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清]娘娘负责躺赢》

作者:Vera

虽说是在犯蠢但齐妃这次说的还真有点道理,为了印证我专门去翻了前面的评论,果然是有姐妹讨论过的,这里引用一下两位姐妹的评论,如有不妥请告知我我删评...
Lotte:其实关于传位这事吧...只能说老四虽然选了弘历,但他也不是没动过给福慧的念头。从好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的:
1老四一直把小儿子带在身边,有传教士说过皇帝不管去哪都要带着小皇子。且从雍正六年九月造办处的档案中来看,福慧去世几十天,造办处档案记载里养心殿后殿也就是雍正的卧室,收贮出了几百件小铜牛小琴竹子鹅诗韵之类小娃娃的玩具和文具,还要求把西次间的小床给挪走,甚至可以推断福慧是跟着老四住养心殿的(赶得上康师傅养太子那会儿了)。
2老四在十三死后自己说本来是想让十三做周公的,哪知道十三走的比自己这个哥哥还早。而周公辅成王,成王是年幼的君主,带入一下也不太会是当时已经成家的弘历和弘昼。
3福慧在雍正朝地位超群,他哥哥们有的他都有(雍正元年的时候就跟着哥哥们拜师了,根据《啸亭杂录》,皇子一般六岁才会安排谙达),哥哥们没有的他也有,比如《古今图书集成》,老四给弘历和弘昼的都是次一级的竹纸书,福慧跟着叔叔们(13和16)拿了绵纸书。且在雍正五年的时候,革退诚亲王府长史那尔太,雍正意将他一家和由他兄弟担任佐领的那个佐领都给八阿哥,这时福惠才七岁(虚岁),雍正就忙着给他分配属下人了(跳过了16岁的弘历和弘昼)。除此之外,四年九月十九,“嗣后小阿哥的数珠亦用鹅黄的”,小阿哥应该就是福慧,而鹅黄是皇帝专属的颜色。(《大清会典》卷liu///si、礼部八、第十四页称,顺治九年四月癸丑定制:“禁和硕亲王以下官民人等……擅用鹅黄、柳皇色。”)
4关于名字,节选一段冯尔康先生《雍正传》里的内容:“八阿哥的名字,雍正二年“玉牒”所载为福惠,上述朱谕又书作福慧,惠、慧音同而字不同。四年十一月初七日,雍正说“八阿哥弘晟之名着改为富慧”。允祉世子弘晟曾于康熙末年随同雍正去盛京谒陵,雍正当然知道他的名字,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夺人之名为自己第八子之名,这时又觉得不好,放弃了。福慧、福惠不会是八阿哥的大名,因康熙孙子们的名字上一字为“弘”字,下一字从“日”字,八阿哥的名字与此不合,雍正在命名问题上反复作文章,反映了对这个孩子的重视。”除了瞎折腾小孩的名字之外,福慧二字来自于佛教用语“福慧双修”、“福慧园明”,和老四自己的圆明居士颇有渊源。
5朝鲜的记载:(1)雍正六年,福惠病势渐危。皇帝向朝鲜国索求良医及生参,还免了朝鲜两年的税赋,结果被朝鲜人用熟参坑了。《承政院日记》:“戊申六月二十八日……而【其一,皇子有病,欲得外國良醫事也。其二,皇子之病,欲得生蔘事也。】其三,十三王求馬事也,而其中求醫一節,最爲緊關,若或帶去,則亦似有益矣。【錫三曰,臣得聞回還上使之言,則皇子有病,十三王之子亦有病,欲得外國良醫云。此非咨文所載,別單所言,而尙明之言如此。蓋十三王之子,用吳志哲之藥而有效,故更求良醫矣。】……上曰,咨文雖無所載,【而彼國旣用吳志哲之藥有效,則果有求醫之意矣。】……【生蔘之代,以熟蔘二斤給之】,可也。”
(2)朝鲜人关于雍正朝立储的传言:雍正十年,朝鲜人八卦为啥雍正身体不好但却不立皇储。朝鲜的使臣洛昌君樘曾经打听过这个问题,说是因为弘历和弘昼都不是“封妃之子”;雍正曾经有过“封妃之子”,然而病故了,就是之前朝鲜医官去看过病的那个孩子。(上曰,雍正病旣深痼,而尙不建太子何也?樘曰,皇子有二人,而不封儲嗣,【問其故,則曰,非封妃之子,故不封矣。曾有封妃之子,而丁未年我國醫員吳之哲,入去治病,因至不救云矣。】)
虽说朝鲜史料的可信度没那么高,但至少可以推测直到雍正十年,也就是福慧死后四年都还有雍正要立他为太子的留言在当时流传。
6关于母族。年家除了年二把自己作死了之外,其他人还真没什么影响。年大在年二死了不到一个月,即雍正四年正月就起复内务府总管了,后累加淮关搉使、工部侍郎、左都御史,直到乾隆上台之前都官运亨通。他家老爷子以年羹尧立功的名义封了一等公,就算被年糕牵连,年糕成雍朝第一罪人,也只有革职而没出现革爵记载,还拿着一等公,不存在母家是罪人这种说法。(雍正在位时活着的只封了三个一等公,年家两个德妃家一个。按前朝制度来讲,皇后家也应该有世袭罔替一等公,但是雍正愣是没给,赖成了侯爵,还是乾隆上位后给补上的。)
所以总的来说,弘历是真的命好,要是老四和福慧都再多活几年,最后花落谁家还真不一定,而且秘密立储也让皇帝想换储君更容易操作了,不用担心废太子会引起风波。不过历史也没有如果就是了。
紫烟梦呓:准确的说不是他的哥哥有的他也有,而是已经超过他的哥哥了,根据清宫内档记载,福惠阿哥在雍正初年即由贵妃本人亲自抚养,这打破了清宫生母一般不能抚养亲子的惯例。皇贵妃薨逝后,雍正便将八阿哥养于身边,清宫皇子按例六岁方得安排谙达,而福惠刚年满一岁,其父便为其安排骑射谙达,年方七岁稚龄,父亲便为其安排属人,以至清宫传教士记载皇帝到哪都要带在小皇子,朝鲜使臣推测小皇子方是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伤心,称“诸王大臣无不为朕痛惜”,下令“照亲王例殡葬”(《清世宗实录》),并且葬礼打破清宫幼殇皇子的前例,加入了引幡仪式。而当时年过18岁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乾隆追封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清高宗实录》),证明了雍正向来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
雍正八年,雍正又因于雍正三年皇贵妃丧事“推诿不前”,福慧去世时有“喜色”,治其时唯一尚在之兄长诚亲王允祉“恶逆之罪”【9】,皇帝因妃嫔丧事而治罪兄弟,于清朝属罕见。
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九柒  发表时间:2021-06-22 10:26:50
[2楼] 网友:齐齐Q  发表时间:2021-06-22 10:28:04
关键是心里想大家也都懂
可是齐妃这个憨憨直接讲出来了啊!
