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槿夏

人生若只如初见
“No I can’t forget this evening/Or your face as you were leaving/But I guess that’s just the way/The story goes……I can’t live/If living is without you/I can’t give anymore”
夏夜清寂,单曲循环中,一幕幕相濡以沫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后又缓缓落下,一曲《Without You》终了,脑海中余留的仅有一幅画面:ICU紧闭的门外,白光清冷,背着沉重书包的少女,坐在地板靠着白墙的大男孩,一个正执意不为病危的母亲签字,一个在下一秒经历了生死别离。并不令人欢欣的邂逅,却让少女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让大男孩永远记住她十三岁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这次初见却开启了命运之于两人的牵牵绊绊。
回顾整篇小说,不得不说这一初见为时间轴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其中包含这两人背后各自令人心酸的家庭,各自令人心痛的成长经历。设置伏笔之不露痕迹又意味深长,着实是巧妙之至。
《至此终年》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小说”,我更愿意称之为“故事”),大都是在大学这一特定背景下展开叙述,不得不让我联系到作者墨宝非宝的背景。个人想法是,二宝应该是毕业不过几年,谙熟这样的环境,所以这一故事在她的笔下铺开得行云流水,使人产生真实感,身临其境。而毕业于上海来自北京的她,让发生在上海北京的这个故事,更有了真实可寻的痕迹。
故事开始时会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些疑问,比如说顾平生的家庭、童言的奶奶的情况以及以往的一段恋情等。其中大部分疑问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慢慢显露出真正的答案,而墨宝非宝为故事嵌入的插叙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当读者的视角从鲜活的现今转入黑白的曾经,不仅让人不禁思考两人之前的表现,也使读者内心的主角性格得到补全,形象趋向丰满。
再者,一些故事的转折也对情节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说顾平生和童言同台主持以及他们度过的圣诞夜,使两人本来云里雾里的关系慢慢转向清晰明了。值得一说的是,这些重要的转折在墨宝非宝的设置下并不让人觉得突兀,转折中对两人的各种描写也是合情合理,让人觉得顺其自然的同时不觉地进入了故事的下一段。
顾平生和童言的刻画上,墨宝非宝对顾平生的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对童言的心理描写比较到位,相对于其他的言情小说,两个主角的互动方式显得比较活泼有趣,也就是短信。因为顾平生身体的原因,两人主要都是通过短信联系,在从未在两人间间断过的一条条短信中,我们看到的是童言的犹豫、涩意、思念、关怀,看到的是顾平生内心对接近童言的渴望而又显得矜持的情态、对恋人的想念无微不至的关心。看着他们的短信互动,有时令人忍俊不禁,有时令人唏嘘不已。其他人物如童言奶奶、陆北、沈遥的性格也刻画得可圈可点。(在此为二宝点赞)
另外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场景是顾平生和童言上台演唱《Without You》的情节。(至今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钢琴舞台上反射出温润柔和的光,身穿宝蓝色礼服的童言掀开幕布在低唱中缓缓吟唱,“That I should let you know/What you should know”一个婉转的音节落下,当歌曲的高|潮到来时,清冷男声响起,声音也许有山中小溪的叮铃叮铃的清澈轻灵也许有汩汩泉流的醇厚迷人,当童言难以置信地回头,眼眸中倒映的满满都是顾平生,一个随意轻松、嘴角微微勾起的顾平生,也许童言此时能感受的只有顾平生的歌声和动听的钢琴伴奏以及眼中的他,而顾平生能感受的却只有向他轻轻伸手的童言,或许在他寂然的世界,脑海中的一幕在她的脸庞上悄然重合,那是白色的医院,齐耳短发的少女泪眼婆娑……经年过后,多么高兴,时间的彼岸,你仍然在,紧握你的手,这一次,I give my all for your love tonight,give my all for your love,tonight……
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但顾平生与童言初见过后,并不是纳兰性德所说的美好消逝,相反,生活和爱情的美好正在向他们一寸寸地摊开,一丝丝地温暖着他们。
十分幸运地能在万千繁杂的小说中遇到《至此终年》,能在万千作者中遇到墨宝非宝,一次阅读与品味,悄然触动内心的温软角落。对二宝的建议是,更加关注语言:去除多余无用的语言,琢磨细微之处的语言。愿借二宝清新青春自由真实的语言,柔和灵动的美感铺就一条幽径,引我们走向诗意栖居之地。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至此终年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墨宝非宝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4-07-23 17: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