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快穿]时空行者记事》

作者:

无花
古龙武侠小说《楚留香传奇》第一部《血海飘香》中出场,外貌姣好,绝才惊艳,下棋、弹琴、书法、诗、画、烧菜、武功/佛学均是天下一流,是少林第一高才,号称“七绝妙僧” 。其真实身份是天枫十四郎和石观音之子,南宫灵的哥哥,无花欲与弟南宫灵实现其父的阴谋,事败杀南宫灵灭口,败于香帅后诈死;《大沙漠》中,投靠其母石观音,化名吴菊轩助其母于龟兹篡国,复败于楚留香后被“画眉鸟”柳无眉所杀。
人物形象
《血海飘香》第一次写到无花,是通过楚留香和宋甜儿、李红袖、苏蓉蓉三女的对白先声夺人:
他(楚留香)笑着道:「你最想见的人是谁?当今天下,谁的琴弹得最好?谁的画画得最好?谁的诗作得令人销魂?谁的菜烧得妙绝天下?」
他话未说完,李红袖已拍手道:「我知道了,你说的是那妙僧无花。」……
苏蓉蓉温柔笑道:「我听说此人乃是佛门中的名士,不但诗词画书,样样妙绝,而且武功也算是高手。」
楚留香道:「岂止是高手,简直可说是少林弟子中的第一高才,只可惜他……他实在太聪明了,精通的实在太多,名也实在太大,是以少林天湖大师册立未来掌门时,竟选了个什么都比不上他的无相。」
主角先不现身,而是通过别的人物的转述来诱发读者的想像,这是叙事学上的惯用招数。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这段对白,是因为这段话非常重要,是在无花还没出场的情境中已写出了无花的风姿和命运,尤其是命运。
以无花之才,天湖大师不立他而立无相,已隐隐可见无花身上必有另一种令人不安的东西。
而对此,无花本应像李红袖说的那样「不会在意」,可是身世和野心令他对此是「很在意的」。不过,这种在意却不是左冷禅式或者岳不群式的,而是无花式的——这样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孤舟上端坐着个身穿月白色僧衣的少年僧人,正在抚琴。星月相映下,只见他目如朗星,唇红齿白,面目皎好如少女,而神情之温文,风采之潇洒,却又非世上任何女子所能比拟。
他全身上下,看来一尘不染,竟似方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
这是无花出场时古龙对他的描写,所谓惊为天人。
一个人飘飘自后堂走了出来,素衣白袜,一尘不染,就连面上的微笑也有出尘之意,正是那妙僧无花。
武功绝技
「少林神拳」:
名震天下的少林派拳法,招式刚猛。
「弹指神通」:
少林派内家的武功,一指弹出一缕锐风,急攻对手穴道。
「风萍掌」:
少林外家的绝技,掌影飘飞,如狂风中漫天飞舞,顾名思议,这掌力已非以力见长,而是以巧取胜,掌势诡异飘忽,竟是虚多于实。
「死眷术」:
忍术九大秘功之一,银光闪闪的飞环,更带说不出的诡异奇秘,飞旋来去,看来竟似是活的。
「丹心术」:
原文:『突见一片紫雾海浪殷拥来,雾中似乎还夹一点亮晶品助紫屋,楚留香身子后退,突然冲天飞起。 只吸「轰」曲一声大震,如电闪雷轰,紫雾轻姻褒娜四散,本在楚留香身庸的株大树,竞被从中间劈成两半,两边倒下,树心如遭雷击己成焦炭,一阵风欧过,树时片片飞舞,一栋生气勃勃的大树,转瞬间便已全部枯死,青绿的树叶,也大半变成枯黄颜色。』
「迎风一刀斩」:
原文:
突见天枫十四郎一把扬起长刀,人已跃起、刀已出鞘,刀光如一涵秋水,碧绿森寒,刺人肌骨。
天枫十四朗左手反握刀片,右手正持长刀,左手垂在腰下,右手举刀齐眉,刀锋问外,随时都可能一刀斩下。但他身子却石像般动也不动,妖异的日光,凝注楚留香刀光与目光,已将楚留香笼罩。
刀虽仍未动,但楚留香却已觉得自刀缝逼出的杀气,越来越重他站在那里,竟不敢移动半寸。
他知道自已只要稍微动动,便难免有空门露出,对方的必杀之剑就立刻要随之斩下。
这以静制动正是东瀛东独创道之精华。 也就在这时,天枫十四郎暴喝一声,掌中长剑已急斩而下。
他算准了楚留香的退路,算推了楚留香实已退无可退,避无可避这刀实是「必杀之剑」。
这刀看来乎平无奇,但剑道中之精华临故时之智慧,世人所能容纳之武功极限实已全都包涵在这一刀之中。
天枫十四朗目光尽赤,满身衣服也被他身体发出的真力鼓动得飘飞而起这一刀必杀,他已不必再留余力。
这「迎风一刀斩」,岂是真能无敌于天下?
