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CAT

28段,一边传报道:“二少爷和姑娘来了。”——不是挑错儿,想起红楼梦里都称“二爷和姑娘”,好像是丫头们这么通报的。
32段,那舅妈失了廷玉,就双手攥着廷珑的腕子,两只眼睛升级成激光束盯着廷珑一顿相看,嘴里啧啧称赞:“哎呦呦,怎么长的就跟那画里的妃子似的,瞧这眉眼,这脸庞,这身段……廷珑叫她攥的手腕疼,——有“,没有”。应该在“这身段……”之后吧。
倒数9段,又问那两位夫人“是不是比太白楼的味还好些”,——味道,或味儿。要不然读起来不顺畅。
倒数8段,每开场赞叹必以:“哎呦呦”开头——必以“哎哟哟”开头,不必加“:”。
倒数三段,“幸好再没见着那位李舅妈那么鼓噪人”,鼓噪,不如聒噪贴切。“幸好再没见着像那位李舅妈那么聒噪的人。”
姚夫人实在是张英的贤内助,简直是个高级的探子,这夫妻两从什么人说什么话就可以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朝堂上的动向,真是有默契。之前也是姚夫人从廷珑嘴里听见别人的闲话,就能生出警觉性来,给丈夫提醒——想想看红楼梦里那几个,就觉得人家那才叫玲珑心肝,说一句话藏了几个意思。佩服。(绯大是不是也是心眼儿忒多的那种人?……哈哈哈哈,其实我潜意识里觉得朱朱是看书看得明白,写得也明白,但生活里就嘻嘻哈哈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类型,不是不聪明,只是不愿意费脑子罢了——瞎猜的)
关于古琴,我是知道琴谱里压根没有节拍的,完全是根据个人的情绪及身体状态如呼吸心跳啥的来控制节奏,就是所谓的琴人合一。我当时听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起了《圣斗士》里的童虎——他要是弹琴的话,那调子得悠扬成啥样呀——当时听了一首《广陵散》,老师是边演奏边讲解情节。我也有学古琴的机会,只是没时间,再说弹那个花费不比钢琴少,得先努力赚钱,营造一个弹琴的氛围,然后再风花雪月……话说回来,弹琴的意境和现实生活的欲念真是背道而驰,但弹琴的条件又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扯远了——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CAT  发表时间:2010-02-26 20:57:20
还有29段,“又笑看着他们兄妹,引荐那个坐在首位,脸色白皙的四十多岁妇人”——引荐,释义为指对人的推荐;荐举。妇人是长辈,用这个词不当。改成引见吧。
[2楼] 网友:CAT  发表时间:2010-02-26 23:08:52
32段,就是提醒少了一个引号”,我自己看一遍都看迷糊了。(顶一下,怕再被吞了)
[3楼] 网友:M  发表时间:2010-02-26 23:29:39
强人~~~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0-02-27 00:09:28
小喵~~那第28段俺就不改鸟~管个小孩叫二爷俺有点叫不出口呢
32的改了,喵~~从这可以看出来,你为我费了多少心呀,感动~~其余的地方也都改了,聒噪这个词真是正正好呀~~
关于俺个人,老马虎了,上学的时候特别活跃,上班后才沉稳了些,俺妈认为俺一直在进步~~只不过俺不太知道她说的进步对我来讲是不是真的进步呀~~~琴,其实俺不懂,都是查的资料,上学的时候学的口琴,竖笛,现在因为负责带俺小侄女上二胡课,学会点欣赏方面的知识,属于自认有些才华,不过邻居为此乔迁的类型
  • 评论文章:穿越三从四德
  • 所评章节:15
  • 文章作者:朱绯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10-02-25 20: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