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作者:叶三千

追到这里,来撸一篇长评吧,也很感谢作者带来一篇好文。看文的时候,感觉到作者的另辟蹊径,和很多穿越文的不同之处的是青云并没有多少理工科的知识,没办法大开金手指,发展工业,而选择了一条如今的我们看起来依然很艰难的路,即科举之路。青云不是很有天赋,也没有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在很多时候,他所依靠的都是自己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山村穷小子到朝廷一品大员,到后来的流芳百世。
青云的努力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在身体病弱的时候坚持锻炼和养生(这个在古代考试是就考试环境而言是必须的),熟记考试的内容(每天晚上睡觉前把白天背的东西复习一遍),成为方仁霄的弟子(青云相对来说还是娇养长大,并没有过多参加家里的农事活动),在成为方仁霄的弟子后努力磨练自己的策论和作诗。凭借这几点,想说青云不成功是很难的。态度和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生。当然,青云还是开了金手指的,比如性别,如果是个女孩子,那么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和方子茗竞争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方仁霄也是青云的金手指,没有他,青云很难在官场上走的更远。还有一个金手指就是赏识青云的皇帝,从频繁提问青云就可以看出他对青云的青睐。总的来说,青云最大的金手指还是他自己,他足够努力,还拥有后世长远的眼光,不同于当时时代人的思考。
写话本是青云的一项重要技能,这让他有了一部分科举的资金,缓解了他养家的压力,也应该增进了他和简薇的感情。话本放到今天来说应该是小说,这在当时的时代来说应该是不入流的,并不像诗那样受主流社会认同。但方子茗的认同以及众多京城人民的追捧,可以看出青云的文笔还是很好的,毕竟已经是进士出身的。个人很喜欢作者描写青云写话本,哈哈。
最近看了钱穆的论中国古代政治的得失,回忆起青云的一路科举历程感叹其中不容易,也感谢作者查阅资料,让小说更加完善。从大爷爷的教导,到秀才,再去县学,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到如今的翰林。作者的描写让我们见证古代科举之路,青云是幸运的,一路走来,他虽有跌倒,但总得来说走的平稳顺利。
青云的家庭是值得羡慕的,但这也和青云作为大孙子有关,不管怎么说顾家还是非常有眼光的,在青云失败的时候也不遗余力的支持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也没有骄傲自大。青云的爸爸把青云从考场一路背回客栈,老陈氏把棺材钱给了青云,目前我只记得这些了。家人的支持,让青云走的更远。其中有一章,父母在不远游,让许多人心生感慨。小陈氏给小石头做了好多衣服,毕竟一别三年才能相见。这个家庭,以至顾氏这个家族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家族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犹如现代的人多量大,一个家族的团结,有利于一个家族的崛起。
先说到这里了,很感谢作者带来真么好的文,并且一直坚持日更,祝作者君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家庭和睦,身体健康。(⊙O⊙)作者君,么么扎~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01-30 12:18:47
谢谢你的评论,朝廷一品大员不一定是。*罒▽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