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催更系统绑定中》

作者:

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外文名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国籍 俄国
出生地 俄国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出生日期 1828年9月9日
逝世日期 1910年11月20日
血型 O型
职业 小说家,评论家,哲学家
信仰 非暴力的基督教 无政府主义
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流派 写实主义
受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叔本华
托尔斯泰受其影响
甘地(印度)、马丁·路德·金(美国)、
维特根斯坦(德国)
代表作品
一、三大巨著
1. 《战争与和平》
2.《复活》
3.《安娜·卡列妮娜》
二、其他作品
《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
《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1886)
《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应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写于1916年)
《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伊凡·伊里奇之死》
《舞会之后》《复活》《主与仆》《跳水》《活尸》《蜡烛》
《三个老头》短篇小说:《穷人》(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第二课)
三、作品详单
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直到现在,他所有的作品合共有90册,以下为他的部份作品。
小说
1《童年》(Детство,1852年)
2《少年》(Отрочество,1854年)
3《青年》(Юность,1856年)
4《一个地主的早晨》
(Утро помещика,1856年)
5《塞瓦斯托波尔纪事》(Севастополь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1855年–1856年)
6《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декабре месяце,1854年)
7《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мае,1855年)
8《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в августе 1855 года,1855年)
9《哥萨克》(Казаки,1863年)
10《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1865年–1869年)
11《高加索的囚徒》(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1872年)
12《谢尔基神父》(Отец Сергий,1873年)
13《安娜·卡列尼娜》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1875年–1877年)
14《忏悔录》(Исповедь, 1882年)
15《伊凡·伊里奇之死》
(Смерть Ивана Ильича,1886年)
16《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Много ли человеку земли нужно,1886年)
17《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Крейцерова соната,1889年)
18《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1864年, 1886年)
19《为什么》
20《卢塞恩》
21《舞会以后》
22《复活》
(Воскресение 1899年出版)
23《哈吉·穆拉特》
(Хаджи-Мурат 1896年-1904年撰写,1912年出版)
散文
1《什么是艺术?》(1897年)
2《天国在你们心中》
3《到底怎么办》
4《当代的奴隶制度》
5《回忆录》(未完成)
6《给自由主义者的信》 (英语,1898年)
戏剧
1《黑暗的势力》
(Власть тьмы,1886年)
2《教育的果实》(1889年)
3《活尸》
(Живой труп,1900年)
编著
1《启蒙读本》
2《生活之路》
个人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
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
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 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
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
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了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
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
“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
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