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作者:左手画星

某高中,高三x班
“记一下今天的语文作业,一张卷子,预习《送李二十九》诗集第八页,唐 高适的《别李二十九》”语文老师说完又补了一句,“记住只预习这一首其他古诗看都不要看!好了下课!”
第二天,语文课
“好了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八页,今天我们来学唐代诗人高适的《别李二十九》,先一起读一遍。”语文老师一遍在黑板上默写着古诗一边说到,“别李二十九,唐 高适,千里,预备起!”
“别李二十九,唐 高适,千里……无酒钱。”
“从先秦到唐初,送别诗一般是诗人赠给离去的好友,用来表达不舍之情的。”说着说着语文老师忍不住笑了一下,“而从唐朝开元年间起,出现了一批离去的诗人赠给送别的友人李二十九的古诗,李白,杜甫,王维等等,这些诗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从小背到大的。而李二十九……”
下面的学生抢着回答
“老师我知道,四位千古一帝里面唯一的女帝!”
“结束了安史之乱的女人。”
“老师我也知道…”
咳咳,看见你们这么开心老师我就,咳咳!
“好了安静!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送别诗又有了新的意义!下位者写给上位者表明志向和抒发自己爱国情怀!”语文老师拍了拍手,“从唐朝往后的送别诗都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只要诗名里含李二十九的送别诗都要多读几遍。第二考试里唐朝往后,试卷的注释里面明确说明诗人被贬,就要考虑考虑,第三……好了,下面我们开始学习高适的这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二句这个‘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虽然明面上写不要害怕没有知己,但诗人蹉跎半生如今已年近不惑,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所以是在表明自己一定能报国杀敌,做出一番成就,从而达到‘天下谁人不识君’。”
…………
“好了,高适的这首诗我们就学完了!最后还剩一点时间,有没有哪位同学已经会背了!想给我们大家背一背的!”压了压自己的嘴角,语文老师看着兴奋举起手的同学,“xxx来。”
“故人…”
“李白的!”
“远送…”
“杜甫的!”
“下马…”
“王维的!千里,走!”
“千里黄云白日曛,百年垂死…”
“停!都说了只预习第八页,其他古诗看都不要看,就是为了你们能好背一点!大家下去一定要好好背!”我当年也就背跑了,咳咳!
学生们………
高考六月七日,语文考试
古诗词填空
1xx…xx,_______。(《送李二十九》唐 李冶)

3xx…xx,_______。(《送李二十九》唐 张九龄)

5xx…xx,_______。(《送李二十九》唐 李白)
古诗词默写
默写《别李二十九》唐 高适
文言文阅读
《赠李二十九》唐 颜真卿
……
“考试终了时间已到,考生停止答卷!”
……
同学甲(一脸懵逼):李二十九,李二十九,李二十九…
同学乙(以头锤树):李二十九,李二十九,李二十九…
同学丙(愤怒锤墙):李二十九,李二十九,李二十九…
“哈…咳咳”语文老师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了啊!”
100
来自北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该死的另有其人  发表时间:2024-04-10 07:44:48
哇,你好牛啊,鼓掌
12
来自山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一鸟宿疏桐  发表时间:2024-04-10 07:48:07
哈哈哈哈哈哈好快乐
6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左手画星  发表时间:2024-04-10 07:56:45
第二考试里唐朝往后,试卷的注释里面明确说明诗人被贬,就要考虑考虑,比如苏轼狗头狗头
33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网友:一隅  发表时间:2024-04-10 08:18:22
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德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网友:左手画星  发表时间:2024-04-10 08:31:52
以头锤树脑补的大嘴的菜刀门笑哭笑哭
7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