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堂,走过地狱

作者:紫雪

这个写给离凤,就放在这里好啦,毕竟是他最近的最后一次出场^^
离凤给我的感觉很复杂,作为本文第一个出场的男主,他的出场立刻就让人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他出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鲜明的体现了他的性格——“今天降此任,以身侍虎,可解救众生”,他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这八个字说起来好听,真正能做到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恐怕大多数都是慷慨激昂的说上一说博取个好名声罢了,但是离凤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说几句好听话,或者是身处高位时睥睨的施舍,而是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境况下,都愿意尽自己所能,哪怕是交出自己来解救那些素昧平生,却也和他一样国破家亡的男子。
他与云瞳的感情,我觉得比较复杂,不同于从奕青梅竹马、多年来念念不忘,叶恒的心无旁骛、全心爱恋,聂赢的相互赏识、还附带有报恩的感情在里面……离凤的感情经历我感觉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元服初夜(基本没有感情,但是还是在心里留下了一点似有似无的情义)——杨柳庄(因为叶子误会了云瞳的意思,以为对离凤是明为保护、实为监视,于是造成了离凤对云瞳误会的第一步)——韩飞别院(韩飞刻意的谎言,造成了离凤对云瞳彻底的误会)——春藤馆(离凤怀着对云瞳的恨意和怀疑和她离开了青楼)——青麒迎娶聂赢的喜堂上(云瞳拒绝了四城相换的提议,增他耳徽以保他,离凤对云瞳的看法有了一点改变,决定要把母亲、姐姐、太女的事查清楚)——琅郡(为治水炸坝,离凤对云瞳误会全面爆发,然后认识到了云瞳的为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两人的感情有了突破性进展)——回到紫胤上京,千秋宴(离凤终于把对云瞳的爱说出来了,劫后余生,两人共结发)——上京皇城典狱(赤司炀垂死挣扎的一番话,给云瞳心里种下了刺,俩人关系又转冷)——王府里“柴米妻夫”(两个人都试图破冰,然后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他们的感情)——云瞳遇刺后,离凤侍疾(俩人因为太女和雀翎军的话题引发了争执,确切的说是云瞳吃醋又引起了争执)——云瞳教晚晚写字,被离凤看到了(离凤吃醋了,然后俩人在床上和好了^^)——截至目前(两个人关系比较稳定,也明白彼此的心意了,但是还有一种还差临门一脚的感觉,感觉离凤在心底也是羡慕从奕和眸眸那种平和的夫妻感情或者叶恒和眸眸那种私底下亲密无比的感情,他自己大概还差一个恰当的时机再添一把柴)。
他与紫云瞳相遇,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曾经羡煞多少闺中人的未来国后,转瞬却成了敌国将领的暖床之人,爱慕多年相守三天的爱人惨死,自己却在别人的床榻上听到了发现她尸身的消息,听到了破城的敌军将领将她厚葬的命令。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惦记韩飞抓来的那些男子是否真的被放走了?还是恳请紫云瞳善待凰都百姓。
