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闲人一个

其实觉得科举文挺难写的,因为客观题要到处找书和典,主观题更是古往今来各有各的看法。以道德经来说,5000字的正文,它的注解已经不少于50万字,这还是道家。换成论语,更是各家有各家的论语,只是在明朝以后,皇帝要求以朱熹的注解作为科举的模板,于是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了科举必读的书。
但说真的,一般人不读论语可能没太大感触,古文是没有句读的,所以光是断句就会有好多种版本,我们从小语文书上学的只是其中一种解释起来简单的,一个常见的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两种断句大家应该都听过,不多说。但是断句以后也会有不同版本的释义,如果不是古文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从小到大就只会从字面翻译,有些时候也会结合背景和人物来翻译,但是其实翻译没那么简单,要知道古代人讲究“曲则全”,儒家更是其中的翘楚,再加上时代背景会有很多避讳。再举个例子,《易经》是姬昌被纣王关在牢里写的,现在的人都知道易经整本书都是在写卦象,但其实文王的八卦方位和伏羲的八卦方位不同,他没有明写,但是易经中却暗示了他想造反,那时候没有文字狱,但他敢明写吗?这是一个例子,就是想说时下很多通行的注解其实也只是其中解得比较浅的版本,包括百度上很多注解也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时代变了,古人很多思想不能用了,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光论语一本书就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而且很多学生读书的时候都有感触,感觉古人的话正着说反着说都说完了,不知道哪个才是古人要教的道理的原因。
时下很多科举文都写得很简单,用的是现代浅显的解释,而对古人来说,古文是他们的一生在读的书,你现在发的感慨古人都有解释,还各有各的版本,古人学的释义只会比我们现代人的深,这就会产生一个逻辑问题,而且为什么古代主考官那么重要,每个心中都有自己的论语,这可不像我们现代考客观题,只是看法不同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科举文要想写好真的很难,很容易出bug不说,还很容易让人尴尬,架空的虽然bug都能有解释,但本人认为其实更难,要知道在明朝之前四书的版本那才是花样繁杂甚至没有主流之说。
最后,其实就是想给大大鼓励,希望大大的《小首辅》能够越写越好,以及理解大大写作的难度^_^
7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小楠瓜爱吃瓜  发表时间:2017-10-08 12:27:05
写的好棒啊!
[2楼] 网友:12321  发表时间:2017-10-08 12:45:12
有才华~
[3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10-08 14:07:07
好腻害啊,给你打call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10-09 10:06:04
埋个红包,将读者炸出来!
[5楼] 网友:左岸悠然  发表时间:2017-12-21 11:12:22
厉害?,这都是真爱(* ̄3 ̄)╭??小花花砸你
[6楼] 网友:咩咩咩啊  发表时间:2022-04-05 18:03:43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