人物评价
楚留香对无花有一个评价:「你真是个奇怪的人,无论多卑鄙、多可恶的话,你竟都能用最温柔、最文雅的语调说出来。」这之前,他们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只可惜那时我纵然怀疑世上的每一个人,也不会怀疑到连琴声都不愿沾着杀气的无花身上。」楚留香说。而无花则说:「你我的友情,如今所剩下的,已不如眼睛里的沙粒多了。」
既已如此,他们之间免不了要有一战。当无花败于香帅时,无花的神色和古龙的笔调一样冷静:
「很好,我今日总算证实,我的确不是你的对手。」
他的语调那么平淡,就像刚才证实的只不过是场输赢不大的赌博而已,任何人也听不出他已将生命投注到这场赌博中。
楚留香叹了口气,道:「你虽已输了,但无论如何,你的确输得很有风度。」
无花发出一声短促的笑,道:「我若胜了,会更有风度的,只可惜这件事已永远没有机会证实了,是么?」
楚留香黯然道:「不错,你的确永远没有胜的机会了。」
无花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形象的最好的写照,他说:「楚留香,无论如何,你也休想让那种人沾我的一根手指。」说完,他就自尽了。他是太骄傲了。普天之下,或许只有楚留香、西门吹雪、叶孤城、沈浪、王怜花、李寻欢、白天羽、叶飞、陆小凤这样的人才配和他做朋友或对手。
不错,骄傲,天才,还有孤洁,是他的本性。对「洁」的境界的追求,是汉人形象中另一个重要的传统。
这样的人,必须忍受孤独和寂寞,并且绝不妥协。无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他的辞典中,没有“好死不如赖活”这样的俗语。
按书中的安排,无花是反面角色,但当你看完全书,挥之不去的竟然只是无花的“孤洁”的形象,这可能是叙事学上人物有时不受作者控制的经典案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司汤达的于连。
《世说新语》所谓“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那正是无花的风神。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玉  发表时间:2019-10-27 17:57:12
原随云
古龙武侠小说《楚留香传奇》—《蝙蝠传奇》中人物,武林第一世家「无争山庄」少主人。
「无争山庄」原东园原老庄主的儿子,文武双全,才高八斗,而且温文尔雅,品性敦厚,却是个瞎子。
楚留香一行人的坐船沉没,坐在棺材里漂流,刚好被原随云救起,并将楚留香他们带到「蝙蝠岛」。
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角色经历
三百年前,原青谷建「无争山庄」于太原之西,这「无争」二字,却非他自取的,而是天下武林豪杰的贺号。
只因当时天下,已无人可与他争一日之长短了。
自此之后,「无争」名侠辈出,在江湖中也不知做出了多少件轰轰烈烈,令人侧目的大事!
近五十年来,「无争山庄」虽然已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三百年来的余威仍在,武林中人提起「无争山庄」,还是尊敬得很。
原随云自幼聪明好学,资质颇佳,可惜三岁时便因病双目失明。为了搜刮财富,他化身成「蝙蝠公子」,在东海上荒僻的不毛之地「蝙蝠岛」上设立了一个纸醉金迷的销金窟,专门拍卖江湖上买不到的各种商品。这里没有金碧辉煌,没有酒池肉林,但是却有比这些都珍贵的东西——武功秘籍,江湖隐秘,甚至是人,
为了保证交易的秘密进行,山洞里不允许有一点火光,甚至其中的所有侍从都是盲人。也因之从没有人见过蝙蝠公子的真正面目。然而在拍卖会上,任何人的秘密和把柄都已被蝙蝠公子掌握手中,不出多少时日,他便可以称霸江湖。
但是事有不巧,在下属丁枫意图控制十二连环坞的势力时,该事被「盗帅」楚留香探知了线索,阴差阳错下和胡铁花等好友来到「蝙蝠岛」,在最终以其冷静镇定和高超才智揭穿了蝙蝠公子的真面目。
虽然原随云目不能视,但其武功高强、心思缜密,虽在计谋上败给了楚留香,却本可在最终将楚留香一行人困于孤岛而自己脱身离开,然而因其情人金灵芝真正爱上了胡铁花,在最终幡然醒悟,金灵芝为保众人安全,与之同落深海。诡异的「蝙蝠岛」从此不复存在。
角色能力
原随云会的武功一共有三十三种,有东瀛甲贺客的「大拍手」、「血影人」的轻功、华山派的「清风十三式」、黄教密宗的「大手印」、失传已久的「朱砂掌」、蜀中唐门的毒药暗器、巴山顾道人的「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少林派的「降龙伏虎罗汉拳」、武当派的「流云飞袖」、辰州言家的「僵尸拳」、中原彭家的「五虎断门刀」、北派正宗「鸳鸯腿」……
而且他几乎将它所学的武功全部都发挥到了极致,一个人身兼多种武功不可怕,但若将每一种武功都能充分利用那就可怕至极了,集如此多家的不传之秘,招式之变化可怕比之石观音也相差无几。
在《楚留香传奇之蝙蝠山庄》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原随云武功,但从原随云布置蝙蝠岛机关来看,里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原随云武功造诣。
在蝙蝠岛一个山洞中,里面全都是原随云布置的暗器机关,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如果稍有不注意,那麼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即使有人进去过,但是也不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楚留香曾进去过一次,但是楚留香也没有察觉到异常情况,加上里面光线黑暗,几乎用肉眼看不出异常情况。
主要剧情
当今的山庄主人原东园生性淡泊,极少在江湖中露面,更从未与人交手,固然有人说他:「深藏不露,武功深不可测。」却也有人说他:「生来体弱,不能练武,只不过是个以文酒自娱的饱学才子而已……」
但无论怎么说,原老庄主在江湖中的地位仍极崇高,无论多大的纠纷,只要有原老庄主的一句话,就立可解决。
就连号称「第一剑客」的薛衣人,在他锋芒最露、最会惹事的时候,也未敢到「无争山庄」去一撄其锋。
原东园本有无后之恨,直到五十多岁的晚年,才得一子,他对儿子的宠爱之深、寄望之厚,自然是不必说了。
这位原少庄主也的确没有令人失望。
江湖中人人都知道原随云少庄主是个「神童」,长成后更是文武双全,才高八斗,而且温文尔雅,品性敦厚。
武林前辈们提起这位原少庄主,嘴上虽然赞不绝口,心里却都在暗暗的同情、惋惜——
因他自从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后,就已双目失明,是个瞎子!
