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起舞

作者:墨玉米

《庆王府》的文案——“有关庆王府中的几个男人......
《花落尘香风天行》里的相关人物于晨昏朝暮中发生的,另一些故事。
搜索关键字:主角:墨无痕 ┃ 配角:墨玉青,庆王爷,袁鸿锐 ┃ 其它:忙里偷闲”。
简明扼要,廖廖几句,明明白白,已将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告知——庆王府,主要人物也点明。单从文案就可以看出,此文乃小格局。
本文现连楔子共九章,二万多字数。从目前的行文布局来看,作者忙里偷闲(以下简称闲大)也是抓住府王府这个小环境,以墨无痕和墨玉青父子二人为主支线,通过围绕着这二人身边发生的事情,将故事展开描述。
本文开笔不俗,运用舞台艺术的手法,作者不惜笔墨,极力渲染、甚至用了夸张的笔调,描写出庆王府清早仆人们和主人们的忙碌却不敢出半点声响的紧张气氛,众星捧月地点出庆王府中墨无痕特殊的地位,也暗示了墨无痕在本文中的重要性。
先说人物形象。本文目前来看,大多数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刻画细腻。最成功的应属墨无痕。墨无痕在《花落尘香风天行》中未出面,在本文中,他如谪仙一样,看破红尘,行事洒脱有趣。一般耽美文中谪仙一样的人,一言一行,无不显示着高贵如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仙气。看上去象是神话帮事里的人物,飘逸中少了点血肉之躯应有的温度。人物显的脸谱化与苍白化。而墨无痕则一改这种形象,他会边吃包子边与鸟语,会媚眼如春地舔着盘子,气起来更会吼一声平地惊雷般的“滚!”言谈举止间,优雅中带着温情,无一处不显示是真名士自风流应有的自信光彩。
其他的人物,如庆王爷的庄重沉稳,思虑周详;墨玉青善良正义,恰又在青春叛逆期,处事冲动;小世子鸿锐情深难言苦闷痴求,等等这些人物特性也刻画得恰到好处。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目前篇幅有限,而配角人物一次性出场过多,特别是第二章节,众小生列队出场,而情节的发展在这章节中却又相当缓和,无法做到以人物各自的性格来恰当推动情节的发展,再从情节的发展中展示出人物的各自鲜明特点。尽管这章节中有着武二公子一脸小雀斑的神来之笔助兴,但闲大的功力在这章节中有失水准却是不争的事实。
再说文笔。闲大的文笔在《花活尘香风天行》中就备受推崇,清新活泼中带着唐诗宋词中走来的典雅,词藻华美。但本文中,不能不说,闲大遣词用字在精练这二字上还得提高。比如第二章节中众小公子的衣服这个细节,明明可以做到只要近百字就可叙述完毕的,闲大却花了近二百字的笔墨,实在是太琐碎了。
再说写作手法。闲大在本文中较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说墨无痕对南朝皇帝袁龙宜的态度,作者并没有明写。但从听说飞羽大将军风天行要远走天涯,激得他一夜难眠,闷得清晨早起,愤而挟风带雨挥洒泼墨作画舒解胸中酸楚,听他病了就想着要皇帝死了会国丧等等如此种种描写,读者只要细细品味,就可以读出,墨无痕潜意识中对袁龙宜的憎恶。
由于本文才刚刚开始,无法从架构等宏观层面上谈起。但从目前整体而看,情节显得拖拉,段落间转承衔接有时显得不够自然。由于本文发生主要地是在庆王府这个相对平静且狭窄的生活环境,发生情节的场景比较单一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三文主人公墨无痕又是看破红尘的世外神仙般的人物,虽有墨玉青和庆王爷这身在朝中二人所辅助,但也无法摆脱本文不能正面描写波涛汹涌的重大事件的小格局制约。闲大无法象在《花落尘香风天行》那样,将大事小事结合来写,构成跌荡多姿的精彩故事。而本文,闲大只能将主要笔墨放在涓涓细流的日常小事中,进行巧妙构思,仔细筛选,才能将散落在平常生活各角落处的遗珠拾起,窜出一幅美丽精致的艺术品。这种小说,在情节冲突方面定要是十分有趣分外精彩才能吸引人。闲大自已为自已打造好了镣铐,并且主动戴上了。
更让我手心起汗的是,闲大写文的入角点。闲大写文入角点都别出心载。《花落尘香风天行》是选在主角十年痴爱无果,失恋情伤黯然远走他国,迷茫中不知新情已至。《庆王府》的入角点则是在墨无痕与庆王爷二情相宜,恩恩爱爱过了十几年后,爱情已转为亲情后所发生的故事。亲情没有爱情那样的激情曲折。只是一份平淡从容,永恒如万世不变的星空。于是,以往耽美小说司空见惯的套路和定位反而成了本文最大的束缚。而闲大就这样戴着镣铐起舞。
闲大,戴着镣铐起舞的闲大,我期待着你的《庆王府》能舞出别样的风彩。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庆王府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忙里偷闲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6-01-02 23: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