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催更系统绑定中》

作者:

嫘祖
嫘祖,一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嫘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和炎黄二帝开辟鸿茫,告别蛮荒,功高日月,德被华夏,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
所处时代:中国远古时期
民族族群部落:华夏西陵氏
出生地:西陵
主要成就: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身份:黄帝轩辕氏元妃
人物生平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悠久文明大国,汉族先民创造了著名于世界的灿烂文化。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嫘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和炎黄二帝开辟鸿茫,告别蛮荒,功高日月,德被华夏,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
主要功绩
养蚕缫丝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的伟大功绩,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称嫘祖: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
嫘祖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罔,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生二子,她和轩辕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以攻心为上,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嫘祖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人物评价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华,它属于华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范畴,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
历史发展到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性的生活和地位显然大大降落;而且竟适得其反,女性往往竟成为被污辱与受损害的,何其可悲啊!在历史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男女自由平等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有法律的保证;然而妇女的不幸遭遇,即使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也并未消失其阴影,在有法律的保障制度下,重视端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依然是今天与未来的神圣职责之一。
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郭璞注《世本》
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
袁珂案:《路史·后纪五》
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所谓先蚕,即为最先教人们载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后来又称祭蚕的仪式为先蚕。
《史记·封禅书》
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刘恕《通鉴外记》亦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集说诠真》
为蚕祈福,谓之先蚕。
李贤注:《汉日仪》
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螺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
故里探论
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表明,关于西陵氏部族的地望和嫘祖故里的认定存在十余种观点:河南有三地:开封、荥阳、西平;湖北有四地:宜昌、远安、黄岗、浠水;四川有三地:盐亭、茂县、乐山;还有山西的夏县、山东的费县和浙江的杭州。由于古代文献上或多或少地有过这些地方为“西陵”或者与嫘祖传说相关的记载,所以认定这些地方为“西陵”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无法完全排除这些地方为嫘祖故里的可信性。尤其是在四川盐亭、湖北宜昌先后举行嫘祖文化研讨会以后,嫘祖故里盐亭说与宜昌说在学术界曾产生较大影响。
盐亭论