关系介绍
花满楼
阳光下有两双眼睛最寂寞,黑暗中有两双耳朵最灵敏。
他们是分属两大传奇中的人物——原随云和花满楼。
古龙总喜欢塑造一些看似雷同但实际上区别很微妙的人物,不喜欢他的人大可把这种做法理解为江郎才尽,我则喜欢把它看作是他对自己的完善和补充。
《血海飘香》里的妙僧无花言行高蹈,几乎迷住了所有的人,古龙自己恐怕也不愿意就把他这么写死了,所以又让他在《大沙漠》里复活过来,只可惜后来的吴菊轩实在是狗尾续貂,没能延续无花生前的光彩照人。
《陆小凤传奇》里的剑神西门吹雪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古龙多半觉得只让他出来跑个龙套太可惜了,所以又写了一个看起来和他很象的白衣剑客叶孤城,还让他们两人在《决战前后》里正式相遇展开了一场轰动江湖的决战。
原随云和花满楼不同于以上这两种情况,古龙分别让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发散各自的魅力,但他依然不能阻止读者情不自禁地把这两人联系起来。
如果你看的古龙小说够多,你就会发现古龙其实是一个很极端的人。同样,他笔下的人物也很极端,这个极端不仅意味着人物本身具有极强的个性,也意味着人物之间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比或互补关系。我总觉得这样的对比或互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从这种关系当中读者似乎可以窥探到作家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曾写过一本书叫《黑暗的另一半》,在这本小说里金非常严肃地提出了一个值得所有作家思考的问题:“在写作时你是谁?”
此外,金还借书中的男主角——也是一个作家之口说出了一个真理,“他有时相信,写小说的冲动只不过是为了抵御混乱甚至精神错乱。它是那些只能在内心找到秩序的人的一种绝望的努力。”
每一个作家的创作动机不尽相同,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试图在书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管他们是出于怎样的理由,他们无形中都在做着同一件事。
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可能不受他们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你都会对作家的创作进行某种程度的猜测,就象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一样,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哪一个是作家的创作意图,哪一个又是读者的主观想象呢?……
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阅读别人,也是在阅读自己,就象作家在写作时既是替别人表达也是替自己表达一样。
出于种种目的,我读原随云和花满楼。
一、
1968年古龙写《蝙蝠传奇》,1973年写《陆小凤传奇》(也作《大金鹏王》),后者比前者整整晚了五年。从31到36岁,可以说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也是一个作家的成熟期。
《蝙蝠传奇》已经是楚留香传奇系列的第五部,此时,无论是对故事情节还是对人物塑造古龙都已驾轻就熟。关于楚留香的八个故事中《大沙漠》和《画眉鸟》是写得最丰满的,《血海飘香》毕竟是个开端,多少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的《午夜兰花》也是最复杂的,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其他的故事诸如《鬼恋侠情》(也作《借尸还魂》)和《桃花传奇》显得清新可喜,只有《新月传奇》略嫌单薄。《蝙蝠传奇》的地位大约在《大沙漠》、《画眉鸟》和《鬼恋侠情》、《桃花传奇》之间,却是我最偏爱的一个故事。
《陆小凤传奇》是陆小凤系列的第一部。楚留香系列是个非常成功的开端,到了创作陆小凤系列时古龙已经完全走向成熟。有楚留香系列珠玉在前,陆小凤系列当然要精益求精,争取更上一层楼,这也许就是后人认为陆小凤系列要强于楚留香系列的原因吧。陆小凤系列的前三部《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是最精彩的,后来的《银钩赌坊》和《幽灵山庄》水平差不多,《凤舞九天》又要超越前两部,最后的《剑神一笑》是最次的一部,直到现在还有读者在怀疑它是不是出自古龙的手笔。《陆小凤传奇》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也是一个关键的开头,它既是整个系列的楔子,同时也为这一系列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和氛围。在个人感情上我虽然更偏爱《决战前后》,但这丝毫不能抹杀《陆小凤传奇》的出色。
从这两部书在各自系列中的地位中我倾向于这样认为,原随云和花满楼这两个人物确是古龙在成熟期塑造的人物。成熟期的古龙人物即使是小小的一个配角也很耐人寻味,更不用说那些重要人物了。原随云直到全书几乎过半才飘然登场,古龙兵行险着不仅增加了写作上的难度,也从最大程度上引起了读者对这个人物的兴趣。反观花满楼作为陆小凤的朋友一开始就和熊姥姥、老实和尚、西门吹雪等人一起出场,惊鸿一瞥之后古龙就自顾自地写陆小凤去了,原以为没花满楼什么事了,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花满楼时隐时现,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由此可见这两人在书中所占的地位,古龙在塑造他们时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相似与相异以及关于他们的推测和想象正是我想讨论的东西。
