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贾诩衍生到的……

作者:缁衣公子

贾诩是让人很萌……如果忽略他的年龄比曹操还大将近十岁的话= =虽然他的字叫文和不过他哪里“文和”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似乎在此人眼里无原则,无是非,无道德观,无正统,别人挑主公,都是找明主仁主霸主英主之类 只有此人总是在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军阀手里辗转 而且永远躲在幕后 鬼气森森的~其实鬼才这个称号给他也一点不错吧= =
人在乱世,有人是想做扶大厦于将倾之人,这种人可以大义感之;
有人是想出人头地找一个发挥才华的舞台,这种人可以豪情壮之;
有些人是贪图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这种人可以重利诱之;
有些人是想流芳百世书名青史,这种人可以美名尊之;
但是似乎只有贾诩,你说不上来他想要的是什么,又是为了什么让他用心出谋划策,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像就是为了吹皱一池春水
几十年前还有“纯儒之典型”,在三国那个时代,蔡邕、孔融之类或许能算纯儒,周瑜、鲁肃、陆逊以及后来的陆抗之类可算儒将,而如陈群、司马朗、卫觊、董昭、荀攸、张昭等人是半儒半谋,孔明、司马懿、荀彧、法正、顾雍、张纮等人虽说最初的定位是谋士,但他们在某些程度上更是政治家~曹操就不用说了,他简直像一个魔方,面面俱到,政治,军事,文学,书法,音乐……人说他是奸雄,其实光这两个字就不简单,“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既奸又雄,唯曹公耳”,有时是大奸小雄,有时是大雄小奸,有时三分奸七分雄,有时这奸雄二字间的成分又有转化;传统的“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识人之术在他身上一定效用全无。以一般情况来说,一个奸诈的人,通常不会同样是一个勇敢的人,然而曹操却是一个例外。战史上他曾无数次狼狈无比,但若不是“丞相自来征战,一身当先”,那些只会口水战的人哪里找得到机会污蔑他?凭这一点,刘备、孙权就无法和曹操相比
三国演义中,孔明虽然看着是最聪明的,然而那些往往是“仙人之术”,凡人学也学不来,而曹操的谋略却全是切实可循的人间智慧。就算是那个得到骂名无数的“借仓官之头以安军心”,除去对于当事者本人的同情,客观看来,堪称是用最小损失得到最大利益的活生生的范例——这样的智谋,我承认,我无法抗拒它的美丽。(《青梅煮酒》)
咳咳~把话题扯回来……不说那些含了政治家杂质的,如说纯粹的谋士,郭嘉、程昱、庞统应该算得上(至少后者还来不及凸显出他的政治才能)然而如果化验一下每个人胸中“谋士”两个字中含的成分,贾诩的纯粹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他简直是为谋略而谋略,似乎从不留下后路,也不留下给自己实现“理想”的余地。“天生谋主”这四个字,还真不知是郭嘉还是他最适合~
郭嘉、贾诩的长处和荀彧、诸葛亮不同,但是他们两个本身又有差别。如果说郭嘉拥有猎豹般的机敏以及鹰一样锐利的目光,双眼如炬,不仅可观人心,亦可在千万分之一秒的瞬间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那么贾诩更像是一条毒蛇,他的目光使人脊背发凉,感觉永远也摆脱不掉他在你背后阴沉沉的窥视,当你还在寻找他藏身的位置时,他的毒牙已经嵌入了心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四句诗,与贾诩有某种诡异的和谐感,当然贾诩估计是不曾想过“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
不知为什么,我一直认为“毒士”这个称号不是指贾诩用计的残忍,郭嘉、荀攸献计决白河之水以淹下邳时,又何尝顾及过百姓的身家性命?若论谋略上的冷酷残忍,他们也未必就逊色多少。“毒士”更多的或许是,贾诩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他甚至没有对某个人、某股势力特定的忠诚与执着,他也从没有维护和恢复什么的念头——相反的,荀彧可就是整个曹魏甚至整个天下最执着的守护者,与这位完美的荀令君相比,贾诩就是“破”字当头、“破”有余而“立”不足的典型。
然而跟司马懿不同,也是最诡异的一点,贾诩竟然也没有常常与这种可怕的“破”力共生的野心,不可否认的是,这使他的形象越发幽渺……曹操常叹郭嘉乃知他者,但我想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说出贾诩是自己的知己,这个想法哪怕是在脑中转一转,也会感到一阵寒意。
贾诩在三国中像谁?如果一定要说一个人出来,我只能说是李儒(也许)。作者回复:
我继续感动……

贾诩啊贾文和

毒士,谋主……这个人很值得去深挖,太特殊,就如大人所说没底线没原则破而不立

如果历史上真有李儒这个人……那确实是最相仿的

不过李儒还会为了董卓打算,贾诩会为谁打算?谋人谋己,一样心狠手辣

也许从开始到最后

他要的就只是出谋划策的成功感,那种毒计得手天下为之所动的成功感……作者回复:
1600+字……大人乃太厉害了………………………………

咬手帕……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