他记着太女死前之言要努力活着,但他拒绝了紫云瞳送他回王府安身立命的建议,而是想要忘记这一夜,然后出家。我觉得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人之常情,尽管两人有了一夜情,但那在离凤看来是不得已为之,那时候的他,心如死灰,情爱已绝,贞洁与他已是身外之物,他应该就是想要在寺庙中静静的度过余生的。
但是顾崇所言“兄台前为赤凤储君未娶之国后,后为紫胤亲王元服之侍宠,两个身份都这般惹人注目。兄台想了却凡心,一意向佛,怕不能够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我觉得这一点离凤未必想不到,只是当时已经心灰意冷的他不愿再想这么多罢了。
但是顾崇的另外一句 “这山寺内外,有紫云瞳不少眼线,不知她想用你这挂小钩,钓来赤凤几条大鱼?”,却惊醒了他,再加上大劫之后,谁不想回到亲人身边呢?而且凰都破城之前,他在家里一直受到非常好的待遇的,估计他姐姐不是后来那副嘴脸,所以一方面是相信了顾崇的话,一方面是想和家人团聚,所以他答应了顾崇的要求,和他走了。
但是回到家的离凤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安慰,反而让他进一步体会了世态炎凉,昔日疼爱他的姐姐逼他去服侍三皇女,昔日对他依赖献媚的弟弟和弟弟的乳公对他极尽羞辱,昔日对他众星捧月的仆从眼见他因为不愿委身于三皇女惹得家主不喜就冷眼相对,所有这一切真的是应了作者那句“风刀雪剑严相逼”。姐姐说:“这个不知廉耻的东西,我早就想揍他了!”,弟弟的乳公说:“若是太女正君驾临,我们郎主该当先见礼才是。如今您自认还是池家少爷,那就只得委屈了┉┉”,他这才知道“那夜为紫云瞳元服,在旧居见了昔日的二堂总管,他那般作践我,我还难过┉┉却原来自己的亲人都是如此模样,何况旁人┉┉”
重重压迫之下,当他给推到寒湖里去的时候,他不愿再醒来面对这个人世,他已经想放弃了。结果比较戏剧性的一幕峰回路转,身边陌生的小侍童一声声呼唤他,醒醒,别死,她还在等着你,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谁在等他?他立马想到的是太女,其实聪慧如他,竟然都没有问上一句“你主子是谁?”,也不去细思当日城破,那样的境况下太女又是怎样活下来?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不细细的问问小北?但是当时他没有问,他热切的、一厢情愿的、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的补全了这个故事:“是了,她是太女,诈死埋名,留在赤凤太过危险。而我,留在这里也毫无自由,只能任人劫掠。若是离开凤国,天高海阔,我与她携手红尘,哪怕乡野村落,深山密林。再不要作什么太女、凤后,只求两相厮守,一路同行┄┄”——山穷水尽的时候,小北给了他一枚橄榄枝,他根本不会去想小北的主子会是紫云瞳,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和紫云瞳其实是没有感情的,初夜的激情与温情,自己的情动与心动,最后都被他归结为了春引的效用。而城破之前的三日相处、城破之日的惨烈境况又将他对太女的孺慕之情演变成了一场撕心裂肺的爱情,尽管他爱着的,其实是他心里塑造的太女。这种时候,小北给他的这样一点模糊的信息,也会被他坚定的解读成了他希望的那样,所以,紫云瞳没有骗他,小北没有骗他,其实,是他在内心深处,在潜意识当中,自欺欺人……
当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的时候,又一个沉重的消息击中了他,他一直敬仰的母亲,被安上了蛊惑三皇女试君的罪名,这个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的,当他要据理力争的时候,作为一家之主的姐姐却说要避嫌,说清者自清,离凤当时心里所受的打击和绝望可想而知,他想到的是:你养我十七年,爱如珍宝,呵护备至,精心抚育,淳淳教导┉┉你将我护在羽翼之下,为我遮挡了无数风霜雨雪┉┉你送我进永安宫,让我见到司烨,了却平生一段痴念┉┉