首先,这两人都出身名门世家,关中原家和江南花家一北一南,相映成趣。原随云是独子,花满楼排行第七。他们并不是天生的瞎子,原随云是因为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后才瞎的,花满楼则是七岁的时候瞎的,至于原因古龙没交代,估计八九不离十也和疾病有关。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两个人在这样的年纪就成了瞎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无从想象,但是从旁人的反应来看这个影响是非常不一样的。
关中原家的“无争山庄”已享誉武林几百年,称之为武林第一世家并不为过。原随云的父亲原东园本有无后之恨,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才生下原随云,老来得子,可以想象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对原随云的宠爱和寄望有多深。而一开始原随云也的确没有令人失望。
“江湖中人人都知道原随云从小就是个‘神童’,长大后更是文武双全,才高八斗而且温文尔雅,品性敦厚。但是,武林前辈们提起这位原少庄主来,嘴上虽然赞不绝口,心里却都在暗暗的同情、惋惜——
只因他自从三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后,就已双目失明,是个瞎子!”
只可惜是个瞎子——这个转折就象是一语成谶的宿命一样压得人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命运让人想起了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无花来,“只可惜他……他实在太聪明了,精通的实在太多,名也实在太大,是以少林天湖大师册立未来的掌门时,竟选了个什么都比不上他的无相。”
地位和野心的差距造就了无花的悲剧,原随云的身世比无花更显赫,他的志气并不在无花之下,他如何能忍受命运的摆布?用古龙的话说,“他的人才是这么出众,长得又这么英秀,出身更是在武林第一世家,正是天之骄子,这一生本已无憾。但老天却偏偏要将他变成个瞎子。难道天公也在妒人才,不愿意看到人间有无缺无憾的男子吗?”
原随云会甘心屈服命运吗?
事实证明,他不会。
关于花满楼的家庭,书里提到的并不多,仅限于峨嵋四秀在谈论他的时候老大马秀真对花满楼的身世表示了怀疑,从她的话语当中我们知道——“江南花家的产业最多,家人生活最奢华,饮食衣着都考究得很,连他们家的马夫,走出来都像是阔少,花满楼看起来却很朴素”。
“朴素”并不意味着花满楼的人才不出众,他完全当得起“浊世佳公子”这个武侠小说里早已用滥了的用来形容白马王子的词,但故事的开始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却是他一个人独自住在一栋小楼里,没有家人也没有仆人的照顾,而他竟然过得很开心。他不仅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相反还常常帮助别人。他乐观,豁达,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瞎子的命运对他来说似乎根本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我想这不仅是因为花满楼自身性格使然,也应该和他的家庭或者家族有关系。从花满楼的口中我们知道花满楼的家是个很大的家族,家里有很多人,每个人都很健康,很快乐。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花满楼上面还有六个兄弟姐妹,仅此一点他所承受的压力就没有原随云来得大,他所获得的自由也比原随云要广阔得多。
原随云控制武林的野心固然也有个人原因在里面,但追究下去或多或少与家族压力脱不了干系。《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游龙生到死也不愿承认自己就是游龙生,《三少爷的剑》里的谢晓峰“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就算不握剑也一样,这恐怕就是身为世家子弟最大的悲哀了吧。古龙早已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刻画这两个人的时候分别让我们看到:原随云的斯文淡定里潜藏的是一代武林世家的霸气和傲气;花满楼的祥和宁静里蕴涵的不仅是良好的家世教养也是名门子弟的单纯心性。
二、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不管你是世家子弟还是贩夫走卒,行走江湖,更多的还是得倚仗一身过硬的功夫。
原随云和花满楼都身怀绝技,有趣的是这和他们的家学渊源似乎没多大关系,他们都没显露过跟家族有关系的功夫,花满楼倒还罢了,他的家族似乎只跟房地产有关,原随云在这一点上尤其显得特别。
原随云的武功之驳杂让人叹为观止,据他说他会的武功一共有三十三种,东瀛甲贺客的大拍手、血影人的轻功、华山派的清风十三式、黄教密宗的大手印、失传已久的朱砂掌掌、蜀中唐门的毒药暗器、巴山顾道人的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少林的降龙伏虎罗汉、武当的流云飞袖……没有一样不是赫赫有名的功夫,没有一样不是各家各派的不传之秘,惟独没有他自家的功夫。
花满楼正式显露的功夫似乎就只有一招“灵犀一指”,但俗话说得好,一招鲜,吃遍天。何况这一招还是从陆小凤那里学来的,同样威力无匹。
他们的还有一样共同的绝技,流云飞袖——这种听起来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功夫也只有他们俩使出来才好看。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老天造人的时候总是公平的,一个人的眼睛不好,就会给他一双好耳朵作为补偿,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特别擅长听声辨位,原随云初次在海上与楚留香一行人相逢,“一眼”就认出了楚留香,可是楚留香等人和他交谈了很久,非但没有人能看出他是个瞎子,简直连想都没有想到过。古龙笔下的原随云举止安详,走起路来非常稳定,为人斟酒时,更从未溢出过一滴,更厉害的是别人的身份来历,他一眼就能看破。又有谁能想到他是个瞎子呢?
