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让以沫专心学习的讨论

作者:沁黛

【纯属个人观感,不是写作指导,只是评价,分享个人观点。我的观点只是观点,没有指指点点,大家友好互动哦~】
首先简单地、片面地概括一下最近几章让我有所顾虑的情节发展,借此指明我个人认为张招娣、苏爱国两位同志的育儿策略滞后的问题。
最近女主陷入了“经济危机”——她想扩大奶茶店的经营规模,但是现金流有些紧张,而她的妈妈并不愿意帮助小学的女儿发展自己的经营事业。
张招娣女士在与自己的丈夫达成一致之后,认为“做生意”“炒股”“弹钢琴”等一切课外行为将对从小到大从没考过100以外的分数的女儿的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乃至于不能考上尖子班。因此决定让她暂停一切课外活动,专心学习,以备考入尖子班。
………………………………
我认为他们对于女儿育儿策略的滞后体现在:
他们对女儿的未来还没有什么规划,但是已经有了一种控制欲,便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已有经验来让女儿照着自己想的轨道走。而这种“控制”是让读者感到不适的。
(当然我不是抨击家长的控制欲,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且在儿童成长的初期,对儿童进行权威式的管理,让他们知道一些最基本、重要的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终身成长的。)
这种不适有几方面:
一、女主作为一个小学生,从来都只考100分,从来没有展现过“女主的学习会被影响”这种迹象。家长的这种武断的一刀切,简直唤起了我的童年创伤了——
课外书、和小伙伴愉快的放学时光、周末的一口冰淇淋,在这些快乐的背后,我都要注意父母的目光以及情绪,看看他们是不是觉得我的快乐过了分,让他们觉得一个学生是不可以这么快乐、这么肆意。
一个学生是应当时时刻刻谨记学习的要务的,怎么可以快乐得昏了头,不想学习了呢?他们冷凝的目光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小时候快乐的我的脑袋上,让我直到现在都还不能坦然地在他们面前玩手机。
张、苏二位家长自然没有这么控制苏以沫小同学,之前甚至相当民主、纵容女儿的肆意生长。但是,在升学压力面前,这对父母开始有点让我害怕了。
最显著的表现是钢琴这一点。我周围很多小孩真的从小学琴就被父母打手板打到大的,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把业余十级考了下来,拿到特长生或是小升初的敲门砖之后便不再让孩子学琴了,只许一颗红心向学习。同学们不用学琴之后真的是觉得刑满释放一样,没有一个长大以后还愿意继续碰琴的。
而女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的,她为了父母的投入与期许而每天自觉练琴一两个小时。这种自觉程度我相信80%成年人是做不到仅仅为了哄父母开心而能做到的。但女主坚持下来了。
太太也几乎没有着力描绘过女主从练琴这件事中得到的快乐。我从来不知道女主一遍遍地练习时在想什么。
这种孝顺程度,我想我那些同学的父母们真的要羡慕哭了。
而与此同时,二位父母又为了“他们认为对女主有利”自顾自地决定了女主的生活重心。
在“惊喜”送钢琴、参加钢琴比赛之后,女主又要为了爸妈放弃钢琴了。而且这个暂停键好像爸妈想按就按、不想按就不按一样,说是半年,就半年。半年以后也别想逃。
这种随意摆弄的感觉,我想哪怕是自主意识并不太强的真小学生都受不了的,更何况女主这样一个大人灵魂呢?
……………………
再说说做生意这些事情,这也让我有种父母在不自觉地利用女儿的感觉。(这只是个比喻,不是扣帽子说他们不是好父母,只是说他们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欠妥当)
女主从小到大,关于做生意相关的主意不知道出了多少个,甚至对她老爸的职业生涯都给出过切中肯綮的建议。这些过往的事情难道没有体现出女主本就是一个很擅长经营且对社会有颇为深刻的认识的人吗?