可惜离凤,其实,真相的残酷,又何止是这样……
之后的抄家、获救、乱军中落到三皇女手中险些受辱、三皇女逃走后又落到了韩飞手中——一波三折都无法描绘他坎坷多戕的命运了,曾经身着千金难买的影凰纱、怀抱万金难求的玉壶冰的仙乡贵子,抄家之后险成皇女禁脔、乱军之中险遭众人亵渎,从韩飞口中得知太女死亡“真相”的他虽然悲痛欲绝,但是我觉得他没有全部相信,他还惦记着小北和他说的话,他情愿相信太女没有死,让小北和叶子他们来带他走,但是他也不是一点都不相信,他还是想要求证,但是不得不说,韩飞口才很好、思路缜密,一番故事真真假假,成功在离凤心里为紫云瞳埋了一根刺。而这根刺,本来在离凤心里扎的不深,在离凤隔墙听到小北和叶子对话的时候,终于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
虽然离凤的经历根本不是一个“坎坷”就能描绘的,但我感觉最虐的就是杨柳庄那里了,几经磋磨之后,终于又听到了小北的声音,离凤的第一反应是大喜过望,想要出声求救,刚开始的时候他明明还是在拼命磨着捆绑自己的绳子,想要引起小北的注意,但是叶子和小北接下来的话,一下就把他打入了最深的地狱:“谁说王主喜欢池公子了?我听三姑娘和六姑娘说了,王主是抛出池公子这条金钩,要钓赤凤的大鱼呢!你不记得在凰都,六姑娘嘱咐过的,要时刻注意池公子和什么人接触过。他倒是还安静,除了在家里待着,就去过赤司炀府邸一趟。王主在凰都宠着叶使。为了他,把暗部来督查问责的四个长老活活杖毙了。这是多大的事!这才叫喜欢呢!至于池公子┄┄三姑娘说了,近来没听见王主问过一句,怕是早忘了吧!”——原来,根本没有太女在等着自己,原来,紫云瞳那一点情义也是假的,原来,自己是他的一个鱼饵,原来……自己终于还是坠入了最深的地狱。其实我们知道,叶子说的这些当鱼饵钓大鱼的话什么的,只是月侍们的揣测,并不是云瞳的意思,云瞳派人跟着离凤只是想保护他,负一下责任。但是万念俱灰的离凤,这个时候选择相信了韩飞的话,站在春藤馆门前的他发下了报仇的誓愿。
离凤在春藤馆中定妆日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他询问若怜定妆日竞价的规矩,然后他的感慨竟然是“权富们流连烟花之地,一掷万金,却不顾生民涂炭,衣食无着,悲天怨地,卖儿卖孙┄┄”若是司烨还在,以她忧国爱民的慈悲心肠,定能整顿吏治,减轻税赋,为兆亿黎庶谋些福祉。”,从曾经的天堂坠入现在的地狱的他,没有自怨自艾,没有灰心丧气,竟然还能想到众多底层的黎民百姓,纵使他一时没有能力改变什么,包括他连他自己都是救不得,但他这个融入了骨血的对苍生的大爱,实实打动人心。
但是命运真的是个奇怪的东西,没有了一点希望,跌落在最肮脏的地方的离凤,眼看就要落入尘埃,碾碎为泥的离凤,最后却是他当时最憎恨的紫云瞳,对他说跟我回家……
虽然“跟她回家”,但是离凤和紫云瞳的情路还有很多曲曲折折要走,这一次相聚,离凤心中存着很大的芥蒂,就连身边的若怜都看的明明白白。聂赢的婚礼上,他又一次成了政治斗争的筹码,但也是在这一次,他心里对云瞳的怀疑有了一点瓦解。
“四城公子”这一段看完之后简直都不忍心看第二次,在那么多人面前,他就被那么赤裸裸无情的推了出来,任人议论、诋毁,赤凤池相爱子、未来赤凤国后、贵不可言的命格,这一切都成了他的原罪。“好大的体面啊!不随故妻以身殉国,却从她人含辱偷生,军奴也当得,伎倌也作得,给英王当了元服宠侍就更要沾沾自喜了!还真没见过这样贪生怕死,水性杨花的一国太女正君。”,这样的话他听了太多太多,还要被细细逼问元服之夜的一点一滴,这个时候,外面那些道貌岸然的各国政要,又有谁把他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滴滴血泪流尽的时候,他想起了元服那夜紫云瞳的点点柔情,他想到了我大凤疆土,竟被她国她人随便交易,还要冠以襄助之名;我嗣位的皇女被人当众训令,竟一言不敢辩驳,还要作出感激之态;这奇耻大辱,真罄竹难书!与国殇相比,我一身之厄又算得什么?以我换四城,这是要以我绝赤凤,让我担这亡国祸水之名!借兵复国,不过赤司炀黄粱一梦;瓜分天下,才是璃胤最终的野心!今日我拼将一死,也不能承这千秋之罪!不能给壮烈殉国的司烨、给我娘亲添一丝之耻!看到这里真的让人忍不住声声叹息,离凤,离凤……