同样,如果不是自己说出来,没有人能想到花满楼是个瞎子。不管在哪里,花满楼总能准确地坐在椅子上,他的感觉和嗅觉之灵敏为陆小凤所倚重,他甚至还能感觉到西门吹雪身上的杀气。
闻弦歌而知雅意,瞎子对音乐的感应似乎也比平常人更敏锐些,他们和音乐似乎有着天生的缘分。原随云和花满楼都擅长音律,颇具名士风范。
还记得楚留香一行在海上与原随云初次相逢时他正在抚琴,他的琴艺之高超当即令楚留香想起了无花——自从“无花”故世之后,楚留香己有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悦耳的琴声了。无花的琴技妙绝天下,原随云能与之相媲美,可想而知他的琴技有多高超,也可以想象当时他的风采有多醉人。
花满楼曾说过他有一把声音很好的古琴,可惜书里没让他表现过,但他唱过一支歌,“云一弁,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首“长相思”本是南唐后主李煜为怀念他的亡妻大周后而作,绯恻缠绵的歌词里,带着种叙不尽的相思之意。我们有理由相信花满楼的歌声一定很动听很感人,因为陆小凤就是从歌声中听出他已经爱上了神秘而美丽的上官飞燕,他的感情在歌中表露无遗,他的忧伤也一样,以至于连陆小凤这样开朗的人都听不下去了。
话说回来,他们虽然都是瞎子,可是他们的感官却比正常人更敏锐,他们的感受也比正常人更丰富。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他们的笑容是那么亲切动人,他们的眼睛看起来却那么空虚寂寞萧索。
我曾想过替他们两人装上一对眼睛,原随云借用上官金虹的眼睛,花满楼就借用李寻欢的眼睛吧。
当《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李寻欢和上官金虹第一次碰面的时候,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双眼睛的相逢。
“上官金虹的眼睛里就仿佛藏着双妖魔的手,能抓住任何人的魂魄。
这人的眼睛如同浩瀚无边的海洋,碧空如洗的苍穹,足以将世上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完全容纳。
李寻欢的眼睛是刀。
这人的眼睛就是刀的鞘!”
单从两双眼睛的描绘当中古龙就点出了这两个人本质上的差异。上官金虹对权力的野心和行事之残酷与原随云颇有相似之处,花满楼对生命的热爱则与李寻欢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双眼睛配上这两个人还算得上各得其所吧?只是不知道这么一来,原随云和花满楼的命运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呢?
