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甜蜜生活》

作者:浮蓝薄

《岁月太动人》
“只恐岁月太动人,最后遂泣不成声。”
事实上写下这句话之前,我都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只恐”一句其实也就够了。这个我看完全文之后不知何处冒尖的句子,就是我对故事的所有话。但我终究没有放下笔,所以我来写一篇全然没有准备也没有什么文笔可言的书评。
《甜蜜生活》之前,正巧看的是《有所思》。于是刚看没多久便很欣喜:由两篇文来看,脉脉是个风格独特而进步明显的作者,她笔下清淡含蓄、娓娓诉来的故事,却有着波澜壮阔的内里。被众多声色犬马、无病呻吟、不知所谓的文荼毒太久,看到脉脉就有如唐宋靡靡气象间,忽然见一株晋时竹,顿生好感。
在看完小说有不短时间的时候回忆对小说的印象,确实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一点感受很鲜明:这是一部很有“电影感”的小说。不像通常所见的文,处处详细失却韵味,脉脉的文有种近乎电影般的“白描”。人物全由简明的动作、神态、语言给出形象心理活动几乎全部隐在暗处,要靠读者对细节的琢磨探寻,才可见一斑。
我兴奋于此,但也升起过一丝乏味。
兴奋是一个对网文也有着要求的读者所在所难免的(并非贬低网文,但它的门槛确实不高)。正如前面那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文字看的太久,终于见到了一点可以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可以动点脑子花点心思地看一篇小说,惊喜之后投入其中,自然是兴奋的。
至于乏味,在遇到太多连伏笔都甫一见面便大喇喇昭示身份的文之后,你也就习惯了一切等着作者来说给你听写给你看了。陡然见到一篇含而不露甚至可以称得上晦涩不清的文,觉得乏味也属正常。
说回正事。或许是我水平不高,《有所思》里许璟和赵昶尚还有些东西可以捉摸,但《甜蜜生活》里唐棣文和岳江远之间,实在摸不着头脑。倘若赵许之间,还有现实与理想来做一个线索,唐岳之间,则略现代主义了一些。他们的纽带是什么?他们一步步走到分别的实质冲突是什么?这些全都语焉不详,仿佛作者创造出这个故事来,只是为了自娱自乐。
而终于看完全文,乃至把作者的话和番外也看完之后,才总算摸到了那点儿脉络,总算可以穿过窜满雾气的街道,隔着橱窗去看那件精巧的工艺品。
就全文来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岳江远第一次拍电影,或者他们彻底分开时爆发的那场冲突等等更容易让人记住的情节,而是岳江远在菩提树下看着一地的烟头,最终出口的。却只是“懦夫”两个字的那一幕。
在我的眼里,这一幕几乎可以代表全篇的他们,或者,全篇的他。抽烟的人是谁?作者没有明说但显然不言而明,除了唐棣文还有谁呢?除了他还有谁会是懦夫呢?
唐棣文一开始的样子。不是一个多好的形象。他显得独裁而且专制,不近人情,尽管无论工作还是电影本身,他都做得很好,可唯独,对岳江远不够好。甚至乔琬的插足,也是他的纵容。
一如作者所说,他是合格的提携者和引路人。只是他没有学会爱人,而且失去了他的爱人。他最多也只能够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奔赴千里看一看那个遭遇意外的人,他没有面对的勇气,只敢留下一地烟蒂。
所以他始终没有接受岳江远,却又将房子留给了岳江远。
但并不遗憾。一切恰如其分。
不论怎样,这的确是一部好的小说,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部好的电影,不在于叙事,而在于揭示,不长于刻画,而长于刻骨。多年后你早已忘了电影情节,却还记得起那个身形瘦削的男人眺望窗外的侧影。
【我我我我贴错了地方,还不小心在修改版那儿贴了两遍】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纠结  发表时间:2016-12-14 13:16:15
她是在写作 推敲 斟酌 每一句都恰到好处不说难受又表达难受 这是作品 而不仅仅是个消磨的故
事 好文章 不能常看 会累死我的 梦里都在纠结 几乎没有一个词可以准确表达出那种感觉 都
有 又都不够 最近的文章真是一点与题无关 这篇真的一丁点也不甜蜜 怎么说呢

很小众很文艺的一本书 只能慢慢读 有一点晦涩 有一点惆怅 有一点压抑
总之都不贴切也不是很明显,但是总让人没法正常往前,每看一些必须回头再想一想
画面感相当强烈 就是一部老电影的代入感 感情描写 思想描写都不多很间接的反应
与别的作品不同 别的不论是甜是虐 都很清楚 我是为别人心疼 为别人高兴 为别人难受
但这篇很显然的我就是他 我就在他的思维里 感同身受 那种一点憋屈 一点无奈 一点期待
一点恨 一点爱 一点害怕 一点逃避 相当真实的缠绕 无处可逃
虽不至于让我窒息但一定是呼吸不畅的 难受 这样的写法很少见 心累的时候还是别看了 没法让人
轻松 压抑的很
[2楼] 网友:纠结  发表时间:2016-12-14 14:36:12
咫尺天涯 还是天涯咫尺 唐棣文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岳江远的生命 不只是一段感情 而是不可分割的血脉
  • 评论文章:甜蜜生活
  • 所评章节:16
  • 文章作者:脉脉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6-05-14 1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