主张嫘祖故里在四川盐亭的主要依据,是唐开元年间盐亭人赵蕤撰写的 修葺嫘轩宫碑序。其文曰: “ 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官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 忆官史。据前碑所志,补建于蜀王之先祖蚕丛。后文翁治蜀,大加阔筑。历经兵燹,已三缺三圆矣。” 碑文虽然直书嫘祖生于盐亭、葬于盐亭,这也只是唐朝时期当地文人的一种颂词,词句可能是根据当地的汉族民间传说撰写而成,仅以这条碑文和当地的传说认定嫘祖故里为四川盐亭,证据尚嫌不足。
宜昌、远安论
提出湖北宜昌、远安等地为嫘祖故里,也只是依据《水经注》等书对“西陵县”的不甚明确记载。例如,《水经注》卷 35 江水条的记载:西陵县故城,“《史记》秦昭王遣白起伐楚取西陵者也。”这里所说的西陵县,在今武汉一带。《水经注》卷 34 又云:夷陵县之古城,“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黄武元年( 222 )夏名西陵也。后复曰夷陵。”这里说的“西陵”则在宜昌市附近地区,东吴时期一度改“夷陵”为“西陵”,说明秦汉和秦汉以前这里可能没有“西陵县”之说。西汉时期成书的《战国策》记载:“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 279 ),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
刘向把“西陵”、“夷陵”两个地名并列使用,进一步说明了秦汉以前“西陵”和今宜昌一带的“夷陵”不是一个地方。
西平论
嫘祖故里——西陵氏部族的活动区域在今河南西平及其附近地区,相对来说具有更大的可信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西汉以前,西平一带称为西陵有较为充分的文字记载。
上面所引用的《战国策·秦策》记载的秦将白起攻打楚国的事实,说明秦汉以前的西陵不在湖北宜昌一带。
顷襄王二十年,白起率兵首先攻取的是楚国的西陵,然后是鄢、郢、夷陵。笔者认为: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鄢水,“即今湖北中部汉水支流蛮河”,蛮河则在距襄樊不远的南漳、宜城一带;郢,是顷襄王以前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而夷陵则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
从这些地点的地理位置分析,白起可能是在占领西陵之后依次向南用兵的,这里说的西陵显然也不是西汉时期江夏郡(治所今武汉市)所辖的西陵县,而应当在襄樊以北的河南境内。
至于西陵在河南什么地方,《水经注》记载:西平县,“故柏国也,《春秋左传》所谓江、黄、道、柏方睦于齐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尽管如今对“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说明了西汉时期的“西平”和“西陵”大致为同一个地方。西汉的西平县属于汝南郡,《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汝南郡条下有明文记载, 1981 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发现汉简将近 40 枚,其中的“王杖诏令”简上有“汝南西陵县”等文字,西汉以后,这里又设置过西陵乡、西陵亭等与“西陵”相关的地名,进一步说明西汉将西陵改为西平是有史可证的,即:西汉前期和西汉以前,西平一带称为西陵,西陵之名可能源于远古时期的西陵氏部族。
2. 与新郑(黄帝故里)地缘相近,增强了西平为嫘祖故里的可能性。
嫘祖为黄帝之妻,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称嫘祖为黄帝的元妃,也有着较多的文字记载。宋朝高承的《事物纪原》云:“黄帝初有元妃嫘祖、次妃嫫姆、洎形鱼氏、方雷氏。” 宋朝张君房的《云笈七签》、罗泌的《路史》等书中亦有黄帝元妃为嫘姓之言,说明嫘祖为黄帝的第一位妻子是可信的。原始社会交通极为不便,到处是未曾开发的山林沼泽,决定了远古部族之间相互交往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地缘临近应该是远古部族之间进行通婚的重要条件,同时,通婚也是增强部落之间政治、军事联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西陵氏部族应该与黄帝部族具有较为接近的地缘关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娶嫘祖之时,居于“轩辕之丘”,说明西陵氏部族应该距轩辕丘不会太远。
黄帝居住的轩辕丘的位置,史籍有明文记载。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明代的《广舆记》、《明一统志》、《天下名胜志》以及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文献均称轩辕丘在河南新郑,所以学术界普遍认同黄帝故里在新郑。以现今的里程计算,西平与新郑相距 一百二十公里,活动在新郑的有熊部族与生活在西平的西陵氏部族地缘相近,具备交往通婚的便利条件。
相对而言,四川盐亭与新郑相距数千里,湖北宜昌一带与新郑虽然较四川为近,但也有千里之遥。新郑与这两地之间路途遥远、山水阻隔,地理等自然因素决定了黄帝部族与当时活动在巴山蜀水间的各部族的相互交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果西陵氏部族生活在盐亭或宜昌等地,会使皇帝娶嫘祖为元妃存在诸多不可能的因素。
