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长评了,写得好无聊

作者:不知道该取个啥名儿

(我不知道会不会被晋江系统不显示可见,如果可见,那还没看文的千万别看,超无聊会瞬间丧失这种世俗的欲望)
今天弦子诉朱军案申请到了休庭,算是一个短期内的小胜利,想起来了这篇小说。虽然会说在小说里寻找现实政治的代餐非常地无聊,但总是喊着文学无关政治,在此地的语境下,却总是显得无力和顾左右而言它——毕竟即便晋江的副标是“女性网络文学原创基地”,书写女性情欲的时候却时刻面临着终端是father state的审查制度。
所以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冒犯到写作者,其实最初吸引我的是这篇小说设置的背景,在晋江很难看到愿意以较严肃的,不轻佻不爽文的方式去面对一个战争背景的小说(当然不是说其他爽文写作没有存在必要,非要比个高低)。这篇文最开始发梗在微博上到更新第一章的时候,正好是国内封城进入常态,我需要面对线上上课,网路消息从较多的求救或者灾情的信息,向政府问责和追问起因,到关注点变成了写日记是不是递刀子,国际关系境外势力等等,加上因为当时ao3被墙,同人创作者居然需要在最基础的创作价值和权利的地方和人辩论。
我几乎觉得是在重新回到一战前的那个状态,在转向封闭,在仇恨,相互攻讦的价值远高于真相的价值。一战从未被彻底反思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二战后如幽灵一般从未消散的种族主义和极权,冷战在倏尔结束后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再加上此地从未走远的特色父权和厌女环境,历史的幽灵仿佛在这半年集体现身,这滋味实在鲜美。之前两年,尚能用王小波的话安慰自己,相信智慧本身就是美的,想到仍有人追求真理本身就已让人欣慰。这半年却感受到越来越不能从中得到确定感,一方面是上个世纪的文章和价值已不能回答此时的问题和痛苦,另一方面是自身不可避免的心态转变。
所以我会很好奇,这篇小说会怎样处理这些元素,而且看到在技术、制度和人物定位上兮树貌似是把几个时代的战争混合了,用了一战和二战的一些体制和历史元素,但是在技术上重点写的是现在使用的无人机技术,改造营的转变在我可能会想到二战之后曾经有很多的反思,阿伦特的无思,波兰尼的双向运动,阿多诺的启蒙神话,但是学术和思想的反思和现实进程竟走向两条道路,如此快就进入了铁幕,之后进入新自由主义和一种奇怪的全球化——□□进入大学医院,□□进入经济生产,无望的阵地战,激进□□不可能再让福音教会掌握教育,但□□也不再希望改造垄断资本公司,这种反思留下了什么?反过来甚至可以通过诸多抗议活动的合法性来为这个体系背书,甚至如果权力足够大,极端右翼通过将垃圾放到那些重要岗位上,竟然成为一个福柯所谓“知识即权力”的自我实现预言。启蒙神话据说是被打破了,那种关于技术进步能带来幸福智慧的神话,一战就已经被打破,但是之后又说是法西斯主义,是原子弹,是切尔诺贝利推翻的。如果神话真的不存在了,怎么会一次又一次能够被推翻?真的找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来交给下一代吗?高贵的谎言,哈,怎么能告诉少年军“一切只会变得更糟”,出于内疚,出于懒惰,选择假装相信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怎么可能有一个良性的结果,如果一个少年军接受的就是这种不真实的乌托邦,渐渐地他们知道世界、改造营如何运转,他们当然感到痛苦,那之后呢?一部分人成为理想主义者,试图改变一些东西,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下一代,教以同样的神话,建立一个虚假的泡泡,假装事情会得到改善,道德的妥协就成为正当的。另一部分人可能更糟,现实市侩占据上风,通过考试成为最重要的,如果种种不过是千片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假象,那么不如同弱肉强食游戏中的必胜者站在一起。
不过过于关注这些方面,那读这篇小说可能就会变成我个人的集邮剪报。(当然我个人的偏好肯定是有的,而且太明显了,但是因为偏好存在放弃交流和理解也是矫枉过正吧)
弥雅进入这场战争的契机其实还挺特别的,她是从孤儿院进入少年军的,孤儿院还是一个类似战争后备军的样子,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传统的家庭做社会化,直接进入一个高度技术化的战争工种,面对的是高压的帝国政治教育。之后进入改造营,突然转换的伦理体系,她也没有应激性参与复辟(?)活动,直到她的积极怀疑态度被已经改变的改造营系统视为反抗和不合作,群体的排斥和标签加诸一个未成年人(弥雅的“叛逆行为”就挺消极反对的,总结就是逃课,逃课,逃课,偶尔上课走廊吓吓人,读一读反动书刊,换一个环境完全不配构成校霸人设成为主角。而且这还是在服药情况下)