更苦逼的是他听到了母亲、姐姐做下的那些事,献城、弑君,尽管离凤不相信,但是紫云瞳说的有理有据,言之凿凿,离凤在内心深处拼命抗拒着那些话,不愿接受、不能接受,但他想要查明真相,给母亲一个交代,也给自己十几年的前半生一个交代。
事情以紫云瞳拒绝了四城交换,并给了他耳徽结束,但当时得到耳徽的他,和同样得到耳徽的聂赢、叶恒不同,他和紫云瞳的心,还相隔很远,中间又横亘了太多的误会,所以注定他当时看紫云瞳、看紫云瞳身边的一切,都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他又想在前头了┉┉”离凤鼓唇吹了吹窗棱上的积灰:“还真是王主的贴心人呢┉┉”——就这么一句话就把他那种疏离的感觉写到了读者眼前。
就连若怜都替他着急,你总是这样疏离,总是这样不言不动,怎么能得妻主欢心,深宅大院里你不受宠,就会受气,为此若怜苦口婆心的举了一堆别人受宠的例子,最终目的其实是想劝离凤能放下过去,好好的过现在的日子,但是若怜并不知道离凤真正的心结,也不知道其实离凤并不是真的不替自己争取的,“千万别送!这屋子背光,把好端端的花都养枯了。就盆里的两株小草,不怕风吹雨淋,容易成活,在这里才合适。”——真是段位相当高的诉苦了。这一段两人的对话很有趣,离凤在高段位的诉苦,也在争取,紫云瞳听懂了,而且紫云瞳其实心疼了。
“邙山乱军之中,徽州韩飞别院,杨柳庄人贩子的地牢,春藤馆教习师傅的黑屋,我┉┉从不敢想,有生之年还能再见王主一面!更不敢想┉┉有朝一日还能重回王主身旁。如今,已得上苍眷顾┉┉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佩服离凤,这样的过往,他可以这样就坦然的说了出来,这些之于他,只是经历,不好的经历,由此可见在柔弱的外表下,离凤又一颗非常坚强的内心。
他的坚强不止体现在他面对不堪的遭遇时宠辱不惊的态度,还有他一颗纯粹的毫不作伪的顾念天下苍生的心,法华寺的吉纸上所写的祈愿,其实是一种类似日记的东西,写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个会被别人看到,所以写的都是自己内心里真实的话,就像莫莫坦荡荡的把爹啊、哥啊、姐啊交代了一个底掉一样。在那张吉纸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为家人、为爱人祈愿,求姻缘、求平安……只有离凤,居然是为天下苍生求,如果那时候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女正君也就罢了,可他恰恰已经国破家亡、孑然一身、生死难料了,他却没有替自己求平安、求姻缘。
他对紫云瞳动心了吗?也许有一点,如果没有动心,韩越的生日宴上,他不会一下就敏感的发现了紫云瞳和叶恒无声的交流,不会在上山的路上侧过手中的伞为她挡雨……聂赢婚礼上紫云瞳的表现和那些掷地有声的话对离凤绝对是一个震撼,他与紫云瞳讨论“治水纲要”的时候,他发现了紫云瞳和别的女人(比如他母亲)的不同,但是他对紫云瞳的怀疑并没有轻易打消,他还在探寻着,他迫切的想知道真正的真相,想知道整个事件中,母亲和姐姐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甚至紫云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谈论治水的时候,他和云瞳的心,因为拥有共同的理想,其实已经在慢慢靠近了,不过云瞳看书的时候一句“事情就得按规矩办!”