3. 民俗、传说和考古材料,提高了嫘祖故里在西平的可信性。
西平县的西部乡镇,处于伏牛山余脉向平原地带过渡地段,这里的低山、土岗、平原、湖泊、河流相互交错,整个地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丘陵地形。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既可以从事农耕生产,也可以采集、渔猎,为早期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西平境内的蜘蛛山,又称为“始祖山”,相传嫘祖就是在这里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后,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蜘蛛山上建有嫘祖庙(如今仅存残碑、砖瓦等物),每年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当地群众都要在这里举办盛大的庙会,用来纪念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功德,所以庙会又被称为“蚕桑节”。师灵(西陵)冈上,有一座高大的娘娘坟,当地人称之为嫘坟和嫘祖陵。尽管嫘祖山、嫘祖陵在全国有多处,但也为嫘祖故里在西平提供了可信性。
后世纪念
新郑嫘祖纪念节
嫘祖是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妃。是她开创育桑养蚕,抽丝织巾,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是她兴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礼俗,从而著称“婚姻文明”创始者嫘祖。在改革开放年代以来,新郑已举办过四届嫘祖纪念节。
中国嫘祖文化之乡——西平县
“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组一行专程赴河南西平县,对该县申报的“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该县有关“嫘祖文化之乡”和“冶铁铸剑文化之乡”的专题汇报;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棠溪冶铁铸剑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桥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观看了有关影像资料,查阅了历史文献资料及相关实物史料,并进行了专家座谈。
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西平县(古西陵)是嫘祖故里,是中华民族植桑养蚕、缫丝制衣文明的发源地,嫘祖文化的原生地。遗址遗存确定准确,有历史记载真实,民风民俗延续久远,传承至今不变,民间文化底蕴浑厚,影响广泛。西平的冶铁铸剑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诸多历史典籍记载和原生态性的多处历史遗存;不仅流传有众多的民间神话、传说、风物掌故,又有对棠溪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标志着西平县申报的“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西平地处伏牛山余脉,为战国、汉晋时期著名冶铸重地,西平酒店战国冶铁遗址,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嫘祖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正妃,是她发明植桑养蚕、缫丝制衣,和黄帝一道开创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人文女祖”。
《嫘祖文化研究》
《嫘祖文化研究》一书也与今年九月正式由文物出版社结集出版发行,并于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论证了嫘祖故里在西平;嫘祖乃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和黄帝一道带领子民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功莫大焉,被后世奉为蚕神和祖神(旅游之神)而世代尊崇。不少论文还就研究与开发嫘祖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表了真知灼见。
《南浔蚕桑乐府·赛神》
(清)董蠡舟
孙言昨返自前村,闻村夫子谈蚕神。
神为天驷配嫘祖,或祀菀窳寓氏主。
九宫仙嫔马鸣王,众说纷纭难悉数。
翁云何用知许事?但愿神欢乞神庇。
年年收取十二分,神福散来谋一醉。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玉  发表时间:2019-05-08 16:59:45
缫丝
【发音】:sāo sī
【解释】:把蚕茧煮过后抽出丝来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
