喜欢看纯粹的渣攻贱受,不喜欢受一味追逐的戏码。我认为爱情是属于两个人灵魂碰撞,碰撞所迸发的四溢的火花才是吸引人驻足、观看、欣赏、赞叹和向往的。所以我喜欢势均力敌的交锋,喜欢你来我往的试探,喜欢心照不宣的暧昧,喜欢细水长流的包容…我喜欢一切与爱情有关,美好动人而充满张力的事物。
但是不得不承认人总有会有偏爱,我也一样——我偏爱看到攻身上具备的那些不同于刻板印象中“攻”这个身份的特质。
我记不清我看的第一本耽美文的剧情了,但我能清楚记得那种越看越不对劲、直到最后才明白是哪里不对劲于是恍然大悟的心情。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晋江,不懂什么“攻”“受”,甚至我很迟钝地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两个男人的故事。
那是大概2017年,我在读初中,从一本常买的杂志上第一次读到关于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不过最开始我其实对比出了新奇一些没有太多感受,因为没有自己的手机,所以我看的所有小说都是来自书店的杂志或者实体书。当时的我是青春疼痛文学的忠实爱好者,被一位作者的系列文虐的很惨,于是开始看起点男频文。我还记得我看过的最后一本起点文,是一本优秀的历史正剧向后宫文,弃文的理由是我不能接受男主在外面打仗的时候找了第二个女主,从那之后就没有再看过起点文了。
从言情转向看起点的期间,也是逐渐从看纸质书到电子书的这段时间,我开始了解到在主流的言情和男频之间,还有一类叫做耽美。
于是在不愿看男频后,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加上有了手机,所以在互联网的大海里我很快找到了新的快乐,从贴吧到论坛再到晋江,就没有离开过了。
最开始在晋江看的第一本耽美,让我印象很深刻,我给它写过一篇长评,现在还能找到。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多么不一样,在情绪的推动下我写下了那篇长评。
大概是因为曾经看疼痛文学和男频后宫文的经历,所以我对那些爱而不得、爱而痴狂、爱而疯魔有些阴影,也对不能爱而专一、爱而钟情、爱而终身有所厌倦。(这也是我对于双向的执念)
虽然这么很像说大话,但是现在来看,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就像是看到了爱情的最美好的一面一样——抛开了“迎合市场”这一命题。
因为耽美真正走进大众视线是在一个众所周知的ip影视化后发生的。
在那之前,我觉得我应该可以这样认为:大部分耽美作者是出于对耽美这个题材的喜爱写文的。否则,完全可以选择那时候可以出版的言情小说,或者在网文领域风声水起的男频起点。
(在这里插一句,我最喜欢的文大部分都是2015年及以前的主攻文,少部分是2019年及以前的主攻文,剩余的是无cp文和同人)
来到晋江的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看原创主受文,偶尔看无cp或是同人。我对视角完全不在意,只对题材有些挑选。我热衷于从积分榜单从上往下扫文,看见感兴趣的文名或是题材就会点进去。不得不说它们的剧情和文笔无可指摘。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渐渐觉得少了点感觉,越是出圈大火的文越容易让我觉得索然无味。
那种让我为之触动的感觉很淡,也很偶然才能感受到,大多都不是在那些金榜上的大热文,而是同人文。
给我带来转折的是一本刀乱的同人。作者在文案写到:全文无cp,就算有男主也是大//总//攻(大概是这个意思,后来改过文案)。怎么能不好奇呢,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作者在文案里把“攻”放在很中心的位置,加上是我在玩的游戏,所以就点进去看了。
真的,很奇妙的感觉。好像是第一次感受到“攻”这个角色能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如此的蛊惑人心如此的充满张力,像我第一次读到耽美一样那种新奇的感觉,也像在晋江读的第一本耽美时感受到只在男人和男人之间才有的那种交锋的感觉。
所以,我开始主动搜索“主攻”视角,但是依旧保持着“主受”视角的小说高频阅读,也有直到现在也印象深刻的文,但是要我去说里面的攻受是什么类型,我说不出,更多的是对“作者文笔不错”“剧情很精彩”这种评价。
那本众所周知的ip影视化后,我不再看“主受”视角的文。然后陷入了痛苦的文荒。于是我又下回贴吧,在“主攻”贴吧里面找到了很多老文,其中就包括我现在心中的几本top。也自己写过记录贴,被贴吧删的让人火大,转站微博超话。
那时候我不懂gk、sk的划分和争锋相对,我只是在为我的文荒而痛苦。无法否认的是,主攻作者真的很少,能写出合胃口的主攻作者更少,能一直写出合胃口的主攻作者只收可数了。而且现在工业糖精套路文恰快钱,或者因为主攻视角更好过审把它当做跳板,比比皆是,真的消磨人的耐心和喜爱。