这种事情能往外说嘛
[3楼] 网友:李熙和  发表时间:2021-06-22 10:32:33
啧,所以这就不是对错问题,年氏福慧包括雍正,他们活着就是在损害女主弘历包括后宫其他人的利益。
[4楼] 网友:少加一勺糖  发表时间:2021-06-22 10:40:03
呜呜
[5楼] 网友:账号已注销  发表时间:2021-06-22 10:45:08
为营造更好的评论环境,近期网站要求发评须进行实名认证,未实名用户评论暂时仅在对应作者后台及发评用户后台可见,对其他人不可见,实名后评论将正常展示(手机邮箱实名>> 身份认证实名>>)。
[6楼] 网友:酱油某  发表时间:2021-06-22 10:53:10
这也就是为什么评论很多姐妹看年贵妃特别不顺眼的原因,脸面恩宠子嗣甚至未来的皇位,雍正什么都给她们留着了,而她就是一味地觉着自己只求爱情,只有她对皇帝真心,所以都是她应得的,其实样样都争了,偏偏还不是这篇文的女主角,不恨她恨谁。就是待遇太好了,而人又不是完人
[7楼] 网友:奶糖  发表时间:2021-06-22 11:22:20
老四和德妃一脉相承的偏心眼
[8楼] 网友: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发表时间:2021-06-22 11:45:09
命好确实很难道
[9楼] 网友:是橙汁不是橙子  发表时间:2021-06-22 11:58:24
就是太过娇养折了福,这样宠大的孩子能当好皇帝吗,不会何不食肉糜吗,反正福慧的聪明都是老四自己说的,是不是真聪明谁也不知道
[10楼] 网友:青行灯  发表时间:2021-06-22 12:23:07
只有我觉得这是因为福慧活不长给的特例吗?就是那种生命太短,想让所有的事情都体验过那种。毕竟1岁就给骑射谙达太过了,不是正常的流程,康熙怎么对太子的,雍正又不是不知道。而且,就乾隆那个性格,他要是因为福慧受过委屈,会给福慧追封亲王吗?肯定是知道福慧活不长,所以不计较那些出格的。要不是早知道,乾隆肯定记仇。
[11楼] 网友:32681161  发表时间:2021-06-22 12:36:48
所以就像前文康熙策的弘历命格一样,雍正对年贵妃对福慧对年家多好,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挡不住这个四阿哥的运道。
[12楼] 网友:Vera  发表时间:2021-06-22 12:51:31
我看秘密立储这招就是雍正为了小儿子搞出来的。毕竟他儿子就那么几个,他也不是康熙晚年的时候,直接立弘历他也压得住其他人,弘历自己也能服众。但是这样的话要是小儿子长大了还聪明他总不能直接废太子,所以就先拿弘历抵着,然后看两个儿子的造化,乾小四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13楼] 网友:Vera  发表时间:2021-06-22 12:58:20
回十楼,这也不一定,要是是因为活不长给补偿用不着给他分佐领,而且要是有心理准备也不会在儿子死了两年还“心痛不可解了”。至于追封,乾隆登基的时候都尘埃落定了么,没必要跟死人计较,还可以博一个友爱兄弟的名声,乾小四可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再说以雍正这偏心程度是遗诏也说不准
[14楼] 网友:李熙和  发表时间:2021-06-22 13:47:07
回10楼,给死人追封有啥,不用给真正实权的好处又能收买人心,一个名头就完事了。乾隆要真不计较,看看乾隆朝把雍正朝还过得好好的年家削成什么样了,这哪里是不计较。要知道雍正朝年家只有年羹尧没了,年贵妃自己病死了,其他人过的可滋润了。
[15楼] 网友:岁岁年年  发表时间:2021-06-23 09:18:42
嘶……皇后好惨啊……连个一等公都不给的吗?年家两个……无语,就这还笑话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