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关于八旗高低之分

作者:yuyi0004

自从清装剧如雨后春笋充斥荧屏以来,人们对清朝流行的制度名词大都耳熟能详,然而对其实质内容,多不甚了了。
说起八旗,现在的人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为正黄旗最地道,凡是皇族都属于正黄旗。正黄旗又称作整黄旗,就是旗帜通体都是黄的。其实,八旗本无高下之分。清朝入关以前,宗室亦分八旗,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所以,如果非要从政治亲疏上分出高下,那么排在第一位的也是镶黄旗,而不是正黄旗。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正黄与正白两旗,原本皇族甚少,且都为远支宗室。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实际上,上三旗与下五旗之间的权利差别,仅对包衣佐领具有实质意义,而与皇族和普通旗人无关。皇室管家内务府三旗及其包衣佐领,主要服务于宫廷,也分满洲、蒙古、汉军。下五旗亦设包衣佐领,皆为王府所属,各随其主之旗。
包衣是满语音译,全称为包衣阿哈,即家奴之谓。在使用中省称为包衣。同样是做奴仆,伺候的主人等级之间的区别,当然可以成为一种身份等级的标志,靠近皇上的人获得升迁与利益的机会肯定要远远优于下五旗的包衣。奴仆争攀高门的心态也许比常人更为炽烈。清代内务府旗籍,跻身庙堂高位者多矣。常有人说,在清朝八旗官员对皇上自称奴才,汉人官员对皇上称臣。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十分准确,扩大了自称奴才的范围。非内务府旗籍的八旗官员在行政公务活动中对皇上也不称奴才。据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记载,道光五年(1825年)上谕云:“向来督抚等奏折,有关地方公务,例俱称臣。从前乾隆年间,屡奉圣谕通饬各省,自应永远钦遵。近日各省奏折,不能划一,殊属未协。嗣后各省旗员督抚藩臬除请安谢恩外,凡奏事具折一律称臣。”
八旗组织的旗民,分京师八旗、外火器营即京西蓝靛厂八旗、健锐营即香山八旗、圆明园八旗、守护宫城的护军八旗。驻于京外要冲之地的称驻防八旗,如江宁(南京)、荆州、福州、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宁夏设将军管理,稍次之地设副都统管理。
作为组织形式,八旗之间并无寻常理解的有高低之分。入关之后,八旗皆统属于皇帝,各旗事务不再由本旗所谓旗主王公做主,而由朝廷委任都统负责,直接通向皇上。同样都在旗人社会中生活,正身旗人的地位高于包衣,并不因旗分不同而带来权利的差异。
————————以上摘自 李宝臣《礼不远人》,中华书局,2008年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quiet  发表时间:2011-06-06 00:20:25
道光?嘉庆都是包衣奴才的娘了,皇帝都有包衣奴才的血统当然就不会在奴才和臣这两个称谓上纠结了。
其实我还以为这个上谕是嘉庆年间出的呢,没想到居然能拖到道光才出。
[2楼] 网友:蓝彼岸鱼  发表时间:2011-06-06 01:13:29
道光是正统的嫡子嫡孙,人家他娘是喜塔腊氏,嘉庆的嫡福晋兼皇后,病逝于嘉庆四年,当时乾隆掌权,连个好好的葬礼都没有。大概他皇帝爹对他娘的愧疚之情也为他的皇位添加分数了吧。钮钴禄氏是继皇后,就是金枝欲孽里的皇后娘娘。但她应该没有那么坏,因为在自己有两个嫡子的情况下,当嘉庆病逝在承德避暑山庄,而遗诏在京城时,她力挺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二阿哥道光即位,相当有魄力。这也让她得到道光的敬重,当了个实权的母后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