也许,越是大火越迎合、越是小众越纯粹。然而可能也是相对应的吧,越大火越容易混杂,越是小众越容易偏激。
省略一大堆如何踩雷的过程,我的取向越来越偏向小众,渐渐地我找到了我的舒适圈,就是互宠偏攻。我喜欢双向的情感反馈,但是我更关注攻身上所具备的那些特质,让我觉得更吸引人,更具备魅力和反差。
这种类型的文,不算太过小众,所以经常能看到评论区“xx居然攻”“xx真的不是受吗”“虽然我是攻妈但是我真的觉得攻太过分了”等等言论,这些是我在主受文评论区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我还在主攻超话看到过1级号发帖想找“凝受文”“蚣(没打错)要求是背景板和工具人”,没有主受超话,所以我不知道会不会有gk去发这种引战帖。
这种类型的文也很容易受到来自gk群体的挑剔。其实全网gk有没有一千都难说,更多的是互宠。我其实有一段时间纠结过“gk”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个小众的群体里也分为整肃攻和攻嬷,他们水火不容,但是有些人可以做到两者随意切换。所以偏攻的评论区经常能演变成混战:gk和sk打,整肃攻和攻嬷打,互宠和偏攻打…
这样的评论区,受到影响最深的其实就是作者,我喜欢的几个作者就是因为这部分的原因退圈(也有三次原因)。
我感慨人的喜好真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依然记得曾经看过的文带给我的欢笑和眼泪、紧张和兴奋,所以哪怕是不合胃口,我也从不在评论区留下不合时宜的言论,只会默默离去。
最多回一句“叫攻老婆怎么了”。
扯得很远,终于写到了开头相关的内容。
我想说的话好像挺多。我想说喜欢作者的文,从别人的书单推荐过来,一口气看到结束,谢谢作者的故事。我想说作者写自己想写的故事就好,不用纠结到底要攻宠受还是受宠攻,我认为一篇文最终总能找到它的受众。我想说不要对读者失去耐心和信任,因为不论他们为什么而发言,大部分都是出于对你的文字的喜爱,哪怕纠结于偏向,都会在最后送上祝福。
我想说写文和追文不仅仅是单纯的交易或者娱乐,也是寻找同频灵魂的本能。文字有时候是很私密的情感表达,某一段也许就是来自作者的癖好、经历、真实想法,读者能够共鸣,就是共鸣了这一部分的作者,也共鸣了同样被触动的其他读者,让人能够体会到一种,纯然的欣喜和快乐。
我从小学开始看小说,以前是和同学讨论,后来是和网友讨论。从我发在评论区的第一条评论,到给喜欢的作者写长评,后来渐渐很少追连载,也不再拥有写长评的动力。今天也许是有感而发,写了很多不知所谓的话。
那么,亲爱的作者,谢谢你带来的故事,希望三次顺利。如果可以,期待某一天读到喜欢的文字,能够发现是眼熟的名字。
^_^
——2024.03.18
04:50(又熬了个大的,早八想死)
14
来自四川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4-03-18 09:40:05
哼,再熬夜打你pp(这次就用小红包打一下吧)
1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4-03-18 09:49:43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毕竟这是网络小说,所以我就默默地放在心里了。
你看主攻小说的原因可能和我写主攻小说的一条动力是相似的,那就是对性别二元论的反感,这种二元论大概是指:一方强势、高大勇猛、年长,是典型的男性气质;一方弱势、娇软怯懦、年幼,是典型的女性气质。无论前者是男是女是攻是受,无论后者是谁,本质上逃不出性别二元论的范畴,这也是国内的小说、影视剧的主流。有的影视剧试图塑造大女主,却仍跳不出这个范畴,所以这是这类题材时常被诟病、令人觉得奇怪的原因之一。在反性别二元论方面,其实有一些韩剧做的比较好(比如《密会》之类的姐弟恋题材),欧美的同性题材,以及晋江的一些百合小说。当然我不是推荐这些啦(叠甲)。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查一查“性别二元论”这个议题^-^
Ps.不要再熬夜了哦~
4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双死即he  发表时间:2024-03-18 17:35:50
好的,熬夜…(目移)不会再有了(吧)
1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双死即he  发表时间:2024-03-18 17:49:11
谢谢作者的回复,会去了解的。顺带一问真的不写了吗,不写的话能不能把书单交出来(打劫)
1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我在天台我先跳  发表时间:2024-03-31 10:18:47
宝宝你是个很好的宝宝让我康康
2
来自湖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