让离凤产生出了误会,觉得云瞳是在提醒他身份,“聂赢不在,从奕未娶,我好不容易才从叶恒那里分来一宵。这一宵,她若不畅快,以后定不会再来。她若不来,我又怎么在上京王府立足?更何谈偿我心愿┉┉呵呵┉┉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又有什么矮不下身段的,我早就不是我了!叶恒会的,我哪样不会┉┉”——这时候的离凤,对云瞳还有太多误会,所以悲苦,真的能放下过往吗,谈何容易,从小被按照国后的标准培养,读治水,为了贤名,学骑马,为了帝后并骑,诗书礼仪的堆砌,到头来他要逼着自己去和没有名分的叶恒争宠,他觉得自己早已不是自己了。我感觉他在心里说出“叶恒会的,我哪样不会?”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自暴自弃,他所指的“会”,其实只是床第间伺候的能力——若是没有这场变故,作为太女正君,他即便要争要斗也是和侧君,怎么可能放低身份去和侍从通房分宠,还是“好不容易分来一宵”,我之所以这么觉得并不是在贬低叶恒,但是要知道在古代,就算是争宠吃醋其实也是分阶级的,你见过黛玉吃袭人和晴雯的醋么?所以离凤当时狠下心想着“叶恒会的,我哪样不会”时,就已经准备放弃一切曾经的尊严,拿出自己在春藤馆学来的小倌对待恩客的技能来讨好云瞳,拿他自己想的就是“逼迫自己放弃端庄贤淑的闺秀风范,当个会献媚邀宠的玩偶公子,”由于对云瞳的误会,那个晚上他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于是“此时此夜难为情”这一段,俩人真是误会叠着误会啊,云瞳的感觉是“没来由的心里一阵不舒服:他怎么和方才不一样了?用这种甜腻的笑容看我,用这副柔媚的腔调说话。”,而看到云瞳发呆的离凤误会又深一层,“离凤见她发呆,却以为是被自己故意显露的春.情迷惑住了,心中暗讽道:春藤馆那些师傅说的不错,女人就没有不好色的,就没有不喜欢男子主动贴上的,何况是她?自来就生着一肚风流心肝。”
——这样的重重误会之下,两个人之间终于爆发了,云瞳因为他的自轻自贱气的拂袖而去,离凤也终于发现云瞳其实是特别的,“我已经让她看轻了一次,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我一直觉得治水这里,是云瞳和离凤感情的一个大转折点,离凤通过云瞳对于治水和吏治的做法、看法,发现了云瞳不同于自己的母亲、也不同于太女的特别之处。他的心又更向云瞳靠近了一步,查堤之时叶恒请缨要去测量水位,云瞳将叶恒揽进怀里说“莫去。”,然后离凤就“瞄了云瞳的手臂一眼”。晚晚误将顾崇留下的衣裳当成了叶恒的,说“这里留有您的衣物”,离凤暗自咬唇,想叶恒“还真是处处特殊┉┉”,他已经开始慢慢的在乎了。但这个时候他对云瞳的感情和信任还相对脆弱,虽然他对云瞳的看法已经慢慢转变,也产生了感情,但是这份信任和感情还禁不住任何风吹草动,前一刻云瞳告诉他“赤凤今年雨水不大,沧澜坝完好,田安民悦。你放心就是”的时候他还是心生感激的,结果下一刻云瞳要他替自己梳头打扮,他因为不知道云瞳的计划,对云瞳治水如此关头还有心思打扮很不认同:“却又见她满头珠翠,披金挂玉,与自己存朴尚真的喜好颇是不同,一时又生出知己难逢的怅惘来:想凰都将破的那三日,司烨何曾有一时安暇,连盼望多年才娶到身边的太女正君都没多看一眼,更别提加餐会客,梳妆打扮了。”他与云瞳等人争辩之时也是立刻想到了太女“你们说赤氏无道,可司烨能以己躯相救凰都万民!你们说自己有道,如何要泄洪波残害无辜百姓?”。