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东方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刺绣的技术。这方面的发明,应归功于汉族的妇女。
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螺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距今约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
汉代发明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用于纺棉,13世纪传入欧洲。
简介
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
根据产品规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茧的茧丝离解,合并制成生丝或柞蚕丝。
缫丝方法很多,按缫丝时蚕茧沉浮的不同,可分为浮缫、半沉缫、沉缫三种,蚕茧的浮沉主要决定于煮茧后茧腔内吸水量的多少。按缫丝机械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立缫和自动缫两种。按自动缫丝机的感知型式不同,可分为定粒感知缫丝和定纤感知缫丝两种。定粒感知缫丝是在缫丝过程中使每根生丝保持一定的茧粒数,缺粒就添绪和接绪;定纤感知缫丝则采用纤度感知器,当生丝细到一定限度(称为细限纤度)时即行添绪接绪。绪表示每粒茧的茧丝头。按生丝卷绕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小缫丝和筒子缫丝两种。小缫丝是将生丝卷绕在小上,然后返到周长为1.5米的大上,再做成绞装形式。筒子缫丝是卷绕成筒装形式。
工艺
缫丝工艺过程包括煮熟茧的索绪、理绪、茧丝的集绪、拈鞘、缫解、部分茧子的茧丝缫完或中途断头时的添绪和接绪、生丝的卷绕和干燥。
索绪  将无绪茧放入盛有90℃左右高温汤的索绪锅内,使索绪帚与茧层表面相互摩擦,索得丝绪。柞蚕茧用手索绪,但不能在封口部位索绪。索得绪丝的茧子称为有绪茧。
理绪  除去有绪茧茧层表面杂乱的绪丝,理出正绪。理得正绪的茧称为正绪茧。
集绪  将若干粒正绪茧的绪丝合并,经接绪装置轴孔引出,穿过集绪器(又称磁眼),集绪器有减少丝条水分、减少颣节和固定丝鞘位置等作用。
拈鞘  丝条通过集绪器、上鼓轮、下鼓轮后,利用本身前后两段相互拈绞成丝鞘(见立缫)。
缫解  把正绪茧放入温度40℃左右的缫丝汤中,以减少茧丝间的胶着力,使茧丝顺序离解。如离解中的茧丝强力小于其间的胶着力,就会产生断头,这个现象称为落绪。茧子缫至蛹衬而落绪的称为自然落绪;缫至中途而落绪的称为中途落绪。
添绪和接绪  当茧子缫完或中途落绪时,为保持生丝的纤度规格和连续缫丝,须将备置的正绪茧的绪丝添上,称为添绪。立缫用人工添绪,自动缫由机械添绪,由接绪器完成接绪。由于一粒茧的茧丝纤度粗细不一,为保证生丝质量,立缫添绪时除保证定粒外,还必须进行配茧,即每绪保持一定的厚皮茧和薄皮茧的数量比例。
卷绕和干燥  由丝鞘引出的丝,必须有条不紊地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丝条通过络交器卷绕在小上的称为小丝片;卷绕在筒子上的称为筒装生丝。但是无论何种卷绕形式,在卷绕时都要进行干燥。在自动缫丝机上,除了上述各项程序外,新茧的补给、给茧、纤度感知、添绪以及落绪茧的收集、输送和分离等,都由机械来完成。
柞蚕茧缫丝有干缫丝和水缫丝两种。干缫是使经煮茧、漂茧后的茧脱除部分水分,在茧呈现湿润状态时将其置于干缫机的台面上进行缫丝;水缫和桑蚕茧立缫工艺基本相同,将经煮茧、漂茧后的茧直接置于盛有热水的水缫机锅内进行缫丝。
由来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海首建以蒸汽为动力的近代缫丝厂怡和洋行纺丝局。
19世纪80年代,华商黄佐卿在上海创办公和永机械缫丝厂。
此后,机器缫出的丝(俗称厂丝,质量较土法缫丝为优)逐步取代农村的土法缫出的丝(俗称土丝)。
当时,缫丝厂以缫制为中心工序,对各产地的蚕茧进行试样和工艺设计,经过混茧(把不同的干茧照工艺设计按比例混合起来)、剥茧(剥去毛茧表面松软的茧衣层,使成为光茧)、选茧(照工艺要求,在准备上车蚕茧中,按茧型大小、蚕茧色泽、茧层厚薄等进行选别,同时剔除各类下脚茧)、煮茧(将茧用水加热或添加助剂等,使适度膨化溶解丝胶)、缫丝、复摇(将缫制的小丝片送到复摇车上加工复摇、烘干,成为大丝)、再经过编丝(将大丝片统一编理)、扎绞、秤丝、配光(在灯光下配色)、打包、成件,并通过生丝检验,照标准按质分等。
早期上海各缫丝厂所用缫丝设备购自法国(两绪共捻式)和意大利(4至6绪单捻直缫式),以蒸汽为动力,并为煮茧和缫丝烘燥提供热源。
缫丝车挡车1部/人,每两部缫丝车另配打盆(索绪,从溶解后的蚕茧引出丝绪)工1人。
20世纪30年代初,环球铁工厂试制成功国内最早的立式缫丝车。
民国26年(1937年)后,上海新建的厂及老厂怡和丝厂等均采用新型循环式煮茧机、剥茧机、立缫缫丝机和黑板机,这些厂的产质量与经济效益均优于其他厂。
当时,由留日回国人员专行设计制造双宫缫丝车获得成功,该车可缫原被丝厂挑剔,不能缫丝的双宫茧(一茧两蛹)。1951年,第一纺织机械厂仿造国内第一台D-101自动缫丝机(自动添绪)获得成功,生产效率比立缫车提高1.5倍,每组(400绪)只要6~8人管理,而其他等量的立缫车却需20人管理。
