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官》

作者:NPL

二刷啦,乱说一点。
“判官之所以存在,就是帮人除碍化煞的。”
可惜后世人很多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中的很多人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趋炎附势,全然忘记了千年前老祖们的“模样”。因此,小说前半部分的几个笼中,闻时和尘不到二人的做法看起来很特别。他们会在尸体显露前挡住小姑娘灵相的眼睛,会把仅靠一丝执念而强存人间的魂灵当作平等的人对待,他们懂世上大多普通人的舍不得与放不下——为很小的事高兴、为很小的事伤心,为很小的事放不下某个人,为很小的事流连不舍。但也正因为他们千百年来都在坚持着判官本心,从未改变,在很远很远的未来,名谱图上的子子孙孙,才仍然会记得判官存在的意义——送那些故去的人离开,再帮他们给这片红尘故土留点什么。
“他见过人世间无数生离死别,没成仙,没成鬼,依然有着最广袤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悲喜,依然能在某一瞬间孤注一掷或是奋不顾身。”
闻时,时者,所以记岁也。春夏秋冬和日月轮转,都在这个字里了。他在还不记事的年纪就被尘不到捡回了松云山,名字和来处都是这个人给的。他从小到大面冷心热,刻苦用功,是顶级的傀师。在记忆伊始,他就是被黑雾缠绕的,那是太多人对这个世间的悲喜、爱恨、留恋与不舍,是尘缘。从一开始的怕身上的黑雾害人,到怕伤到后生而松一松手指,再到后来把夏樵推出笼门,冷若冰霜的外表下,是最细腻的情感。
尘不到,或者该叫他谢问,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个仙客。问,遗也,上天之馈赠。他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心性,后世流传的书卷里说,笼主顿悟的瞬间,大概是这个世上最毛骨悚然、也最痛苦悲哀的过程。但后世也无人知晓,祖师爷尘不到解的第一个笼,是他自己。他吸纳了数不清的尘缘,所以他几乎不能有七情六欲,修的是最绝的那条道。他永远站在所有人前面,承担他所能承担的所有。千年前,他奔赴一个个战乱屠城所形成的笼涡,吸纳了数不清的尘缘,也正因此被有心人算计,落下了天谴;现世,他为了再帮自己的徒弟们一次,留下了一个傀为闻时找灵相,又用这副残躯吸纳了捆缚着钟思和庄冶的黑雾,差点真的永远消弭于世间。他前半生做的最多的,便是悄无声息的送别——送别他曾经家人的几乎每一次转世,送别当年的徒弟们,送别最后阵里的闻时。
闻时和尘不到之间的感情,纠葛了一千多年。在这段关系中,他们都是探索者,说不清谁是更主动的那一方,因为他们都逼着自己剐掉不该有的心思。闻时总是害怕,幼时怕自己身上的黑雾伤了尘不到,长大了恨自己曾经用过的洗灵阵,他总是在反思,“如果我当初没有用洗灵阵,没有过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何至于此?”他又是别扭的,总要给自己加一层不近人情的伪装,心思都憋的死死的,一面想亲近,一面又拉不下面子,也觉得自己不该心怀痴妄,这样的纠结,加之师徒伦理、判官修道,让他有了心魔。而尘不到什么都不说,他总是说“小事而已”,但其实他也会疼会受伤,甚至会死。但他仿佛什么都不在乎,就像他用洗灵阵哄骗着闻时洗去了困扰他多年的尘缘,剐去了对他的痴念,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就像千年前最后的时刻,当他被封印在重重黑雾与天谴之下时,他也用最后的力气来骗闻时走,让他好好入轮回。他们都在彼此不知道的时候,在背后注视着对方无数次,尘不到会在山上看着徘徊犹豫的闻时,会倚在门边目送他下山,而闻时会在山道上盯着尘不到的背影,默默为他煮茶。他们因为彼此而入了红尘,有了俗世间的爱恨悲喜、七情六欲,有了在这世间的舍不得、放不下。他们是对方的心魔,在心里记下了心上人无数个普通又特别的瞬间。一千年后的重聚,也正是靠着他们二人的这股劲。一千年前,闻时不甘,于是生剥灵相,落地成笼,强留了尘不到本该消散的灵神一千多年,一个不死,一个便不会休。而一千年前的尘不到以随身带着几百年的福珠、象征着放不下的惦念的青鸟翠羽、他们之间最深的牵连又浸了他的血的傀线为引许下了祝福。这二者轰然相撞,生出了无相门——那是尘不到毕生未享之福报。一千年间,尘不到看着闻时走了十二场轮回,终于重见天光。
“松者,山魂也,送暑迎寒。云者,众也,苍生如海。”
世上有这样一座山,它山巅常有风雪,山坳有一汪灵泉,长风入林,涛声百里。它有一个仙客取的名字,叫做松云。仙客的四个小徒弟,皆是命运多舛。他们大多幼失怙恃,无人庇护。闻时年龄最小,是尘不到亲自从尸山血海里捞回来的。钟思是流民,而庄冶生了大病被弃置,孑然一身被送到山脚下,才捡回一条命来。十余年来,他们一个专修符咒,一个是杂修,都是远超同龄人的存在。虽然仍然无法帮尘不到减少一丝一毫的尘缘,但他们在封印的最后时刻挡住了所有流泻出来的黑雾,灵相受损,在清心湖中等了一千年。卜宁天生通灵,本是难得一见的天资却被人视作异端,逼不得已跑到松云山脚下。他常患忧虑,因为总能预见到未来,而他们的未来又似乎是不得善终的,以至于他总会突然生出怀念来。于是他早早留了阵法,将自身灵相一分为二,等故人归。这是一场豪赌,但他们赌对了。一千年后,他们身形样貌全然未变,站在松云山道上。倦鸟归巢,得偿所愿。尘不到也许也没想过,这几个徒弟会在这条长路上跟着他走这么久。
一千年,好久没见。
23
来自新西兰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NPL  发表时间:2024-05-03 22:29:27
其实还有很多想说。比如谢问的母亲张婉,机缘巧合记起了一切,消失前最后的执念是希望他不要再孑然一身了;比如张家真正的家主张正初,本该有一双笑眼,宠惯小辈的小老头,却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被张岱岳鸠占鹊巢;比如张家旁支最普通的一个小辈大东,在所有后人们面对着尘不到畏缩后退的时候站了出来,对老祖们行了一个古时的大礼…每个人都是鲜活的,都有独特的魅力,仿佛真的存在于这世上。这才是这篇文最吸引我的地方。
11
来自新西兰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72137597  发表时间:2024-05-27 22:59:44
姐妹说的太好了呜呜呜
来自海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网友:蓝胺  发表时间:2024-05-30 14:11:24
姐妹太会说了啊啊啊啊!!!!
来自湖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判官
  • 所评章节:117
  • 文章作者:木苏里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4-05-03 22: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