“还珠”是两人误会矛盾的一个总爆发,离凤听了马自欣文书上的话,又见到云瞳没有明确表态,所以失控了,言辞激烈的指责云瞳没有对赤凤百姓一视同仁,不顾念苍生之苦,悖逆天心,罔顾民情,是为一己之私,欲成千古罪孽。他之所以有了这样的误会,并提出了那个糟糕的舍己治水的计划,首先是他的一片仁爱之心,无论是赤凤百姓也好、紫胤百姓也罢,他都有所顾念,他都不希望他们受到伤害;其次是基于他对云瞳了解还不够深,还无法全然信任,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最后就是他本人的阅历有限,他毕竟只有十七八岁,在亡国之前都是娇养深闺,处事经验不足。于是他想出了他当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计划,并且基于对云瞳的失望,摘下了耳徽。这里他虽然做错了,但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他已经做的非常好了,他的人生阅历导致他不像云瞳那样能想的深远,他没想到他的计划会带来的副作用,但是舍弃自身性命,去救数万素不相识的百姓,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还珠这里,写的精彩的不只云瞳和离凤两人,其他在场众人的性格也几乎是通过人物的几个动作几句话就跃然纸上了。从奕和叶恒作为地道的紫胤人和对云瞳完全信任的爱人,他俩是完全站在云瞳的立场上的,而叶恒因为他的政治敏感性,立刻就对离凤提出了他计划的疏漏和炸毁上游大坝会给云瞳带来的弊端,所以面对离凤对紫云瞳的严厉指责,他们俩的态度是比较气愤的;清涟的表现非常可爱,他心地善良又单纯,听了离凤的话之后“我觉得┉┉池公子的话不无道理┉┉”,孩子你真的很可爱^^
紫云瞳打了离凤一掌之后,晚晚、清涟、沈莫是吓了一跳,从奕是下意识的闭上了眼,叶恒和凌讶的反应比较能反映他们的性格,叶恒是向离凤迈出一步,我觉得他下意识应该是想去扶他一下,但是看了云瞳的脸色以后立马不动了,凌讶却是楞了一下后立刻挡在了离凤前面。
云瞳为什么要打离凤,是因为恨他怨他么,肯定是有的,恨他不相信她的为人、怨他不珍惜自己的命、不珍惜他们的情。但我觉得她之所打他,然后还条条分说,其实是因为放不下他啊。云瞳到目前为止一共打过三个男主,离凤、叶恒还有沈莫,每一次原因背景都大不相同。在凰都打叶恒和沈莫是因为官场政治斗争需求、在芦城踢了沈莫一脚是急怒攻心、上京王府里打了叶恒是当时形势所迫,可以说以上这几次打,都不是出自云瞳本心,只有这次打了离凤,是云瞳不能放下他舍下他,云瞳在心痛他误会自己不信任自己的同时,想要打醒他,让他明白自己的为人,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愿其实是和他一样的,让他明白他想出的法子有怎样的不妥之处。“六国之中,赤司烨最富贤名,可问其勋业,一事无成,上不能保宗庙江山,下不能护夫郎亲侍,立朝堂无能分君之忧,主大政乏才解民之苦,逢难处束手无策,临险地唯有痛哭。除了最后身死社稷,给自己留下个“刚烈”美名之外,于家国百姓可有一用?”,这也是第一次,让离凤对太女的看法产生了根本上的动摇,让离凤明白“贤名”并不能给百姓带来什么。
还珠和教凤,不只是云瞳和离凤种种矛盾的一个总爆发,也是俩人的心彻底靠拢在一起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在她与离凤步步紧逼的一问一答之间,云瞳了解了离凤的志向,在她细数离凤的四条罪状和她写下那份奏折的时候,离凤看懂了她的胸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他们共同的情怀,不是因为对方有了这样的想法,而自己去支持他肯定他,而是两个人因为有一样的理想而渐渐靠近、比肩。这一次事件之后的结合,终于是从身到心的了。
