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潼关路

作者:孤注

给JJ跪下了这篇长评我一共发了五遍啊五遍!皮皮如果你发现你有五篇长评都一样的话请不要大意的删掉重复的!!!
评《山河表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所谓“山河表里”,即形容形势险要。语出《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张养浩的“山河表里”,想来只是用于修饰潼关之路的。“山”是指华山,“河”是指黄河,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恰如离衣族之居所,背后是十万大山绵延相连,前面是条穿梭两世而淌不过的河流。
张养浩从济南西行而上,于潼关途中便可见长安。(默默想起兽丛之刀)
而此处的长安,应该就是离衣族人口中的“外面”。那个脆弱而新鲜,或许不那么好却让人向往的外面。因为那里不需要在血腥中拼杀,不需要目睹牺牲和别离——此处吾心可长安。
潼关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唐书》载“古为桃林塞”。《左传》也有“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的记载。
就像皮皮在文中所引:“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由此,山河表里的潼关、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便是震荡于两世之间的离衣族——在不曾有陷落地之时,离衣族本被认为是山神之所。每及冬日,现于山门那头,就像口耳相传的桃源仙境一般。
在绵延的山脚,在流淌的河岸,一边是不再安居的桃源,一边是只可远望却无法抵达的长安,山河表里,不仅是河两岸,更是山两端。
(评了五百字题目其实我觉得真相很可能就是皮皮压根儿就没想闹木多顺口就叫了)
说起山河表里,必要提起文中唯一一次点题,即褚爹朝褚桓嚷嚷的那句。
褚桓,桓即华表,说白了就像褚爹说的那样就是个柱子。
褚爹在戒指上刻上“逗你玩”仨字,如此令人无语,却又贯穿了全文,像是沉浸在命运际遇的悲意之中。(写到这就想起《大哥》开头那个故事,皮皮似乎总是如此,将一些难以言喻的道理,置身于平淡的词段中,让生命的深刻和浅显碰撞出耐人寻味的戏谑←突然觉得自己撸的这句好装逼哦)
褚桓见到南山源自于一次错误,决定留下源自于一次冲动,陷入守山人的冬季来自于一个啼笑皆非的“私奔”,不变成所谓蜡像的原因来自于一次偶然的脑髓治疗(?)。圣书是假的,预言也是假的,救世主是假的,一切就像一场喜剧片,一直错一直错,最后就对了。
我觉得,或许皮皮本身就是想阐述一个不是命中注定的故事。
他们进入了陷落地,唤醒却等同于杀戮,沉星岛变成了陷落地本体,圣书成了一颗邪恶的种子。最后,所有人都在为了一个所谓的奇迹牺牲,将希望交付给褚桓,将人世中最重的担压在他的肩上,强迫他变成一个救世主——可他本来便不是啊。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与千万人并无区别,在被逼面对世界尽头最恶毒的玩笑时,却甚至连放弃都不能——那样的苦痛,那样的凄惶,那样的悲凉,却又不得不直面,不得不坚守,不得不追寻——因为在找不到的答案中,是我们一同守护的生机与希望。
就像最后,连一条蛇都在替他争取时间。
所以,是不是圣书中所谓的救世主,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连圣书都是杜撰的。
其实他跟守山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一个被美色所耽误的路人甲。╮( ̄▽ ̄”)╭
最后,南山和褚桓分享真实,分享世界,分享人世酸甜苦辣百味,褚桓说:“有一天我发现有一个人肯帮我破除这种神经质的孤独感,他对我来说,就是我的支点,还有坐标。”
于是这世间,再没有陷落地。
而关于小攻的名字,有那么多的山名为“南山”,我却觉得只有陶渊明那首《饮酒》才得其真意。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谓桃花之源,无出其右。(P.S.论南山凭什么是攻: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这是皮皮脑残粉长评第三弹!皮皮你好皮皮你辛苦啦期待下一篇耽美皮皮希望你下次再改微博名可以广而告之一下【咦?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AORZEN  发表时间:2014-05-05 21:03:13
我感觉山河表里其实在全文都能感受到呢。。不得不说女神起名既贴近内容又帅气
biangbiangbiangbiangbiang←女神(井冰)目前的微博名,造福一下还不知道的妹纸们QAQ
[2楼] 网友:乔瞧  发表时间:2014-05-05 21:06:27
我看见了2遍
[3楼] 网友:九日  发表时间:2014-06-12 06:51:38
每天都来看pp有没有开新文,可是过了一个月才现实出这篇长评是怎么回事…
  • 评论文章:山河表里
  • 所评章节:77
  • 文章作者:priest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14-05-05 2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