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大头虾

二虫你好,你只要打上 《玉树□□花》BY千年梦回 用谷歌找一下就有了。
当然了,李后主和赵匡胤 在历史上是不可能有这种关系的。李后主被掳北上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
可这是小说么。
再说了按阿堵大人的话说这是前人(袁寒云,王辛笛)集龚定庵句,实在爱煞,借来做了文案。这样真风流之句,要糟蹋也得偶亲自糟蹋不是?哈哈……
那千年梦回大人肯定也是这样想的。李后主的词啊。千古名句,至性至情。糟蹋起来岂不更是......
这部小说让我沉迷不已,看了一遍又一遍,配着音乐,觉得不似在人间。不可错过
以下是部分小说 看这一段时我泪流满面
一时觥筹交错。酒至半酣,赵匡胤微有醉意,与臣子们肆意谈笑着。
南汉主刘鋹举爵,对着上座一脸谄媚道:“皇上丰功伟业,一统天下。原诸国伪主皆已归附,俱已在场。不日北汉既平,再添个刘继元,可就全齐了。微臣来得最早,乞求皇上封微臣作个降王大队长罢。”
赵匡胤大笑。如看个跳梁小丑卖力迎奉的表演,带着一抹得意的轻鄙的眼色。
哄堂大笑中,我冷冷看着那个犹自得意洋洋的南汉主,忍不住想作呕。
刘鋹一转眼,似乎瞧见了我的眼神,面上一沉。
他转而对赵匡胤卑躬屈膝,道:“皇上,微臣听闻‘违命侯’擅长作曲填词,何不令他当场奏唱一曲,恭贺皇上万寿无疆,大宋国运永昌?”
我目中微露怒意。这个刘鋹,作践自己不够,还要借机来羞辱我么?
赵匡胤醉意酡然,斜睨了我一眼,不怀好意地浅笑道:“好主意!违命侯,你就当场奏唱一曲以娱宾遣兴,如何?”
左右即刻上前撤案摆琴。
刘鋹一脸小人得志之色,晃首吟道:“‘玉树□□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违命侯这曲《□□花破子》端的是祥云瑞气,正合今日之宴,不若就这一曲好了!”
我满心羞恼愤懑,双手微微颤抖了。
朝臣们调谑折辱的目光尽数聚集在我身上,恶意的,轻薄的,比这江北的朔风更加冷峭萧素。
刘鋹犹不肯放过我,步步紧逼:“怎么?违命侯又欲违命不遵么?”
我缓缓凝起眉眼,漠然道:“臣遵旨。”
手一扬,清商随风发。
却并非《□□花破子》。
而是一曲《虞美人》。
深沉哀婉的琴音中,我凄然作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殿中一片沉寂。
这哀艳欲绝的乐声,幽思婉转的愁郁,不由令人于千思万绪之中,窥见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伤痛,与眷恋。
窥见绵绵不绝的情思,窥见深不可测的天意,窥见回首惘然的错过,窥见咫尺天涯的别离……
待唱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时,座下无不泪眼迷蒙,黯然销魂。
连一贯嬉皮笑脸的刘鋹,也似乎忆起山远天高烟水寒的故国,几欲潸然泪下。
我一拨琴弦,最后一声清音如袅袅檀香,欲断还萦,氤氲不绝。
这架古琴,绝似“绕梁”。
一片寂然中,猝然响起巨响!
众人惊醒,循声望去,赵匡胤怒容满面,掀翻了面前桌案。
朝臣们不甚惶恐,纷纷伏地哀告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赵匡胤对这一地臣子视而不见,紧紧逼视着我。
目光如刀。
我不避。尽管我知道方才的举动,简直是将自己置身他盛怒的刀锋之下,将自己逼入死地。
我凄楚又决绝地望他。你可记得我曾说过,有些事,即使我明知不能做,也终会忍不住去做……
他脸色数变。许久之后,目中的狂怒之色渐渐淡去,散去,浮出的,竟是微不可觉的郁悒与苦涩。
他沉声道:“违命侯酒醉无状,来人,将他送回府去,闭门思过!”
我错愕了,他竟未责罚我……他为何不责罚我?
左右内侍上前来,将我搀架而起。我推开他们的扶持,默默向殿外走去。
蓦地感觉,一道极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我,如影随形。
我微侧顾,赵匡胤的身边,一个紫衣袍之人,目不转睛地看我,若有所思。
他有着与赵匡胤颇为相似的五官轮廓,却更年青一些,较他多了分清俊,少了分英武。
只是我不喜他的目光,深藏不露,非拓达之人。如鹰隼般凌厉森然的目光,却偏要掩蔽在一片深邃暗潭之下。而那隐隐显现的幽光,让我有种被寒刃剖开肌理、一览无余的错觉。
步出殿外,我低声问身旁内侍:“皇上身旁着紫衣的,是何人?”
内侍阴恻一笑:“是晋王。”
我听过这名号,晋王赵光义,乃赵匡胤胞弟,文武双全、多艺能,深受他喜爱与信任。
回想起他方才的目光,我有些悚然。夜风卷起黄尘枯叶,素白的衣摆也蒙上层淡淡的污迹,我感觉身心俱疲,只想尽快回到荆馆。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