可惜离凤做为池敏的身份还有那个贵不可言的预言都是他的原罪,不是他想抛开过往就能抛开的,因为他的敏感身份,所以在继四城公子事件后,问题再一次在上京凤后的千秋宴上还有诏狱中爆发。如果说四城公子事件让离凤对云瞳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治水让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那千秋宴就是两人感情的一个高潮,“初遇凰都,已知卿非常人也!其后几经艰难,屡陷难堪,蒙卿不弃,由是感激!琅郡治水,受教殊深;蒙赐耳徽,感念无极;为卿人品高洁,辉如日月,奴虽自惭形陋,心早倾之。前因家国恨事,多有犹豫,今中道离别,再见无日,诚以肺腑相告!”,生死难料的时候,他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当然离凤最终逃过此劫并不是因为主角光环,是因为他的智慧,他向云瞳辞别的一番话,既是辞别,也是自救,我觉得说出那一番话的离凤,比起治水时后的他,已经又成长了。劫后余生,两人终于一宵结发。可是在诏狱中,赤司炀对离凤的所有指责,包括揭露的离凤在不了解云瞳的时候曾经隐秘的心思,让两人之间又生隔阂,最虐的是离凤不仅和云瞳生了隔阂,也知道了母亲利用自己、姐姐弑君的真相,原来,所谓的太女正君,不过是一个笑话……心灰意冷的他再次摘下了耳徽,“不用等了,她再不会来了”……好在,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把耳徽放到妆匣里,而是在若怜的建议下,戴在了胸前(不得不说若怜一直都是神助攻),好在,这一次云瞳打破了他们之间的僵局,但是打破僵局的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尽释前嫌”,他们颠鸾倒凤也好、做柴米夫妻也罢,都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感情,他们也知道在这份小心维系的平静之下其实还有暗流汹涌,但是这个时候的两个人,其实都有些慌了手脚,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把那些心结、猜忌、矛盾通通抛开。
所以这个时候一旦话题触及到了赤凤太女、雀翎军,两个人维系的平静就被打破了,因为刺没有被拔除,它还扎在那里,只是两个人都小心的不去碰触,一旦碰了,还是会疼、会伤。但是离凤的个性,又让他不愿意去回避这些问题,所以两人就又有了争执,真的就像若怜感叹的那样“好一起,坏一起”,但是,好在,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他们的感情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已经算是非常牢固了,只是还差一点火候。但我相信随着两个人都成长成熟、磨合,他们的感情终有一日会排除种种顾虑、原罪,开花结果,相信在地狱的刀尖上一步步走过来的离凤,会涅槃重生。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紫雪  发表时间:2016-08-03 15:20:02
试了一下发在一起,居然可以哎……还以为太长了晋江会不允许
[2楼] 网友:离凤  发表时间:2016-08-03 17:22:51
感谢大大!!
[3楼] 网友:灯影三出  发表时间:2016-08-04 00:19:38
继续膜拜长评君!晋江发评论有字数限制么?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6-08-04 06:09:57
这篇长评,比我给阿凤解释的那些说的透彻多了,真是太棒。昨天一连读了好几遍。
[5楼] 网友:阿渊  发表时间:2016-08-04 07:46:48
写的太好,一定要来点赞
[6楼] 网友:翩若惊鸿  发表时间:2016-08-04 08:10:46
膜拜长评君!请收下我的膝盖!
[7楼] 网友:山有扶苏  发表时间:2016-08-04 08:33:42
日常抱走长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