50年代,大利丝厂与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究,用磷酸二氢钠溶解丝胶,其温度可比原来使用高温汤溶解降低近50%,即由210℃降为120℃,不仅节约能源,且可保护蚕茧外层,均匀溶解中、内层,提高舒解效力。该厂又革新推广选、剥茧联合机,以机械化半自动化代替原来的手工选茧、剥茧衣,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产量提高6倍。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缫丝厂生产的罗滨汉牌白厂丝,每件60公斤,基本供应上海各丝织厂应用。
1956年起,按外贸部商品检验局1955年国际生丝分级标准检验出厂。
70年代中期,为了使缫出的丝能直接络成筒子供应丝织厂,上海缫丝厂(原大利丝厂)和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试制成18锭筒子缫丝机草机,于1977年3月9日通过鉴定。
历史
中国在原始社会已存在缫丝,对野蚕茧和家蚕茧进行人工缫丝制。
进入文明社会后,缫丝技术有所发展,从蚕茧牵引出丝绪,把丝绕到框架上形成丝绞。
出土的商代丝织物毅(绝类),经纬丝均经并捻,捻度为2500 -3000捻/米的强捻丝,当时已出现装有锭轮的手摇纺车雏形,可见缎丝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商周时已用H, I、壬字形缫丝丝架作为缎丝工具。
江西贵溪崖墓中曾出土一批春秋时期的纺织工具,其中有缫丝器3件和陶制锭轮(今线轴)2件。
周代索绪是靠振动茧子,在温水中引出丝绪而缎制的。
所谓“夫人缥,三盆手’,就是三淹时用手振之,以引绪缴丝。“扩为茧,组为袍”,是说西周时已用茧衣制作丝绵袍,实物在辽宁朝阳已有出土。
对西周丝织品原料用丝,经过实物鉴定其缎丝时定粗细的茧粒数分别为14粒、18粒和21粒。据分析周代已有选茧、剥茧、缎丝等工序之分,缎丝的茧粒数大都为10 - 21粒、也有少量50粒茧的粗丝,用于缝纫和刺绣。
商周时,选茧是剔去霉烂和小茧,剥去茧衣以作丝绵,茧成即及时生缴,三淹而出绪,可能已用浮缴法或煮茧,然后索绪、集绪缴丝。
战国,秦汉时期缀丝技术发展,沸水煮茧已很普遍,工具仍用手持丝-,并使用辘-式的丝轻,这就为以后手摇缎车确定了基本形制。
到魏晋南北朝时,手摇纺丝车上已安装纺锭,固定卷绕并捻。络丝车则由络架、调丝小渡组成,这些都有东吴和晋代的出土实物为证。当时的缀丝情景是“兆民咸趋缎事”,对丝的品质标准是“柔顺如凝有,白如伊雪”。
唐代以前的史书记载,尚未见有缫车的名称正式出现。至唐代才有绿(缫)车、掉丝、(缫丝)等,频频在诗句中吟诵。
这些缫车是指普及了的手摇式缫丝车,不是脚踏9车。丝车结构靠偏心横动导丝杆进行交叉卷绕,使丝绞分层。宋代缫丝技术发展较快,出现了较为复杂的脚踏缎车,包括机架、集绪和捻鞘、卷绕及其他三部分。机架为四面形立体框架,承受大丝-两绪;集绪包括钱眼、锁星(鼓轮);卷绕装置较复杂,包括添梯连柄、络绞、丝m及传动装置等。这是从手摇式发展而来的革新成果,从此缫丝者可以腾出双手来进行索绪、添绪等工艺,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宋代缎丝分为生、熟两种,生指将鲜茧立即缫丝;熟则是鲜茧经过贮茧过程(日晒或盐泡)后再行缎制。缫丝时对所用水质较为重视,同时将缫出的蚕丝随即用火烘干,以利后道工序及保持丝色鲜洁。煮茧时要求“汤如蟹眼”,使细泡微滚,汤温约为80°c左右。
元代缫丝工艺在宋代南北有所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鲜茧干燥处理分为日晒、盐绝和笼蒸三种,以笼蒸法最好,为元代所创。
元代缫车分为南缫车、北缫车两种类型,北缫车车架略低,构件较完整,丝的导程较短,常见为2-3绪同续,与南缫车式原理大致相同。
缫丝技法经南北交融互补,统一了工艺要求,即“缫丝之诀,惟在细、圆、匀、紧,使无偏、慢、节(接头)、核(疙疽)、粗恶不匀也”。缫丝水温分热釜和冷盆两种,“热釜须徐徐下茧绿之,多煮则损,凡茧多者宜用此釜……水温以蟹眼汤为标志”。而冷盆也是火温,与今缫汤水温相近。热釜可缫粗丝单缴及双缴,冷盆则可缥全缴细丝.中等茧可缫下缴。从工艺上看,冷盆速度略慢,质量却高,比热釜所缫的丝坚韧。
到明代,北缫车与冷盆相结合,成为后代缫丝技术的主流。脚踏缫车已普遍应用,车上构件如竹针眼、鼓轮、送丝杆钩、偏心盘等,也有改进和完善,还出现了一人一灶,二人俄釜打丝头,二人值盆主绰的五人共作大缎车,日缎茧30斤,工效有所提高,燃料亦较节约。工艺上,明代注意制丝用水的选择,以水清为要旨,总结出“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的规律,以提高丝质。在结茧火烘“出口干”的基础上,缫丝时也采用加温达到“出水干”的方法,使丝随缫随干,提高品质。明时浙江南得地区所产辑里丝(湖丝),由于太湖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和蚕种优良等原因,闻名于世,具有细圆匀紧、白净柔韧等特点,其关键在于水质、茧质和缀制技术。
清代沿用前朝脚踏续丝车制式,无重大改革,但十分重视缫丝技术及传统经验,以提高生丝产量和质量。在解舒与蛹龄长短的关系,蚕品种及缫丝工艺对品质的影响,制丝用水与丝色的关系,以及操作时如何保证匀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清代土丝分细丝、肥丝、粗丝三种,细丝包括中条份丝,用上等茧6-7粒和11一17粒缫制。肥丝用上、中等茧缫,粗丝用次等茧和双宫茧缫,用茧24一35粒为度。清代晚期机械缴丝工业兴起后,厂丝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且用蒸汽煮茧,优点较为明显,手工缫制的土丝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