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评书中人

作者:阿清

文笔优美,词句善琢,但是也是一句话,写的太过隐晦了。看过最后1章解释,发现许多东西虽然在情理之中,能够猜想得到,但却是缺了那一笔力道,作者这份朦胧悬念稍微厚重了点,使人读完以后疑惑大于感叹,不能达到余音绕梁的感觉……
芙蓉夫人写的不错,这类绝品的宫廷女子本来就该是不动情,不重君恩的,对元晨的营救大约也是为了尽对元铣的一份心罢了。只不过越淡薄的人,爆发越是明显,所以这个铺垫和描写阿清认为都很到位,并不突兀。
元铣这个人物写得很精彩,犹如《蝴蝶梦》的女主角,几乎没有出场过,却占牢了这份影子,窃以为如果作者加些笔墨,完全可以把他推到第一男主地位,使人无限遐想和感慨。这个人物的设计虽然复杂,但比较真实,相对于元氏另外几个人的不降坚定,更有一种血肉感和屈辱感,很有意义。
关于几个侍卫人物,虽然看了最后的人物介绍,但是有印象的重点却只有三两个,这其实是出彩的,如果都写多了,未免墨色难分。窃以为作者写武侠也会不错,打斗比较大气。关于惠王一角,倒是耐人寻味:从刚开头来看,他应当是稳重有谋之人,反对轻率举动;但是之后却一两次不计损失要救出元晨,最后自尽在束陵街头,满盘皆失,算不算是竹篮打水呢?虽然是悲剧人物,但是他向来的感觉是淡定斯文,总觉得这个结局同他的出场,有虎头蛇尾之嫌。当然,阿清一家之见罢了。
元沁没什么好说的,热血女儿,简单而激扬。元晨也是一样,自古不降的人也多了,是否都是英雄呢?一句话,真要留取丹心照汗青,剜心之前的确该像程瞻那样答此三问,问心无愧再说不降。所以说元晨虽然气魄极好,自始至终一身硬气,却已是亡国之将,萤火之光了,为了救他一个人,几乎死尽了所有,包括如此受宠如此“淡漠”的华妃,整篇文到后来,所有的努力成了一个笑话——最后元晨依旧要死,陈国还是没有复国之计,连唯一的王储都血溅新都,恐怕元沁活着,一辈子都愤愤然,却再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宣泄这股怒气了……
祁帝是好皇帝,能将色与国分开的,都是明君。玩物不可丧志,那就未必是不能玩了。只不过英明皇帝都有好胜心,非要把敌方的优秀统领收服下来,才觉得更是志得意满。不知道作者此番意图,是否借鉴了皇太极收服洪承畴的历史,阿清差点以为华妃要学访野史传闻般的博尔吉济特氏亲自前去说详了……当然,芙蓉夫人只是去看了元晨一眼,没有太多的话。也许她就从最后时刻明白自己的心意,希望顺自己心意的活一次,尽力救一救这元铣的弟弟,也不负元铣之情,不负自己的情意?总而言之,对于元沁的镇静和迁就,还是待酌的,虽然衬托了女主的淡定冷漠,但是不要忘了女主也是个在关键时刻为自己生死着想的人,面对分秒想夺自己性命的元氏门人,可能十数天语笑嫣然毫无芥蒂么?元沁纵然年幼冲动,心机不盛,也未必就此放弃了这番杀她的“冲动”罢。
最后还是那句话,此文文笔曼妙,精工细琢,行文也很流畅,看得出作者功底之深。但是交待方面太过含蓄,暗示欠缺了一小步,没能完全到位,如能点到为止,明晦得当,此文应当是上佳之作。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芙蓉重华
  • 所评章节:11
  • 文章作者:gaslight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7-06-13 0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