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爱情更大的命题(一)

作者:denovo

关于迟迟的初恋,我是真的很喜欢惊花落的那个惊字。迟迟与无悟的故事,其实并不见得有什么出人意表之处,一个是聪明淘气,要强好胜的小姑娘,一个是历代相传,要格守戒律的圣僧,这份感情怎么可能有一点点希望?只是迟迟这个形象,在无弦所有的小说里,该是最鲜明的一个了,好像一闭上眼,就能看见她站在面前,娇憨淘气,古灵精怪,这样子的一个女孩,你怎么能把她同情伤联系起来?偏偏乍然之间,恰好因为她的淘气和好胜,这个小和尚便闯入她的心房。看至惊花落的结尾,仿佛亲眼见着那一朵碗盏大的桂花,才初初绽放,还没来得及盛开,便在他的手下凋零为尘灰;见着迟迟那绝望的神情,看着她本该跌宕起伏的爱情,猝不及防地开始又结束;听见迟迟说:“爹,我哪里也不想去。天下虽大,也不过如此,到哪里都没意思。我,认命了。”

即使是权倾天下的皇帝,也没有办法奈何任性的,还有一个盗王老爹的迟迟,可是无悟这个小和尚却叫迟迟一生中第一次明白,世上还有一种感觉叫做无奈。其实我们很多人一生顺遂,又何尝不是因为第一次爱上一个人,才明白世界上不是每一件事,只要你努力都可以做得到。

方才已经提到过迟迟的形象塑造,可以说是无弦小说女主角中最成功的一个,这主要应该归功于无弦在细节上下的功夫,对于迟迟的举动,神态,想法的描写。相比之下,小和尚身上的笔墨就要少得多了,他心里到底怎样动荡,怎样茫然,都不过是一段两段非常意象的描写。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段落,都不免要想到电影《青蛇》里的法海,那种诱惑与挣扎,实在是非常相似。小青说:“你输了。”迟迟也说:“你输了。”只是小和尚的修行比法海却还要高上那么一分两分,法海因为这个缘故恼羞成怒,小和尚却只是说:“我已经放下了。”

他真的能说放下就放下么?无弦的小说里,永远有数不清的伏笔。小和尚在观影琉璃珠里所看见的,令他惊愕的影像,会是什么?从高塔望下去,世上芸芸众生都不过是蝼蚁一般,会令他如此失态的事情,只有心灵的不平静。所以他看见的,应该是自己与迟迟未来的情孽纠缠,所以惊花落虽然结束了,小和尚与观影琉璃珠的戏份却还有许多未曾展开。

按说这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不过我个人感觉,却并不希望他们之间再有太多的故事,尤其是爱情故事发生,就好像我觉得现在给小和尚的笔墨力道恰到好处,他的形象应该比较虚一些。这个情节安排,其实牵涉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篇小说,究竟是要写什么?如果只是要写天翻地覆的爱情,那么自然,小和尚怎么能够逃脱迟迟的爱情与命运?无论怎样的自持,最后还是会陷进来,即使终于青灯古佛地修行了,心里也再不可能和从前一样平静。我想,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希望看见的事情。可是我却觉得,无弦写爱情故事已经驾轻就熟,平静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催下我们的眼泪来,我更希望看见的是她对别的问题的探索。在这个故事里,我想我看见的是迟迟的成长,从一个不解世事的少女,到明白爱情,命运,和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不那么完美的事情,不那么如意的结局。与小和尚之间的故事,恰好是她成长的第一步,如果最终两个人还是要经历惊天动地的爱情,那么无论结局是悲是喜,都会流于爱情故事的套路,冲淡整个小说的力度。

既然小和尚已经看见过他们之间的纠缠,那么,这些事情是不是注定要发生,而我的愿望,也注定要落空呢?呵呵。。。我对无弦的能力有信心,她的故事的结局,永远都是我们猜想不到的,所以这个改变也不过是小菜一碟。——这是开玩笑了,其实,观影琉璃珠是这篇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题目之一,因为它是无弦对另一个问题的探讨:命运究竟是什么,我们能不能预测命运,又有没有能力与它抗衡?

小和尚说的那番话深得我心:“观影琉璃珠所测之事,乃顺势而推。之前种种发生一切到现如今,事无巨细,一一梳理,便测得结果。如若当中人事有逆势变更,自然结果也须重新推演。”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国宝,也不过是一具机器,接受已发生事件的输入信息,根据一些内设的规律,推导出未来的可能,而不是神的旨意,凌驾于我们尘世众人之上。

但是,我们怎么能和这么精细的一部机器斗智?迟迟的出逃路上,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自己的未来,和父亲的生命,她一定要胜过观影琉璃珠;但是其实在她的心目中,对手不仅仅是这颗珠子,还有手握着这颗珠子的那个人,命运并不是天定的,神秘的,而是握在那个人的手中。迟迟的想法确实绝妙:迟迟又大大的打了个喷嚏,擤了擤鼻涕:“不如走到哪里是哪里。我既然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观影琉璃珠便知道么?”她拍了拍手站起来,从身上摸出个铜钱,闭着眼睛高高一抛,铜钱叮啷落地,她睁开眼睛,哈的一笑,俯身搀起骆何,朝着铜钱落下的方向大步走去。

看到这里,不由得笑出声来:无论对方多么精巧,多么聪慧,终究不是神力,我们终究有自己的方法,与之抗衡。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茶来自印度  发表时间:2010-02-07 19:37:48
成长的主题,很和作者文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