虽然她现在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是,女主父母之前对于女主帮助他们挣钱的建议一一照办,并且都收获了理想的成效;如今轮到女主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就用“影响学习”为要挟让她听话。
这种行为好生别扭。
他们固然有其理由,但是这种要挟、这种拿捏,真是不符合前文开明、民主的家长形象。
毕竟只是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班,我不知道作者太太设定下的这个重点中学有多难进,但是以女主目前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外活动经历,人大附中、四中也不可能将她拒之门外了。
在已经如此优秀的情况下,“影响学习”这一尚方宝剑依然斩了女主的课外活动。
这真让人沮丧。
二、在家庭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对女儿的规划仍然是一种“小镇做题家”式的卷王模式。在小说中,畅想一个理想父母,寄托一种希望,我认为是无伤大雅的,所以在女主这里,我不禁希望她可以得到我长大了之后希望自己可以拥有的童年。
女主前世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生养她的父母并不能给她助力,反而不停地在把她往下拉,所以她信奉“卷能胜天”。
但这种信仰,可以说是只出于马斯洛需求的底层的生存需求的,她没有什么“实现自我”的需求。所以这种阶段性的信仰,必然导致她会在满足了基础的生存需求之后陷入一种迷茫,进而滑向将“躺平”作为人生理想。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她一直以来没有什么不必为生存忧虑的时间来探索、钻研、发展自己的爱好,进而确认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领域方向。
她的前世,在她刚刚有可能有闲暇时间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时,戛然而止。
所以这一世,她开头就卷父母,想让父母成为富一代自己咸鱼躺平的理想是自然而然甚至是正当的——她已经奋斗过了。
如果说,人生在世必须要奋斗一回的话,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份额了。
所以,我在看到女主的父母对于女儿想当咸鱼的理想的应对措施是“强压女儿学习”时,感到了一种错位。
“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这种人生策略是有局限性的,是针对非有产阶级的家庭,为了保证家族阶级不下滑而不得不采取的稳健策略。一个无产、乃至中产阶级,都是需要找一份至少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来保证家族人口得以往下繁衍生息(至少自己不能被饿死)。在这种生存必需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必胜的竞争策略。
所以在竞争社会岗位中,只有成为更优秀的那一个才不会淘汰。
这是大部分家庭鞭策儿童努力学习、奋力上进的根本动力与焦虑。
资产阶级的策略则略有不同。他们的世界更美好、也更残酷。美好在于,他们倘若有理想,是有资本去追梦的,残酷在于,商场如战场,一个富豪家庭难以保证自己的后代有能力继续家族的辉煌。
目前女主的家庭或许很难说是资本阶级,但是也可以说是吃穿无忧了。但对于女主的成长策略还是用的普通家庭鸡娃的策略。这种错位是让我觉得浪费到痛心的。
张招娣、苏爱国两位,在家庭资产已经“飞升”的状态下,从来没有针对女主的未来成长进行过资料收集与重新评估。
………………………………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的理想童年是:(如果家里完全没有经济负担)我可以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尽可能多的三分钟热度,我想知道世界上很多奇妙体验到底是什么体会。我会在这不间断的无数尝试中,发现自己的热爱与天赋,找到一两项,加以坚持。
有了广泛的的视野、广博的阅读,我知道天下之大与自我之小,在我持之以恒的坚持之后,我有那么一两项专长处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前10%。
这样的我,是社畜的我想象出来的理想的我想有的样子——自信而不自傲、谦逊但不卑微、不以财富为傲但也知道挣钱不易,我的生活充盈着我热爱的事业与我爱的人们。
……………………………………
话说回来,女主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在不受经济条件束缚的情况下,他们希望女儿长成什么样子呢?
希望不是只想女儿考一个编制。
希望女儿有干劲、有奋斗目标这很好,但是在女儿没有干劲的时候,我想,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告诉女儿:她可以去看星辰大海,要不要去看看?
而不是让女儿不能再在成长的小路上东张西望,只能低头赶路。
希望可以看到女主找到她这一生的人生使命,或者只是她喜欢做的事情也好。学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93
来自北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是敏敏呀  发表时间:2022-09-12 22:31:09
不能再赞同了
4
来自安徽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2-09-12 23:07:30
说的太对了。谢谢!给你发个大红包,么么哒
4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慕初  发表时间:2022-09-12 23:08:52
赞同+1
姐妹你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7
来自广西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2-09-12 23:09:03
玫瑰开在三月里,红包随时到手里,请继续支持哦!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2-09-12 23:09:06
玫瑰开在三月里,红包随时到手里,请继续支持哦!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沁黛  发表时间:2022-09-12 23:18:27
谢谢作者太太的大红包!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许撩撩的小可爱  发表时间:2022-09-12 23:41:11
我也觉得,而且女主学习早就超前了,而且女主在父母眼里一直都是天才人设,同时也很自律,突然一下这么管着学习真的很突兀
14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8楼] 网友:仲夏  发表时间:2022-09-12 23:48:07
看了你写的长评,才明白这章怪异在哪里,刚刚读完这章,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具体在哪儿不对
7
来自江苏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9楼] 网友:书册埋头  发表时间:2022-09-13 00:02:39
举双手赞同!就因为女儿想借钱抢占市场,就觉得女儿是赚到钱就不会努力学习。认为女儿学习也不是因为热爱学习,只是为了用知识赚大钱,一旦知道家里有钱就不会认真读书,所以趁着这机会掰正她让她知道钱确实重要,但是自己有本事才能守住钱?然后措施就是断掉觉得女儿非常热爱的钢琴半年,抵押电脑茅台,没收证券报纸等一切所谓的娱乐活动让考第一的女儿努力上个尖子班?逻辑在哪里?你觉得这样做就能掰正她,让她知道所谓的钱确实重要,但是自己有本事才能守住钱?我觉得如果是真的小孩,那小孩只会坚定钱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只有自己有钱才有资格安排自己的人生。
14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0楼] 网友:我的对象在哪里  发表时间:2022-09-13 00:23:54
不能更赞同了,读这几章总有种违和感但说不出来
6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1楼] 网友:九枝灯  发表时间:2022-09-13 01:41:35
姐妹你也太会说了,直接把我感觉不舒服的所有原因说出来了,太会分析了,你当年语文分析都是满分的吧!真的把这几章的问题说出来了!
6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2楼] 网友:罗森蔓  发表时间:2022-09-25 21:50:36
我感觉他的父母经济情况上涨的同时对于儿女教育的格局还没有打开
4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3楼] 网友:啵赞平安喜乐红红火火  发表时间:2022-12-17 21:35:37
一路看下来,这个评论说得最好,就是这种感觉
来自广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