三、
尽管是生活在黑暗中,原随云和花满楼身上却都充满了魅力,任何时候,他们似乎都能保持一种优雅的风度,近似《世说新语》中人的翩翩风采,这样的他们无疑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要绝对黑暗!”——这是原随云的命令,这命令本身就透出一股魔魅的气息。
而他象一只诡异的蝙蝠栖息在黑暗中,用尽各种手段,收买各种秘密,使江湖中人心大乱的同时要挟他的“顾客”做他的工具,最终实现自己的野心。无论是一开始与楚留香一行人在海上惊魂还是后来在岛上设陷伏击无不体现了原随云心机之深沉,智力之高绝,更因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行动力,即使是香帅也不愿与之为敌。蝙蝠岛上与楚留香一战,他虽然面临众人围攻,却能很快制造混乱逃脱困境,并利用枯梅大师和高亚男师徒一网打尽岛上来人,到最后楚留香也拿他没办法。
早在楚留香要揭穿原随云就是邪恶的蝙蝠公子的时候,他就说过:“我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能证明你是蝙蝠公子,你本可以狡辩否认的。”
原随云淡淡一笑,道:“我不必。”他笑得虽淡漠,却带着种逼人的傲气。
——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我不必”,原随云的这份胸襟与气度就已让人心折。他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和淡漠与无花如出一辙,却比无花更霸气。古龙仅用寥寥数笔就刻画出这个门第高华,高贵淡漠的世家子的风采,透过他的笔,原随云身上那种邪佞之美常常会让人迷惑。每次看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要感叹,越是大奸大恶之徒越是有一种常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风度与魅力。
我在想,古龙在刻画他笔下那些“恶之花”的时候是否也曾沉浸在这种邪恶的美感里呢?是的,他崇尚光明,崇尚正义,他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可是他也一定也曾感受过邪恶散发的魅力,所以他笔下的“坏人”总是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诱惑,让人难以忘怀。
现实里的人们大都只注意到古龙擅长写浪子,其实他也很擅长写世家子弟。平民气质与贵族风范交织,暴烈与优雅共存,这才是古龙,矛盾的古龙,将真实生活融入写作又把现实生活当成小说来经营的古龙,不仅有热血沸腾光明磊落的一面也有孤独萧索黑暗邪恶一面,或许这就是他的黑暗的另一半。
其实,原随云的魅力从一开始就已表露无疑,他给人的印象是不仅人长得秀气,还斯文有礼,对人更是诚恳老实,兼弹得一手好琴。海上相逢时他的琴声曾让楚留香想起了妙僧无花,这个比较立刻唤起了我们记忆中另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无形中增加了原随云的魅力。即使明知道他不是个好人,可还是会有人如飞蛾扑火般投向他。
爱到了极处就是毁灭。谁也不知道金灵芝究竟是为什么而死的?是为了不愿和原随云分开?是因为她知道除了死之外,自己绝对无法抓住原随云这种人的心?还是为了胡铁花?……
但无论如何,她总算是还清了她的债,陆小凤说每个人做错事都会受到惩罚,都要付出代价,上官飞燕最终也难逃厄运,金灵芝和原随云一样。
当金灵芝与原随云一道从礁石上坠入大海中时,原随云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顶点。
优雅的无花宁可自戕也不愿意接受世俗的制裁,原随云想必也是如此。
当时蝙蝠岛上已经没有人能够留住原随云,即使是神奇的楚留香也对他无可奈何,可是古龙不一样,他始终坚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他不会让原随云逍遥法外,所以他叹息着让金灵芝与原随云一起毁灭,坠入永恒的黑暗,那里才是容纳所有一切的自由的国度。
——对所谓的“坏人”,古龙一向是宽容的。
而随着原随云的死,枯梅大师的圆寂,他们两人的纠葛也成了一桩悬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还记得《画眉鸟》里和青衣尼铐在一起的神秘之物吗?直到最后,人们也没弄清楚他到底是什么。
其实正如古龙所说:原随云和枯梅大师这一生岂非也充满了不幸?岂非也是个很可怜、很值得同情的人?人生既然充满了爱,我们为什么一定还要苦苦去追寻别人一点小小的秘密。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少加指责,多施同情?……
水至清则无鱼,生命的幽深处自然有烟有雾,我们又何必一定要穷根究底呢?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
——眼前的这几句话如诗亦如歌,不仅将我们带入“风花雪月”的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感而美丽的心。但凡知晓这几句话的人都应该清楚花满楼是个怎样的人,他不仅很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同时也热爱生命,在他身上你几乎看不到一点黑暗的影子。
这几句让所有人都感动的经典名言充分展现了花满楼的魅力,可是塑造花满楼这个人物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还是不够的,如果读者仅仅因为这几句话而喜欢他也是不够的,所以古龙让他扎扎实实地跟着陆小凤到纷繁芜杂的红尘里走了一遭。
来过,活过,爱过,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满的。
当石秀云死在花满楼怀中的时候,花满楼的孤独无助几乎达到了顶点。
“黑暗,花满楼眼前却只有一片黑暗。他忽然恨自己是个瞎子,竟不能看她最后一眼。他没有动,也没有走,他第一次感觉到人生中的无情和残酷。风从窗外吹进来,从门外吹进来,四月的风吹在他身上,竟宛如寒冬。”
紧接着上官飞燕的再次离去让花满楼发觉眼前的黑暗正在不断扩散。
“花满楼忽然发觉自己已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寂寞中。他知道她一定有不得已的困难和苦衷,所以她才会走。但他却只有呆子般站在这里,既不能帮助她解决困难,也不能安慰她的痛苦,就正如他刚才只有眼看着石秀云死在他怀里。‘我究竟算怎么样一个人?究竟算什么?’他的耳旁仿佛有个声音在冷笑道:‘你只不过是个瞎子,没有用的瞎子!’瞎子的生命中,本就只有黑暗,绝望的黑暗。他握紧双拳,站在四月的晚风中,忽然觉得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他想像中那么美好的,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他实在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解脱……”
