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恨家仇与爱情的矛盾

作者:J1

眷熙带着残香回到了开封,一个曾经属于大宋的城市,勾起了残香亡国的悲痛。在国恨家仇与爱情的矛盾里,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抉择才是正确的。其实这样的爱情故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有人放下仇恨与心爱的人双栖双飞,也有放不下的人遗憾终生。不禁想起有人讲过的一番话。
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锁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的。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而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计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步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淳朴的农民工,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野蛮与文明之间,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旦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於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之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像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而信仰,是不是就能够解决生活里的矛盾,让人生的道路更加顺畅?很多时候,我选择相信。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  发表时间:2010-09-11 22:32:39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像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说的多好。
不要陷入在世间的假象中,在假象中苦苦追求,而要找到世间的真像。
他幸庆找到了自己的菩提,自己的灵魂得到了超度.
他努力的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灵魂的解放.劝戒众生不要执着于纷乱的红尘,为了红尘的名利放弃自己精神的追求.
[2楼] 网友:点  发表时间:2010-09-11 22:41:38
我还是来看了~~ 呃
没时间说啥了 大人催我关机睡觉去
所以~~~ 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