斯坦这个角色,声称是为了复仇□□,可能确实有复仇的成分吧,但依靠体系的暴力侵犯弱势者,和她姐姐的遭遇何其相似,而且还显得特别窝囊(为什么不指向那些真正的战犯)又虚伪(为自己的□□找了一个特别堂皇的借口),就让我想起小丑电影。而他还是以特别文雅的教育和善意的相处博得弥雅最初的信任的,或者说他像一种文明的父系传承,一边教你些好的东西一边具有暴力低劣的一面,或者说他只是装做如此,知识仅仅是他交给上流社会的贿金,一种“我属于你们”的标识,实际上同那些帝国时期的战争犯没什么两样。关于他对弥雅的精神洗脑还包括□□犯常用词,这些读着肯定会觉得,啊这也有人信,但是想想现实中肯定会有人特别笃定地跟你说:“世上无不是的父母”,将这种话在小说中呈现出它当时当地的有力,比简单地说这些话太可笑实在是困难太多,真的佩服太太写的心理。但是同时弥雅又真的很强,居然这么快地成长,那么快能使用斯坦教的语汇去反驳抵抗斯坦。弥雅这方面会让我想到小野兽,敏锐且生猛。
兰波,在此授予社会工作特等奖(不是)。兰波之前分析他分析太多了,左手摸右手.jpg。要说我感觉他最有性吸引力的地方居然是展露痛苦崩溃自怨自艾的那段(就人还是喜欢拉圣人下海),感觉他如果老是永远正确永远坚强也挺没劲儿。另外最后能he真的是让人愉快的童话,感谢兰波的设定和这篇文是篇言情,毕竟“正常男性”和“尊重女性的男性”和“正常粉丝”“温和粉丝”一样,据说是存在的,可是现实中有谁见过(今日扫射对不起)
阿廖沙这种确实不太能理解,因为单纯发生这种状态对我来说就很玄,而没啥理解就很难搞。
最后还是升华一下,(这个句式结尾真的有够油腻)弥雅会让我想起阿伦特说的:“在这方面,希特勒政权时代受尊敬阶层的那种全面道德崩溃也许会使我们明白,在这种境况下,那些珍惜价值并坚持道德规范和标准的人们是不可靠的:我们现在知道,道德规范和标准能够在一夜之间被改变,而留存下来的就只不过是那种总要坚持点儿什么的习惯。在这种境况下,可靠得多的则是那些怀疑者,并非因为怀疑主义是好的,或者怀疑有益,而是因为他们习惯检审事物并且自己作出决定。而最可靠的则是那些只确定地知道这一件事的人们:不管发生其他什么事情,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我怎么话这么多,写得这是什么玩意儿好无聊我萎了我对不起阿伦特)
26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不知道该取个啥名儿  发表时间:2020-12-04 02:52:16
我这是炸了晋江的敏感词窝了吗
[2楼] 网友:不知道该取个啥名儿  发表时间:2020-12-04 02:55:54
和谐右/派却不和谐右/翼这是什么量子纠缠态敏感词条系统
[3楼] 网友:尉迟若月  发表时间:2020-12-05 16:51:53
wow看得出来楼主很喜欢研究社会学了,安利你一本社科书《守夜人的钟声》
[4楼] 网友:君子之守  发表时间:2020-12-09 11:04:29
厉害厉害厉害
[5楼] 网友:不知道该取个啥名儿  发表时间:2020-12-29 18:30:45
to三层,确实主修社会学,但学得很烂,这本书还没有看过等过了最颓丧的时候可以看看(但是对心理学并不熟悉。
to四层,谢谢但还是想说我挺烂的。
另外,港中大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昨天宣布关闭了,无论是重组还是怎样吧,2020最后时刻的大礼,祝各位记住记忆,别相互遗忘。
[6楼] 网友:不知道该取个啥名儿  发表时间:2020-12-29 18:42:20
另外拿自己花了几万块在学院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常识,利用这种优势信息差在这里掉书袋,把一篇小说变成自己美其名曰独立思考实则二道贩子的舞台。挺不要脸的。但是可悲的是我并没有其他写作的技法,只能这样赖活着。
[7楼] 网友:思维广欢乐多  发表时间:2021-02-25 02:51:06
lucky you!许多人想花几万块正正经经学这些“常识”而不可得。学习的机会总是稀缺的。羡慕ing
[8楼] 网友:爱迷路的兔叽*  发表时间:2021-11-28 17:00:11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条评论,但我想提醒你一下,到现在为止认定的事实是弦子诬告朱军orz至于你后面的评论,好像有一点点剧透,所以我先不看。等我看完再回来阅读吧。只是看到你提到主持人,所以我留个言。
[9楼] 网友:江上鸢  发表时间:2022-12-06 01:22:41
写得好认真
1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0楼] 网友:玉  发表时间:2023-02-04 23:50:53
长评
来自甘肃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向太阳坠落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兮树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0-12-04 0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