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之我说

作者:yesmina

看完这一章,感慨颇深,对网络暴力这个话题,有些话已经积攒了好久,只是一直有点犯懒。前些天看到新闻报道□和今日头条遭遇黑公关,今天又恰巧看到作者涉及到这个问题,忽然就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分享之前,先说我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任何讨论纯属废话,因为它其实是有标准答案的,是“不言而自明”的。明白人不屑说废话,而“不愿明”之人,我不惮揣测,若其自身遭遇网络暴力,多半是比明白人还“明白”的。
我认识到网络暴力这一现象的时间,可能比很多人都要早一点。08、09年,我接触到网配圈,开始常逛门牌号52的那个网站。那个时候应该算是网配圈的一个高峰吧,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高峰低谷这玩意怎么算,但感觉那个时候真是出了不少诚意满满、制作精良的作品。说到这,插几句,“精良”这东西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我的同学就鄙视过我的品位,说不知道网配剧这种草台班子有啥可听,台词听得就犯尴尬症,至于填词翻唱,呵呵,敢不敢去听听原唱。我那时偏犯拧,觉得她推荐的上映大片英文歌曲才是狗屎,完全听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想想,啊啊啊啊,我可以把那段黑历史从我人生中去掉麽?!太打脸了,十年过去,我喜欢上了当初自己说的狗屎,damn!
我说这些决不是为了踩网配剧,反之,在我看来,网配剧在某个层面和上映的电视电影完全称得上旗鼓相当,各擅胜场。是的,电视、电影、流行歌曲以及为出版目的而作的小说等等,这些在结构精巧细腻上不知胜过网配剧这样的草台班子多少倍。但是,不知诸位可曾想过什么叫结构精巧细腻,或者说这是怎么来的。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做出针对性的设计。
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以欲望为食的饕餮。当我把网配剧放在舌尖慢慢舔舐时,嗯,这个味道,我仿佛附在一个在电脑前揪着头发垮着脸码字又时而眉飞色舞的家伙身后,我一边看着屏幕上飞速跳动的故事情节大叫有趣有趣,一边打量那家伙忽喜忽愁的脸——多么青涩而直白的欲望,多么鲜活有生气的灵魂,我不自觉被感染地愉悦起来。而当我把电影电视放进嘴里,出现在我眼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为首的拿着捶子随时准备一锤定音,底下一圈人拿着调研报告提议,“我们的目标观众90%是处于年龄XX岁至XX岁的未婚女性及在校学生,所以在主角的性格设定上……”“最近很火的XX内的XX情节我认为很能迎合女性的XX心理,可以考虑借鉴”。那一双双的眼睛穿过剧本,落在了更远的目标观众身上,俯视你灵魂深处自己都未必清楚的欲望。比起低效益的感染,他们更青睐引导、暗示、准备包袱、制作泪点、一张一弛、控制你的眼泪与心跳。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仅仅反射你的欲望而不care其他。老练的欲望猎捕者,我这么叫他们这些某种意义上的“同行”。
我并没有离题。我要说的是,当时网配剧的制作还处于第一层开始向第二层过渡阶段,网配剧论坛的撕逼技术已经完全进化到第二层级了。而上述网配剧与电影电视的区别其实是我在细细研读过论坛帖子之后的体会。
起因是论坛逛多了,除了看作品帖,也开始留意起一些cv的八卦。看见偏爱的cv,忍不住会回两句(我真心希望我曾经的言辞没有伤害到无辜的同学,若有,鞠躬道歉)。然而一个F5过后,最新的回帖与一开始往往走向迥异,而且,咳,多半打了我回帖的脸。几次百转千回后,我的好奇心上来了,然而作为不爱混q群的潜水党,我最终用了个笨办法——扒贴,即在论坛用关键词搜索相关贴,然后一贴一贴看。我看到的最早的贴大概是02还是03年吧,五六年时间线下来,我一路看一路懵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做人。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慌,然后又用百度对全网搜。
那个时候,我还对新闻深感兴趣,关心国内国际新闻。有一天我在微博看到一个知名大V发的新闻,不知为什么产生了一点疑问,在搜遍百度后不死心,又用Google英文对应关键词。然后我去那个大V评论里留言纠正,并看到我那条微不足道评论被迅速顶掉,而其他评论依然就着假新闻评头论足。我并不是批评什么,只是开始认识到在流量机制下,这就是一种必然。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想,我肯定不是第一批微博用户,但搞不好是第一批弃用微博的。
其实,从上面可以看出,有很多消息只要多换几个搜索引擎,多半还是不会只有一面之辞的。但到底该信哪一方呢?如果从动机上讲,很多时候双方看似都有可能,而我又不是个明辨是非的人。而且这只是网上的消息,那些未能上网的消息呐?更何况,除媒体工作者,谁有时间去探究那些其实和自己不相关的事?不过随口闲聊的谈资罢了。即使那些媒体工作者顶着压力如实报道的轰动一时的事件,还不是随风湮没?我自己也看到过几份当时特别义愤的新闻,经年之后再去留意,却往往没有下文,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解决的,无辜受害的人被弥补了没有。到现在,也只记得一二件事了。
当然,这些事可能不能被严格定义为网络暴力。但是我想读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这些事对我影响很大,我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阴谋论,碰上啥事先从动机上想,谁受益谁就是幕后主使;二是让自己尽量隐形,不被关注,碰上家庭、成长经历之类的问题一律三缄其口,聊天时注意导向安全话题。总之,就是有点被害妄想症。
然而我并不想安利被害妄想。相反,我想说这其实是不好的。那之后几年,因为一些事情,我的生活并不顺利,但现在回想起来,这其中也有当时那种心态的“功劳”。我的一个长辈就批评过我“太封闭了”。
这两三年,生活慢慢好转,心情也开朗一些,也可能是各种磨练多了,脸皮厚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对网络暴力又有一些新的看法。其实网络暴力并不是个新问题,只是把现实生活中本就有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搬到网上了而已,又因为网络上互相看不见,故而有些人便更肆无忌惮地制造、不经思考地传播。所以,对这一问题,先人就早有成熟的做法——“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至于对于他人,大事当然要依靠法律,若是小事,他都已经disgrace himself,咱就哈哈一笑吧。
最后,对于作者在文末安排的桥段,我还是有一点不同意见的。那种一边倒舆论状况感觉不太可能发生在现在的网上,要是八九年前或许倒是可能的吧,我觉得现在网上的评论比过去要中立公允。可能是大家都被骗多了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太naive见得少)不过小说嘛,为了爽,完全可以理解 -3-
所以,就只有一个问题了,能不能更多一点?好吧好吧,知道你三次元忙,随你怎么更都爱你啦~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夜茶  发表时间:2018-07-07 13:56:10
膜拜大大
[2楼] 网友:道青缘  发表时间:2018-07-07 15:25:46
说得好!
[3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8-07-09 09:24:52
谢谢姑娘的长评!么么哒!给姑娘加精!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