有痛苦,有挣扎,有怀疑……这才是真实的花满楼。虽然生命中不全都是美好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生离死别的洗礼之后花满楼会更深沉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执著地追求生命中的美好。
故事的最后,当他知道上官飞燕不仅欺骗了他还侮辱了他对她的感情时,他并没有生气,他只是淡淡道:“每个人都难免做错事的,何况,你的确并没有要我喜欢你。”他看来还是那么平静、那么温柔,因为他心里只有爱,没有仇恨。
——这样的花满楼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感动。
他从来没爱过人,第一次爱人的感觉是深刻的,而第一次爱人就遭受了这样的打击,换了谁都是难以忍受的,花满楼看似平淡的话语里包含了多少失望和痛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到了最后他选择的依然是宽恕,是原谅。
石秀云的死,上官飞燕的欺骗尽管让他知道生活不总是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但他的心里仍然充满了爱,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还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依然选择去相信,去爱,这才是花满楼身上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吧。
很多人都说喜欢花满楼,除了喜欢他的温暖和光明之外,还有什么?你可曾关注过花满楼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如果你不曾看到花满楼成长的痕迹,那你的喜欢实在是太单薄了,正是这光明中的一小片黑暗才使得花满楼的形象更可爱,也更真实可信。记得古龙曾把“爱和宽恕”定为《边城浪子》的创作主题,花满楼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爱情如星,迷恋如火。
星光虽淡却永恒,火焰虽短暂却热烈,爱情还有条件,还可以解释,迷恋却是完全疯狂的。”
——古龙的这几句话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既有爱花满楼的人也有迷恋原随云的人。
既然有人可以为了花满楼而生,也就有人可以为了原随云去死。
让活着的更坚强更勇敢,让死去的得到解脱得到原谅。
在古龙的笔下,生与死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充满了转化的可能,它们同样富于魅力,富于美感,就如同原随云和花满楼这两个人。如果说花满楼代表的是生之美,那么原随云代表的就是死之魅。
对我来说,喜欢花满楼是出于对自己本身缺乏的某些东西的追求,只有他才能弥补生命的缺憾,使其光明圆满。而喜欢原随云就象喜欢自己,原随云就是我黑暗的另一半,无法压抑无法逃避的另一半,你尽可以逃避一切可是你永远无法逃避自己。
四、
我一直觉得他们是互为光与影的一个整体,花满楼是光之子的话,原随云就是黑暗的心。
他们都没有眼睛,都看不到东西,他们只能沉溺于内在,是我们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反映。
只不过前者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后者在光明中制造黑暗。
古龙在写他们两人的时候是如何将自己一分为二,化身为光与影的两个极端呢?
这不是单纯的善恶对峙,古龙采用了他一贯来的做法,完好地把人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由我们自己去品味。
我以为把所谓的“坏人”写得如此令人心动如此荡气回肠并不难,难得的是和他相媲美的“好人”也能如此这般充满魅力,真正做到了平分秋色才是本事。
对于古龙来说,写好原随云并不难,因为之前早有王怜花、无花等人做底子,而且刻画“恶之花”可以说是古龙的强项之一。但写好花满楼、把握好他的度才叫难,太过则矫情,太淡则浅薄。
文艺作品里似乎存在着这么一条规律:塑造坏人易,塑造好人难。作者们越是花大力气去塑造所谓的伟大人格结果往往越不能如愿,也许是他们总喜欢过分夸大以至造成失真感吧。别的不说,最典型的就是鲁迅评《三国》人物那两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所以古龙可以为原随云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却只是淡淡地随手为花满楼勾勒了几个片段,但就是这几个简短的片段已足以让花满楼这个人物与原随云相抗衡了。
这两个不分轩轾、一般出色的人物都同样让人醉心,如果让他们两人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情况又会怎样呢?在阳光下涅盘的花满楼,在黑暗中永生的原随云,是不是也会因为一时瑜亮而无法共存呢?就象传说中的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一样。
我个人并不认为陆小凤系列要比楚留香系列更好,但是前者的书写空间明显要比后者更大,包容性也更强,最关键的一点是陆小凤系列里配角人物也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例如《决战前后》里的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而在楚留香系列故事里,配角人物再出色最终也还是要被主人公覆盖。
所以,如果真要让他们两人相遇那应该是在陆小凤系列更合适吧,就让他们在《陆小凤传奇》里相遇,让原随云取代霍天青,让上官飞燕在原随云和花满楼之间挣扎徘徊……光凭想象就觉得那一定是个很精彩的故事。
有时候想想,原随云和花满楼之间并不是那么截然对立的,假如换个背景,花满楼不是那么与世无争,原随云不再那么野心勃勃,原随云会不会成为花满楼,花满楼会不会象原随云?
他们就象是灵魂的双生花,地下长着同样的根,地上却开出不一样的花。每一朵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致命。为何他们会走上不同的道路?他们命运的分岔在哪里?古龙为什么不让他们象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一样相遇呢?……很多时候,古龙总是喜欢省略过程,直接把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何其壮美,不由得让人去猜想水面下的是什么,又是怎样形成的。他笔下的人物就象是水面上神秘莫测的冰山,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也许这就是古龙的魅力。
我最想知道的是,在创造了原随云后的若干年,古龙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再去创造一个花满楼呢?楚留香系列和陆小凤系列仿佛是彼此遥相呼应的参照物,古龙的后期创作无疑要比前期更成熟,他是否也在有意识地对前期作品进行完善或补充?抑或是“求新求变求突破”?
