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仙路归途》

作者:

黄观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上清溪联盟村,今为联盟社区)人。中国历史上两个“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另一个人是清朝的钱棨,但据《吴县志》(卷七十一)记载,钱棨曾多次参加童试,但都落榜。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他才以第一名考中生员,接着参加乡试,却又是连连失利:六进考场,六次落榜。至乾隆四十四年47岁(1779年)才中乡试第一名解元。而黄观一口气考完,27岁即中状元。)因行贷至池州家贫不能归其父黄古遂赘居许家,故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黄观请奏于廷,经帝恩准遂复原姓。在永乐帝朱棣篡权后,黄观尽忠投江而死,其名从登科录上划去。在万历年间才得以还清白,追加谥号文忠。
本名
黄观
别称
黄澜伯,黄尚宾
所处时代
明初洪武年间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
出生时间
1364
去世时间
1402
谥号
文贞
人物简介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上清溪联盟村,今为联盟社区)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三月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四月,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
他自幼勤奋、治学严谨,注重时论,不尚浮文。从秀才到状元,在县、府、院三级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洪武二十九年(1396),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经朝廷恩准遂复原姓。
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
建文四年,朱棣以讨伐齐泰(赐名)、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今北京),直逼南京,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名列第六。其间,黄观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自知大势己去,乃投江自尽。
黄观死后,朱棣余怒未消,黄氏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黄观始得昭雪,补谥“文贞”。在黄观的故居贵池上清溪建“黄公祠”,在县城复建状元坊;清末,在南京秦淮河畔建黄公祠;翠屏山发现的黄观墓是黄观衣冠冢。
文献史料
《明史·列传第三十一》载: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受学于元待制黄冔。冔死节,观益自励。洪武中,贡入太学。绘父母墓为图,赡拜辄泪下。二十四年,会试、廷试皆第一。累官礼部右侍郎,乃奏复姓。建文初,更官制,左、右侍中次尚书。改观右侍中,与方孝孺等并亲用。燕王举兵,观草制,讽其散军归藩,敕身谢罪,辞极诋斥。四年奉诏募兵上游,且督诸郡兵赴援。至安庆,燕王已渡江入京师,下令暴左班文职奸臣罪状,观名在第六。既而索国宝,不知所在,或言:“已付观出收兵矣!”命有司追捕,收其妻翁氏并二女给象奴。奴索钗钏市酒肴,翁氏悉与之持去,急携二女及家属十人,投淮清桥下死。观闻金川门不守,叹曰:“吾妻有志节,必死。”招魂,葬之江上。命舟至罗刹矶,朝服东向拜,投湍急处死。观弟觏,先匿其幼子,逃他处。或云觏妻毕氏孀居母家,遗腹生子,故黄氏有后于贵池。初,观妻投水时,呕血石上,成小影,阴雨则见,相传为大士像。僧舁至庵中。翁氏见梦曰;“我黄状元妻也。”比明,沃以水,影愈明,有愁惨状。后移至观祠,名翁夫人血影石。今尚存。
《立斋闲录》记载:许观,字尚宾,池州贵池人。复姓黄。洪武二十四年殿试第一。建文初,历词垣、礼部右侍郎属。官制改,进位为侍中。尝草责燕王书。北兵将近,观募民兵于池。文庙既即位,乃召观赴京师。渡江,中流,绐使者曰:“今至京,须盛服行见礼,若不先习,至临时不能无失。”乃朝服南向拜,毕,即自沉于水,观建文未迁侍郎,金华王仲缙有题黄侍中翠微书舍诗,曰:“决策当大廷,题名独先夺。”又云:“词垣暨南宫,终岁知几迁?”
《名山藏卷》记载: 黄观,字澜伯(一字尚宾),贵池人。学于元黄冔,洪武二十四年以会试第一对策大廷□□览而嘉之,复擢第一繇,翰林历尚宝司卿礼部侍郎。革除闲增侍中员次尚书,以观为之仍掌尚宝事,观与方孝孺并为建文君所亲。靖难兵起,属观草诏告天下,及渡淮衔命征兵上游诸郡,舟抵安庆闻金川门不守,叹曰:“吾妻素贞,其死矣。”夫招魂而祭之。至建德,闻曰:“宫巳焚,失帝。新皇帝,帝三日矣。”观谓舟人曰:“罗刹之矶,湍棹可鼓也。”至矶服,朝衣东向再拜,投湍死。舟人捞之得其棕珠系.成祖捕观急,人以其帽系献。成祖疑观或尚在,族其家逮其姻党百余人,而观妻翁氏,城破时果死。翁氏者,池口人,成祖登极而问玺曰:尚玺者谁也,巳知为观。命执其妻子,得翁,使象人妻之,象人将翁至家,出市酒脯,欲与成婚。翁携其二女及家属十许入自沉通济门河。
黄观世系
据贵池上清溪《黄氏宗谱》记载:上清溪黄氏自积公为新安守居于官遂为新安世族,传三十四世孙有讳文衍、文治、庭贤者,始携迁池州圣母桥为池州邑之始祖,期间文人达士代不乏人,至六世而观公出焉抡三元官礼部而族更显,迨建文逊国,公阖门尽节族姓避诛逃匿各自分迁……
黄观坟冢
黄观墓,现存世外古墓葬,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新义村林场。黄观(1364年—1402年),字伯澜,一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上清溪联盟村)人。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后任礼部侍中,为朱允文亲用。燕王举兵,他奉诏募兵安庆,旋闻京变,在长江罗刹矶自溺。墓为衣冠冢,坐山面江,正对罗刹矶,左右为小龙湾山屏护,墓前建有黄公祠,三进,现存遗址,墓碑早年破损,尚见“观之墓”三字。现为贵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仙路归途
  • 所评章节:428
  • 文章作者:素雪M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18-08-28 15: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