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点感触就我自己的经历

作者:Ling

随便找一章写点感想。这文第一次看是一年前,昨天又看了一遍,一天一夜,今天早上7点看完才睡,哭的稀里哗啦,眼睛肿得像鱼泡。太多感动、感悟和共鸣,那些小城镇和农村家庭的家长里短,那些亲人的逝去,那些恩怨、快乐、悲痛。我就是出生在一个小城镇家庭,文章里写的一切我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姥姥家和奶奶家的矛盾,父母的矛盾,小时候听着他们吵架每次都不离钱钱钱,那时候想钱难道就那么重要吗?都是一家人,世界上最亲的亲人,非要为点钱吵得天翻地覆吗?奶奶姥姥偏心哪个儿女了,姑姑舅舅借钱不还了,反正这一切那时候都觉得又无聊又厌烦。但慢慢长大我知道这就是日子,小城镇家庭的日子,他们可能一辈子就因为这些家长里短每天磨磨唧唧吵吵打打,到最后可能磨得亲情都完全淡漠了直到死。高橘子对高苹果的感情我完全理解,都是要到人死了才记起他的好,才会前尘往事既往不咎。
文章里写到亲人的逝去写的很真实。谭月月跑来告诉高橘子自己母亲没了,是面无表情,仿若梦中;事实就是这样,那种握着他的手在他临死前许下承诺抒发感言,看他阖上眼睛都要趴在他身上大哭一通,静静地坐在他的旁边默默流泪的场景都只有电视剧中才有。至亲的人去世的时候刚知道这个事实没办法哭也没办法笑,就是四个字,仿若梦中,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个事实,就好像耳朵听到了但完全传达不到心里脑子里,回到和那个人一起曾生活的地方好像一切都没变但是一切又都完全不同了。然后日子就这么过去,时间慢慢掩盖住一切,是掩盖,不是冲淡,这就像心上一道深深的伤口,表面会结痂但内里永远不会愈合,表面结痂后人还是正常地活着,但只要一触碰伤口就会裂开,还是会痛得死去活来泪流满面,这种至亲之人逝去的伤痛无论过多久提起都能让人无法自持。
奶奶的冗长的葬礼也那样真实。这种农村老人的葬礼我都说不出是可笑还是可悲,看到周瑞抱着父亲的骨灰,奶奶都奄奄一息了还要被拦在外头,心里就想呐喊:那些个规矩真特么那么重要吗?一个要死了一个已经死了见一面怎么了?这些规矩就是这样,到最后都觉得这个人的死反倒排到最后了,一切都得让着这些规矩来。我爷爷快咽气的时候我爸爸和叔叔婶婶都围着他一边喊他一边给他穿寿衣,场面一片混乱,因为习俗说人咽气前必须把衣服穿好否则就是光着走的。然后就是葬礼,我记得那是正月,北方的三九天正冷的时候,那天早上又特别冷,4点多钟家里人都站在车边迎各路亲戚朋友,然后去火葬场。之后就是长达几天各种事儿,真的是完全不给你悲伤的时间,这些繁杂的仪式、规矩、礼节,里面夹杂着人情、利益、恩怨,亲人去世的悲痛和缅怀的心情就被这些事儿一下子冲开了,搞到最后真的觉得累大于悲了。以前觉得这些礼仪简直恶俗至极,但现在反倒生出点别的心情,也许在那么大悲大痛的时候事儿多点乱套点也好,要不然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也许古人定下这些习俗也有这种心情在里头吧。
以前我一直觉得重生是最好的事,我一定要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但我现在知道,我知道我什么都改变不了,也许我会努力去做赵学军做的那样的事,但我觉得我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我不觉得我的家庭我的亲人会因此改变多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更何况还牵扯这几个家庭几代人,这世上最难断的就是家务事。我觉得赵学军上辈子的故事更真实,重生后太美好了。你说这些人愚蠢可悲可叹?但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头发长见识短,没啥文化,一辈子劳劳碌碌,成天计较些鸡毛蒜皮,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但他们是你最至亲的人,养育你长大,教你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做人道理,要我说他们有他们的伟大,一个没读过几本书不识几个字的普通人,将几个孩子拉扯大撑起一个家,每天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整整大半辈子,从不懈怠从未放弃,要是我我觉得我做不到,我现在连养育一条生命的信心和本领都没有,更别说几十年如一日地劳作奔波。我没法不爱他们,就算他们再庸俗,思想距离我再远。
写到最后发现写成长评了,很多都是自己的经历,其实就想抒发下感触。感谢牛嫂给予了这么好的文章,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作者的用心和真挚的情感,有时候实在需要读读这样触及心灵的文字才能体会到阅读真正的乐趣。
4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阅阅阅  发表时间:2013-08-02 20:32:41
这文我看了四次还是五次。。。我忘了
不过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东西在心里萌发,或许这就叫做感悟吧
Anyway,这真的是一片好文 有内涵