……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人变成迷失的蝙蝠。
原随云号称“蝙蝠公子”,花满楼也曾说过自己“瞎如蝙蝠”。
蝙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意象?
没有眼睛,感觉灵敏,在黑暗中安然栖息,在光明的世界里横冲直撞……
丑陋的蝙蝠恰似我们黑暗的心,没有一点光亮。
我想古龙之所以要刻画原随云和花满楼两个不同形象正是想告诉我们:黑暗如影随形,是无所不在,是不可消灭的,花满楼的形象之所以动人就在于他不是个笃信光明的完人,从光明到黑暗,最后再回归光明,古龙通过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花满楼。
曾有一位著名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家,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探索暴力、痛苦、死亡,指向畸形人和人类的病态,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愿意拍些清纯的东西,是觉得那样会滥俗吗。他的回答是:“我的作品是出于趋向光明的需要,但必先经过黑暗。”古龙也是如此。那些总是指责古龙作品残酷的读者可以休矣,诗人纪伯伦早就告诉过我们:除了通过黑暗,我们无法到达黎明。
但“黑暗也不是绝对的,永恒的,世上虽没有永恒的黑暗,却也没有永恒的光明,所以人间总是有很多悲惨的故事,产生了许许多多哀艳的诗赋、凄凉的歌曲……”原随云的形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的死,他是必须死的,正如古龙借楚留香之口所说——“邪必不能胜正,强权必不能胜公理,黑暗必不会久长,人世间必有光明存在”。蝙蝠岛一战到最后几乎无法判定输赢,因为一切过去了的都已无迹可寻,胜利的喜悦早已被岛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给抹掉,但是说到希望无论如何总是不能被抹杀的。
“家园已在望。
光明也已在望!
希望永在人间!”
——这是古龙留下的最美好的祝愿,这个祝愿也不断地在他的故事里得到应验。
黑暗的另一半也许是光明,也许是黑暗,到最后,真正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故事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
一个瞎眼的人能有如此本事,只怕只有在古龙笔下才能见得到。而能与原随云相提并论的瞎眼之人只怕也只有古龙笔下的另一个绝顶人物——花满楼了。只不过前者是邪,后者是正罢了。
原随云无疑是古龙笔下相当出色的一个人物,“蝙蝠公子”的名号也是颇具威慑力。《蝙蝠传奇》是《楚留香传奇》系列中的一篇,个人认为这是楚留香系列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其文字、布局、构思、人物塑造都是达到了上乘的水平。尤其是表现在人物塑造上,纵观全书,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甚至是小人物都被描述的活隐活现。古龙的才华在这本书上体现的十分出色了。
无花
而原随云虽然是全书的最大的反面角色,但丝毫却不让人觉得可憎,其面目也是十分儒雅的很。和古龙笔下的另一人物——无花可以称得上是反面角色的一时瑜亮。且看他是如何出场的:
“只不过这条船的主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些,是个很秀气,很斯文的少年,穿著虽华丽,但却不过火。甲板上飘扬著清韵的琴声。”
楚留香他们远远就已从窗中看到少年本在抚琴。自从“无花”故世之后,楚留香己有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悦耳的琴声了。
如此人物居然是罪恶滔天之人,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金灵芝
但其才华确实也非同一般,利用江湖人为名为利为仇等各种心态,出卖情报或者武功秘籍或者活人,一可以牟取暴利,二可以掌握这所有买家的这些秘密,从而进一步可以作为要挟的资本,要知道这些秘密一旦被发现是可以让这些江湖人身败名裂的。而再进一步原随云即可称霸整个武林。而其“基地”蝙蝠岛也是隐秘的很,更是机关重重,一般人想踏入已是不易,也就更别说能够攻破其巢穴。而这一切都将原随云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人物,也就难怪金灵芝会迷恋上他。而这种迷恋不同于她对胡铁花的爱情,这种迷恋是可以让一切都毁灭的。
所以就有最后的金灵芝与原随云同葬大海。而这件事是在楚留香等人已陷入绝境中发生的,这也就正应证了一句话:凡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种下恶果,必有恶报。而此主题在古龙中后期小说反映较多。可以看出古龙虽对人性本身的丑陋是厌恶之极,但他始终相信最终光明是会降临人间,因为人间始终是充满爱的。
枯梅大师
而枯梅大师与原随云的关系是全书最大的一个疑团,但也许不需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而你可以将之理解为是古龙所假设的一种可能:情侣关系。这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是滑稽可笑的,但古龙所想表达的主题却是十分的深刻,相貌在世俗一般人的眼中是重要的很,但相貌对瞎子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世俗之人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是福,但同时也产生世俗的偏见:相貌始终是有着它不低的地位。但几十年后,还不都是一副臭皮囊,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惜哉,原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