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中元

昨晚看了大大的文,今天一整天都在想:"天子不欺暗室"这句话,理论上说君主为天下第一人,便应正视己心,弃魑魅伎俩不用。但是,我再史书上看到或太多居上位者,用魑魅伎俩,手染无辜者鲜血,然后治世……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大大怎么看?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中元  发表时间:2015-06-17 19:08:56
太急,打错字了。在史书上看到过……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5-06-17 23:05:49
恩,首先这是个架空时代,看到后面会知道这是个相对和平的世界。
所以才会在前文写了皇帝的格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她教育衡江时解释了她的理念,帝王须得诚实面对自己的心意、求正心明正道、德养修身、守律齐家、严谨治国、方能万民臣服而平天下。
这大概是这个皇帝一生追求的最高治国理念,啊,虽然她自己也没做好。
读了她和夫后的故事就能体会出,她最后妥协跟别的男人生下孩子的无奈,看到衡江能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她心里更多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欣慰吧。
[3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5-06-17 23:07:37
不是史实,而且符合甜文主题,所以少写了勾心斗角,原谅原谅。
(嗯,私心里头,真要穿越的,希望不要去乱世,哟哩!)
[4楼] 网友:中元  发表时间:2015-06-17 23:29:57
不止是乱世,才有伎俩。即使是被后世广为赞誉的文景二帝,也有为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临江王之死,王位之争之惨烈,也不止是勾心斗角这个词能涵括的。修身齐家是士大夫的准则,君王应手执二柄吧?三两句话说不清楚,大大有没有读者群?求加入。
[5楼] 网友:中元  发表时间:2015-06-17 23:33:30
史上真正用你这套准则王天下的只有文王,而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侍殷"只是儒家话语体系的一种说法。
[6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5-06-18 10:59:25
中元好棒,中文系出身?恩,确实是,只要涉及到权位之争总免不得手段。
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是利益之争就免不得魑魅伎俩。
啊,我是真的不习惯描写冲突对立。
宫斗宅斗无能、、啊、、不知道《阿祖》能不能平安写完,泪目。
[7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5-06-18 11:00:08
还没有建过读者群,额,有空研究下
[8楼] 网友:中元  发表时间:2015-06-18 14:15:20
主要是我写文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君王,想的比较多。
  • 评论文章:敬惜字纸
  • 所评章节:25
  • 文章作者:妖妖不惑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5-06-17 19: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